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拓跋的曆史

拓跋的曆史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8 10:24:57

鮮卑,是中國古代生活在北方草原深處的一支少數民族,後來,這個民族消失了。

拓跋的曆史(拓跋鮮卑人的來蹤去迹)1

北魏石雕武士像,大同市博物館

建都平城

公元5世紀,一支姓拓拔的鮮卑部落,越過長城,做了中原的統治者。一百多年後,他們陸續融合在漢族之中。和别的民族的消失略有不同,這樣的結局,是出于他們自己的選擇。

和林格爾在今天内蒙古境内,在進入中原之前,拓跋鮮卑曾在這裡建立了他們最早的國家,國号為代。

後來,又改國号為魏,史稱北魏。

拓跋的曆史(拓跋鮮卑人的來蹤去迹)2

北魏彩繪陶馬,大同市博物館藏

北魏勢力深入進長城後,皇帝開始為北魏挑選新國都。他們一度選中了邺城,但最後,公元398年,都城卻定在了大同(那時候叫平城)。

大同作為北魏的國都,有九十多年的時間。

拓跋的曆史(拓跋鮮卑人的來蹤去迹)3

石杖座,大同市博物館

九十多年後,北魏再次遷都河南洛陽,一部分鮮卑人,也最終在洛陽完成了漢化過程。

現在看來,大同仿佛是拓跋鮮卑人奔向最後那個目标的中間站。

拓跋的曆史(拓跋鮮卑人的來蹤去迹)4

北魏騎馬俑,大同市博物館

在很長的時間裡,大同一直是北方許多少數民族進出往來的地方。華嚴寺不是北魏拓拔氏留下的遺迹,它是拓跋鮮卑人離開大同四五百年後,另一個來自北方的,被稱為契丹的民族建造的。

拓跋的曆史(拓跋鮮卑人的來蹤去迹)5

彩繪陶俑,大同市博物館

今天的人,把散落在這個城市的古代遺迹,都集中在這裡。

來自哪裡

有關北魏曆史的陳列和展示,是大同市博物館最重要的部分。

北魏使大同這個城市在中國曆史上有了一席之地。拓跋鮮卑人在大同留下的一些遺迹,讓我們對他們的生活有了些想象。

拓跋的曆史(拓跋鮮卑人的來蹤去迹)6

北魏牛車,大同市博物館

然而,關于這個民族的來蹤去迹,他們究竟來自哪裡,在20世紀80年代之前,一直是許多人想要解開的曆史之謎。

拓跋鮮卑人的先祖,最早生活在大興安嶺以北的森林裡。後來,他們又走出森林,來到水草豐美的草原。又從草原繼續南遷,直到進入中原地區。

拓跋的曆史(拓跋鮮卑人的來蹤去迹)7

北魏石雕供養龛,大同市博物館

不停的南遷,四五百年之後,連拓跋鮮卑人自己也已搞不清究竟來自哪裡。

公元4世紀末,當拓跋鮮卑人來到大同的時候,大同還叫平城。鮮卑人也正處于由部落聯盟向國家轉變的階段。

拓跋的曆史(拓跋鮮卑人的來蹤去迹)8

一人面一獸面鎮墓獸

他們在平城起用漢族人為官,建宗廟,立社稷,也仿照中原漢族都城的樣式設計。

拓跋的曆史(拓跋鮮卑人的來蹤去迹)9

北魏平城遺址

今天,我們在大同隻能看到些平城的斷垣殘壁。

雲岡石窟

住在大同的北魏鮮卑人的長相,今天很難确知,留在大同西郊石窟裡的一些佛像造型,給我們提供了想象的餘地。

和前代人一樣,神的世界也被他們安置在由人鑿出的洞窟裡,這對祖先住在山洞裡的拓拔氏來說,是他們的看家本領。

拓跋的曆史(拓跋鮮卑人的來蹤去迹)10

雲岡石窟

神權就是皇權。拓拔鮮卑人有意把雲岡石窟的五尊佛像,鑿成了五個皇帝的模樣。他們高鼻深目,肩寬體壯,身材粗短。他們到底是哪五個皇帝的形象,至今曆史學家還有争議。

據說,17窟是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拓跋珪把北魏的都城從和林格爾遷到了大同。

拓跋的曆史(拓跋鮮卑人的來蹤去迹)11

雲岡石窟第17窟

佛像加冠,是要表彰拓跋珪開創大業的成就。半蹲式坐姿,表示江山初定,無暇安坐,要随時起身征戰。

18窟佛像被看做是太武帝拓跋焘。拓跋焘執政期間,推行過滅佛政策。因此這尊立像被塑成左手撫胸,好像在扪心自問的姿勢。

拓跋的曆史(拓跋鮮卑人的來蹤去迹)12

雲岡石窟第18窟

拓跋焘時代重用漢族門閥,還讓鮮卑貴族子弟學文化。鮮卑人和漢族通婚的現象,逐漸出現。

雲岡石窟的代表作,是第20窟的坐像。

拓跋的曆史(拓跋鮮卑人的來蹤去迹)13

雲岡石窟第20窟

佛像的臉型已經由長變圓,體型由粗而細,服飾也從胡服轉為漢裝,表現出鮮卑人漢化的趨勢。據說,這尊佛代表孝文帝拓跋宏。

就是這位拓跋宏,把都城從大同遷去了洛陽。在那裡,一部分拓跋鮮卑人把自己徹底漢化。

坐落在北嶽恒山中的懸空寺,也是北魏鮮卑人建立的。

拓跋的曆史(拓跋鮮卑人的來蹤去迹)14

懸空寺

他們在懸崖峭壁上,鑿出了另一片神的世界。而鮮卑人自己的身影,早已被曆史湮沒。

嘎仙洞

北魏建立半個世紀後,一個叫烏洛的小部落出人意料地告訴拓拔人,他們那裡有一座石洞,是拓拔鮮卑祖先居住過的。當時,北魏皇帝立刻派官員去石洞祭祖,還在石洞的牆壁上刻了一篇祝文。

拓跋的曆史(拓跋鮮卑人的來蹤去迹)15

嘎仙洞石室祝文拓片

烏洛人提到的石洞就在大鮮卑山裡。後來,北魏沒了,鮮卑山也不叫鮮卑山了,鮮卑祖先的那個石洞在哪裡,又重新成了一個謎。

根據史書記載推斷,這個石洞大緻在大同往北四千多公裡半徑的弧線内。但這個範圍,大得何止數千公裡。大地茫茫,上哪兒去尋找?

專家馬長壽根據根據研究判斷,這個石洞就在大興安嶺一帶。1979年,一個叫米文平的學者進入大興安嶺,找到了一個石洞,石洞的名字叫嘎仙洞。

拓跋的曆史(拓跋鮮卑人的來蹤去迹)16

嘎仙洞石室

米文平覺得,他找到的嘎仙洞,很像烏洛人提到的那個石洞。嘎仙洞是現在鄂倫春人的叫法,而在錫伯語裡,嘎仙,就有故鄉的意思。

對拓跋鮮卑人起源的困惑,一直糾纏在曆史學家的研究中。史書記載,根據烏洛人提供的線索,北魏皇帝派去祭祖的官員,曾經在石洞牆壁上刻有一篇祝文。能不能找到那篇祝文,是判斷嘎仙洞是不是鮮卑祖先住過的石洞的關鍵。

終于,米文平找到了。這時是1980年7月30日。

拓跋的曆史(拓跋鮮卑人的來蹤去迹)17

米文平先生(右一)向學者介紹《石刻祝文》

嘎仙洞牆上的祝文,記載了公元443年北魏第三代皇帝派官員祭祖的全過程。它的發現,解開了曆史學家多年的困惑。

拓跋鮮卑人的祖先,離開這片家園之後,再沒能回來。

拓跋的曆史(拓跋鮮卑人的來蹤去迹)18

嘎仙洞祝文

當他們後代的生活在大同展開的時候,這個民族正處于上升的過程中。他們走出深山石洞,有過森林草原,走進了另一片天地。沒有悠久的文化傳統,反而讓他們更容易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

司馬金龍墓

1965年冬,大同市東南石家寨村,村民在基建打井過程中發現一處墓葬,随即大同市博物館對其進行了發掘,出土三塊石墓志,為《司馬金龍墓表》、《司馬金龍墓志銘》和《姬辰墓銘》,證明了墓主人是司馬金龍夫婦合葬墓。

拓跋的曆史(拓跋鮮卑人的來蹤去迹)19

司馬金龍墓志銘

司馬金龍,祖上是東晉皇族,但在大同,漢人司馬金龍做了拓跋鮮卑朝廷裡的官員。拓跋焘初期對司馬氏等中原晉臣的重用,就是為了加速南北的融合,促進國家的發展。

司馬金龍在魏都平城走完了他功名顯赫的一生,文明太後馮氏與孝文皇帝下令為這位東晉皇族的後代舉辦高規格的葬禮。

拓跋的曆史(拓跋鮮卑人的來蹤去迹)20

司馬金龍墓騎兵俑

随葬品中,精美絕倫的器物比比皆是。器物風格南北交融,折射出琅琊王家族精緻而華麗的生活。

其中最令人歎為觀止的,就是這件列女古賢漆畫屏風及構件。

拓跋的曆史(拓跋鮮卑人的來蹤去迹)21

司馬金龍木闆漆畫(複制品)

木闆漆畫是典型的中原風格,上面畫着漢族人非常熟悉的烈女和孝子的故事。漆畫與顧恺之所作的《洛神賦圖》《女史箴圖》《列女仁智圖》在風格上存在着緊密的聯系。

拓跋的曆史(拓跋鮮卑人的來蹤去迹)22

司馬金龍木闆漆畫

司馬金龍死于公元484年,早于正式改革以及遷都之前。但在這期間,由于馮太後的支持和教導,孝文帝已經深深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這些影響也必定影響到了朝堂。

拓跋的曆史(拓跋鮮卑人的來蹤去迹)23

司馬金龍棺床石雕,大同市博物館

因此司馬金龍墓漆闆畫的意義,絕不僅僅是藝術價值和文物價值那麼簡單。

文明太後

公元5世紀中後期,一位被稱為文明太後的漢族女性影響了北魏朝政。這個時期,鮮卑人刻的佛像面容像女性,令人懷疑在工匠和設計者之間存在着某種默契。

拓跋的曆史(拓跋鮮卑人的來蹤去迹)24

雲岡石窟

文明太後在拓跋鮮卑人漢化中的作用,使她時常出現在史學家的視野裡。

文明太後主持頒布的均田制,曾在中國曆史上推行三百年,直到唐朝中期才廢除。

拓跋的曆史(拓跋鮮卑人的來蹤去迹)25

北魏玻璃器,大同市博物館

文明太後還為孔聖人修廟。華夏遠祖黃帝軒轅氏,也被她搬來,當做拓跋鮮卑人的祖先,并鄭重其事地記載在史書裡,說黃帝的一個孫子曾被封在大鮮卑山一帶。

遷都洛陽

公元493年,拓拔氏30萬大軍再次南下。這次名義上的軍事行動,實際上是北魏遷都洛陽的開始。

當疲憊不堪的大軍走到洛陽,再也走不動了,這時,黃帝拓跋宏乘機宣布定都洛陽。

拓跋的曆史(拓跋鮮卑人的來蹤去迹)26

大同博物館的标志之一

然後,更多的事情發生了。

皇帝宣布,皇族拓拔氏改姓為元,遷到洛陽的鮮卑人一律把洛陽當做原籍,死了,也不許葬回老家。

拓跋宏還讓他的五個弟弟,一人娶回一個漢族女子。鮮卑貴族女子,也要嫁入漢族高門。

拓跋的曆史(拓跋鮮卑人的來蹤去迹)27

聯枝陶燈,大同市博物館

北魏在洛陽的新都城,比大同還要大。拓拔氏在洛陽那邊的漢化進程,更加深入。

從此大同城留在了鮮卑人身後。以後的歲月裡,大同成了中國北方的邊關要塞。

拓跋的曆史(拓跋鮮卑人的來蹤去迹)28

北魏彩繪武士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