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代文人,都豔羨牧童,無數的詩人寫了無數的牧童詩,詠贊牧童的自由自在;無數的畫家畫了無數的牧牛圖,渲染牧童的潇灑飄逸。
下面我們來看一個牧童,看他在夏季裡平常的一天:
次韻和真長四季牧童(其一)
【宋】黃庶
曉牧侵星大暑天,晝尋芳樹綠陰眠。
惜牛不使沖殘日,歸帶黃昏飲小川。
這個牧童對牛兒照顧得無微不至。
夏季裡最熱的那些天,清早就出來放牧,星星還在天上,因為這是一天當中最涼快的時段;白天,要找茂密的樹林,讓牛兒卧在陰涼地裡休息。
愛惜牛兒,舍不得讓牛兒受熱,不讓它受到太陽下山時的暑熱,直到黃昏帶着牛兒到小河邊飲水之後,這才回家。
天不亮就出門,天黑了才回家,牛兒舒服了,可是我們設身處地想一想:
——這個牧童獨自在外面,要度過漫長的一天又一天啊!
誰來跟他作伴?隻有牛兒。
誰來陪他遊戲?沒有。他要看着牛兒,不讓它亂跑;他要給牛兒驅趕吸血的大牛蠅;
可是大牛蠅也會來咬他呀!
茂密的樹林裡,陰涼的地方,會有各種的蟲豸,蛇呀,蜈蚣呀,蠍子呀……
為了牛兒不受暑熱,趕早帶晚的,披星戴月的,可是,會有蚊叮蟲咬呀!還有,總是一頭牛、一個人,可憐的小牧童,也會害怕的呀!
這麼辛苦,牧童為什麼還要每天堅持?
牧童的生活如此不易,為什麼在詩人和畫家的筆下卻如此浪漫?
(詳見西川辭書出版社新書《詩與童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