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王禹
馮遠征,我不願意稱之為表演藝術家,而是更願意稱為優秀演員,因為在當今“藝術家”頭銜滿天飛的情況下,優秀演員的稱謂則更具較高的技術含量。
在觀衆眼中,馮遠征無論是在話劇舞台或是影視劇中,衆多角色讓其有了良好的觀衆緣。從話劇《北京人》中的曾文清,《茶館》中的松二爺,《司馬遷》中飾演司馬遷,到影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中心理變态的醫生安嘉和,《天下無賊》《非誠勿擾》中的娘娘腔角色,以及《老農民》中的馬仁禮等,均讓觀衆感受到其多變的表演形态和表演功底。
日前,馮遠征成為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下稱人藝)第五任院長的消息,刷爆朋友圈和各大媒體,作為人藝70年曆史中第一位演員出身的院長,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是對“讓專業人幹專業事”的具體實踐,也是業内人一直倡導的“演而優則仕”的專業版解讀。
好的演員能夠成為好的管理者嗎?
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從具體實踐看,褒貶有之,亦與具體管理者的整體素質和格局有着很多關聯,所以不能直接下結論。
當前,特别是近幾年,從業界的具體情況來看,很多領導崗位都是由專業人士擔任。比如,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和副主席中,就有很多專業演員來擔任,主席為陳道明,副主席中有黃渤、張涵予、吳京、成龍等。
而在衆多廣播電視單位中,由新聞、經營、行政等科班出身,通過自身努力而先後擔任領導職務的亦不在少數,有的領導因為熟知業務,所以帶領全體員工謀劃創新,不斷突圍,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并獲得員工和上級的認可。當然,也有的領導雖然善于業務精進,但并不精于管理工作,員工不認可其領導能力,最終導緻口碑下滑,不了了之。
對于北京人藝而言,前兩任院長雖然不是演員出身,但也算是話劇科班出身。張和平曾擔任過北京文化局局長等職,長期從事文化創作和管理工作,以“金牌策劃”聞名影視界;而繼任院長任鳴則于2014年接班,編劇、導演專業,先後執導了話劇《北京大爺》《古玩》《全家福》《北街南院》《蓮花》《嘩變》《玩家》等,是典型“為話劇而生”的人。
嚴格來講,兩位院長的口碑很好,對于推動話劇的創新發展,尤其是推動北京人藝的跨越式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如今,北京人藝這份重任壓到馮遠征的肩頭,顯然,對于馮遠征本人來講,既是考驗亦是機遇。
考驗在于,領導崗位與演員有着本質的不同。演員隻需為藝術和作品負責,而領導需要有較強的大局觀和創新意識,還要具有一定的市場意識。同時,對于北京人藝這樣的演藝單位,為話劇做過突出貢獻的老藝術家層出不窮,從某種程度來講,領導還要做好服務工作。
對此,北京人藝原副院長濮存昕亦坦言“這項工作不适合我”,也導緻2003年4月擔任北京人藝主持日常工作的常務副院長4個月之後,濮存昕就提交辭呈,雖然一直到2017年才最終免去該職,但濮存昕仍然認為,演戲才是老本行。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1962年出生的馮遠征,至今年整整60歲,按照其他單位來看,已到了正式退休的年齡。由此,說明兩個問題,其一,北京人藝院長職位确實難選,既要有豐富的演導編等業務能力,又要有豐富的管理經驗,說句大白話,就是能夠服衆。其二,馮遠征此次接任,顯然是過渡角色,其院長職責也非常清晰,就是要磨去附加于身的個性和演員屬性,既要在業務創新上下功夫,更要解決好傳幫帶的重任。
從演員隊伍來看,雖然上有鄭榕、呂齊、李濱等老藝術家壓陣,中有梁冠華、何冰、吳剛、丁志誠等中生代演員挑大梁,下有王雷、何靖、鄒健、徐白曉等年輕力量快速成長,北京人藝依然有着強大的創新活力。
但又不得不說,當前北京人藝正處在新老接替的關鍵點上,中生代演員也逐步進入老年,新一代話劇人才的培養亦落在以馮遠征牽頭的本屆班子身上,如何讓新生代演員得以在不斷磨練中快速成長,也是對馮遠征的重要考驗之一。
在此基礎上,北京人藝面臨着非常好的發展機遇,從硬件設施來看,盼望多年的新劇場落成;而從市場層面來講,話劇舞台再度熱了起來,成為老百姓非常喜愛的藝術形式,這亦是北京人藝的發展基礎,也是馮遠征帶領全體演藝人員将北京人藝推上更高藝術豐碑的重要基礎。
但機遇也是風險,想來已經當了兩年北京人藝副院長的馮遠征來說,自然有着自己的親身體會,我們更希望馮遠征能夠在實踐中,為業界打下一個“演而優則仕”的樣本,并為全國演藝團體的發展提供更多可參考的經驗,這也算是對馮遠征的考驗之一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