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所賴以生存的地球,約有70%是由水所覆蓋,水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物質,不單是陸上或水中生物需要水維持生命,沒有水,人類也隻能活幾天。
水分在嬰孩體内約占80%,到了老年時約減少為55%,是人體細胞新陳代謝必需的物質。如何知道人體内的水分是否充足?可以透過尿液或血液滲透壓濃度得知。人體通過中樞神經系統精密的調節人體水液,當人感覺口渴時,就會需要水分攝取,而人體則從腎髒、唾液腺及汗腺排出過多水分。一般來說,人體一天所需的水約2500ml到3000ml,正常一天排汗量約300ml;若有劇烈活動或炎熱天氣,排汗量更可高達2000ml,可能就需5000ml至6000ml的水補充。
随着體重增加,所需水量亦增加,一般來說約有22%的水分是從食物中獲得的,這個公式可計算人體所需的水分,除了食物中的水分,人體還所需水分可用體重x30ml來計算。舉個例子,一個體重60公斤的人,每天需喝的水約1800ml,根據工作、運動所排出的汗量,來适量增加水份的攝取。多喝水可排毒也能減少尿路結石、便秘及心血管疾病那麼喝什麼樣的液體才最适宜?其實水是最佳、最健康的,有的人為口味而喝飲料,有的人為提神而喝咖啡,有的人為解愁而喝酒,這些都可算是一天水分的攝入,但因避免攝取含糖過量的液體。
人在幹渴的情況下,不單是短期記憶力降低,還有各項辨别力和操作能力都會下降;老年人若有脫水情況,認知功能會下降,有時還會有瞻妄的發生。水分缺乏不單是對認知功能有關,亦會造成腦、心髒、腸胃道、内分泌或泌尿道疾病的産生。
腎髒是人體調節水分最重要的器官,不但可平衡血液與尿液的體液恒定,亦可将體内廢物排出體外。當身體水分不足時,腎髒首當其沖,工作負荷增加,沒有足夠的水分将毒物排出體外,因此會産生電解質紊亂,腎功能惡化、尿毒症等疾病。曾有愛跑步的人在大熱天中跑步,來不及補充水分,導緻熱中暑、橫紋肌溶解,進而産生急性腎衰竭,所幸經過緊急靜脈輸液治療,才成功挽回腎功能,免除腎髒透析的命運。
另外,水分不足也容易産生泌尿道感染。正常人體内的尿液是無菌的,即使是有外來的細菌,也會因為尿道内水的流動,将細菌帶離身體避免感染。大腸杆菌是人體内最常見的泌尿道感染細菌,它有特殊的鞭毛構造,容易勾住膀胱的黏膜,當人因忙碌或習慣不喝水,細菌就容易攻擊泌尿系統,産生尿急、尿痛、血尿甚至發燒的狀況,一般建議成人每日身體至少有1500ml的尿液排出。喝水不足的話,也容易引起泌尿道結石的問題。人體的泌尿系統若水分攝取不足,尿液中的結晶體濃度就會過高産生沉澱,進一步形成腎髒結石,假設結石不幸往下掉落,就會阻塞輸尿管而産生血尿、腎絞痛和腎衰竭的風險。多喝水,不隻可以減少尿路結石的産生、複發,也與減少便袐、高血壓、高血糖與心血管阻塞疾病有關,水份充足的話,還可增加身體的代謝與毒物的排出,可說是好處多多。
擔心尿頻、夜尿多,建議這樣喝不過,臨床上也有喝太多水的人,正常情況下,一天的尿液不會超過體重x40ml,如有過多尿液的話,要考慮是否有心理性多渴症或多尿症的情形,是否與血糖過高和尿崩症相關。有些人喝水之後,會産生頻尿和夜尿症狀,那是不是表示不合适喝太多水?其實是可以透過正确喝水的方式,減少可能的不良作用。一般來說,喝完水大約半小時後,水才會變成尿液,如果一次喝太多,身體來不及吸收,就會産生尿意,因此建議少量多次飲水。對于有夜尿困擾的人來說,建議白天可多喝水,但睡前2小時盡量少喝水,以減少夜尿産生。
水是上天給人類最佳的禮物,我們不單要好好珍惜,也利用這禮物好好地來保養身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