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義烏網2月4日訊(記者 沈穎潔)“這是八仙過海,這是十二生肖,這是八寸蓑衣,這是……”在義烏城西街道石明堂村的一間老宅子裡,年近九旬的王正渭正在興緻勃勃地向村民們介紹由棕絲制成的手工藝品。而這些手工藝品正是出自這位89歲老人之手。
王正渭的手工藝品
穿針引線
堅守:穿針走線編制蓑衣78年
提起王正渭,村子裡無人不曉,“喏,就是那個做蓑衣的老師傅吧!”在王正渭家中的小院子裡,陳列着一件件惟妙惟肖的手工藝品,不時有村民走進參觀,俨然成了村中的博物館。
編制棕絲掃帚
“我從11歲起就跟着村裡的師傅學做蓑衣,到現在已經有78個年頭了。”王正渭一邊編制着手中的棕絲掃把,一邊告訴中國義烏網記者,從年幼起到現在,他一輩子都在跟棕絲打交道。作為義烏棕絲蓑衣編制技藝的傳承人,他掌握着每根棕絲的脾性,巧手編制出屬于蓑衣的年代記憶。
“小時候,家裡堆滿了棕皮,像一摞摞頭發團。”在王正渭的記憶中,他的手上總纏着棕絲,絲搓成線,線織成繩。每年春節一過,他就背起行囊,和師傅走南闖北,挨家挨戶給人縫制蓑衣,足迹遍及浦江、蘭溪、武義等地。随着年齡的增長和經驗的積累,王正渭學有所成,成了獨當一面的蓑衣師傅。
王正渭在搓棕線
消失:曾經的生活必需品變為“鄉村記憶”
“那時,上門編制蓑衣,東家管吃管住,待遇好的不行。”王正渭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蓑衣還是每家每戶的必需品,每逢雨雪天氣,農民們便會穿上它打魚放羊,編制蓑衣便成了一門吃香的活。“通常編制一件蓑衣需要三四天時間,完成後再轉到下一家。”王正渭說,生意好的時候,一年能編制七八十件蓑衣。
王正渭和他的棕榈小人
然而,随着社會化大生産的發展,粗老笨重的蓑衣不再受人們歡迎,慢慢被輕快的塑料雨衣雨披所替代,編制蓑衣的技藝也慢慢地淹沒在曆史長河中,成為了“鄉村記憶”。靠編制蓑衣為生的王正渭隻能另尋出路,在一家制作棕絲床墊的工廠上班。雖然職業變了,但王正渭的手上仍然離不開棕絲。
王正渭向記者演示他的手工藝品
生機:八寸蓑衣市場走俏
王正渭在棕絲床墊廠一待就是三十幾年,由于年事已高,他不得不退休回家。退休後的王正渭仍然閑不下來,一有空,他便拿起棕絲編制起一些小玩意兒來。“一次,一位飯店老闆來我這裡參觀時,看到牆上挂的八寸蓑衣,當場就買了下來。”王正渭說,随着各地旅遊業的發展,曾經用來庇護風雨的蓑衣成為了裝飾景區展廳、農家飯店和個人收藏的搶手貨。
王正渭向記者展示8寸蓑衣
“現在很多村裡用來迎龍燈的鼓槌都是我做的。”王正渭指着挂在牆上的棕絲鼓槌,頗為得意地說,“如今,整個義烏市會做這種鼓槌的人已經所剩無幾。”王正渭說,現在他編制的不再是一件普通的蓑衣,而是一段特定年代的曆史記憶。因為年歲已高,王正渭手腳不再利索,但牆上的那些羊角、頂針讓他閑不下來,依然每天穿針引線,堅守這門老手藝,回味往昔的似火光陰。
王正渭向記者介紹十二生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