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蛇纏腰的特征

蛇纏腰的特征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09 09:43:32

蛇纏腰的特征(蛇虺喜卧其下而得名)1

蛇床子

蛇床子為傘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蛇床的幹燥種子,夏、秋二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雜質,曬幹。

蛇床子之名

之所以名為蛇床子,乃是因“蛇虺喜卧其下食其子”(《本草綱目》)的緣故。蛇床子以果實入藥,其果皮薄脆,搓之易脫,中含榄核形種子一枚,顯油性,有香氣,故蛇虺喜食其子,是以有“蛇床子”之名。蛇床子又有“蛇粟”(《廣雅》)、“蛇米”(《神農本草經》)、“虺床”(《新修本草》)等異名。盧之頤《本草乘雅半偈》雲:“蛇虺,性嗜蛇床,故一名蛇粟、蛇米。床者,喜卧于其下也。”由此而衍生出“蛇珠”(《吳普本草》)、“蛇床實”(《千金要方》)、“蛇床仁(《藥性論》)等别名。虺,是蛇類的泛稱,故又有“虺床”(《爾雅·釋草》雲:“盱,虺床。”郭璞注:“蛇床也。一名馬床。”)之名。陶弘景引《名醫别錄》雲:“近道田野墟落間甚多,花葉正似蘼蕪。”故蛇床又有“牆蘼”之稱。

解析燥濕殺蟲功效

植物為了适應環境,會産生有利于自身生存的物質來利用。蛇床子喜生于田野、路旁、河邊濕地,在這種環境中,自身也需要具有燥濕的功能。潮濕環境本是蟲類容易繁殖之地,若沒有很好的殺蟲功能,自然會被蟲類所吃掉,所以蛇床子還有殺蟲功效。

蛇床子的種子外表呈灰黃色或灰褐色,《本草綱目》引《本草圖經》謂其“子黃褐色,如粟米,至輕虛”,有松節油樣的特異香氣,嚼之有麻舌感。其性溫,《神農本草經疏》雲:“蛇床子味苦平,《别錄》辛甘無毒,今詳其氣味,當必兼溫燥,陽也。”其味辛,具有燥濕殺蟲的功能。

既然是古人觀察蛇喜卧于此草之下,食其種子,故名蛇床子,因此要了解其功效的由來,需要對蛇的生活習性進行一番考察。

蛇的種類繁多,習性亦不一,但其共同的生物學特性是:喜歡栖息在溫度适宜、離水不遠、捕食方便、隐蔽性良好的環境中,主要以活的小型動物為食,包括各種蟲類。蛇床子“産卑濕汗下之地,本系濕熱之氣所鐘,其含毒質可知”(《本草正義》),而以喜蟲類為食物的“蛇虺,喜卧其下,食其子”,且不為所食蟲類所傷害,自然是因蛇床子具有燥濕殺蟲功效的緣故。

蛇不但怕冷、怕熱,也怕風。三四級風時,蛇很少出洞。五六級風時,蛇幾乎是不出洞的。正在野外覓食、蛻皮的蛇,一旦遇到天氣變化或下雨天氣,便立即返回所居洞穴中躲避。蛇最喜歡在風和日麗的天氣出來活動覓食,特别是雨過天晴後,它們活動最活躍。怕風的蛇類嗜食蛇床子,那麼,蛇床子必然含有抗風之物質。在“凡藥香者,皆能疏散風邪”(《神農本草經百種錄》)及“溫以散寒”的理論指導下,推知其有祛風散寒之功。正如《本草乘雅半偈》所說:“蛇性竄疾,獨居處隐僻,禀風木善行數變之體用耳。蛇床功用,靡不吻合。設非氣性相似,甯為蛇虺所嗜?”《神農本草經百種錄》亦曰:“蛇床生陰濕卑下之地,而芬芳燥烈,不受陰濕之氣,故入于人身,亦能于下焦濕氣所歸之處,逐其邪而補其正也。”

解析補腎助陽功效

蛇床子的另一重要功效是補腎助陽,《神農本草經疏》解釋其原因為“苦能除濕,溫能散寒,辛能潤腎,甘能益脾,故能除婦人男子一切虛寒濕所生病”。這樣的解釋,就傳統本草理論而言,似無不可,但是否從蛇類或蛇床子的自然屬性上也能夠解釋得通呢?

蛇的活動有明顯的晝夜性和季節性差異,7~8月(小暑以後至處暑以前)是氣溫最高季節,多數蛇類會遷至隐蔽條件好的水邊生活,并且改變原來的活動規律,選擇清晨、傍晚和夜間活動。此時,也是大多數蛇類交配的季節。人工養蛇時,蛇場内雌雄比例應該按4~9:1為宜,雄蛇過多會出現相互格鬥或相互吞食的現象。蛇床子的成熟季節也正好是在7~8月,蛇“卧于中,嗜食其子”後發生交配,在“蛇(雄蛇)性善淫”(明代王士性《廣志繹》)觀念啟導下,遂得出蛇床子有補腎壯陽之效。正如《本草崇原》所說:“蛇,陰類也。蛇床子性溫熱,蛇虺喜卧于中,嗜食其子,猶山鹿之嗜水龜、潛龍之嗜飛燕,蓋取彼之所有,以資己之所無。故陰痿虛寒,所宜用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