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總要碎的,您别看博物館裡那些汝官哥鈞光鮮亮麗,那隻是暫時的,它們遲早回歸塵土,變成廢墟瓦礫,紅塵色相,皆為虛幻。
不同于青銅和書畫那種緩慢的、難以察覺的氧化,堅硬的陶瓷可以抵禦環境的侵蝕,似乎可以和時間抗衡了,然而嘩的一聲,碎了。瞬間的崩塌總是悲壯的,能引發許多聯想,比如俄國人幹杯後把杯子摔碎,強調其豪邁;中國人摔了盤子要說“歲歲平安”,在無奈中找尋安慰;還有那幅著名的法國油畫,一個衣衫淩亂的女孩,挎着一個破損的陶壺,暗示她剛剛失去童貞。
打破水壺少女
早在新石器時代,人類就已經開始修複破損的陶罐了。中國的良渚和紅山文化,還有中東和埃及都出土過幾千年前帶有锔孔的碎陶片。這些锔孔用植物纖維捆紮過,陶片之間也許用樹脂粘合過, 都已經消散在時間之中了。透過那些锔孔,我們可以想象一個陶罐從完整到破碎,從破碎到完整,然後再次破碎的過程。所以修複陶瓷是一個悲壯的行為,知其不可而為之,人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勞地抗衡熵的增加。
锔瓷曾經是一個很普遍的職業,中國锔工挑着扁擔,日本工匠的擔下還生着火,英國锔工則肩背工具手揮鈴铛,他們沿路吆喝,招攬生意,足迹遍布每一個城市和鄉村。一本英國十七世紀出版的書裡,還記載了锔工口中的歌謠:碗壞了我修,盤壞了我修,燈壞了我也修。
17世紀英國版畫中的锔匠
十八世紀六十年代,法國曾有一次荒唐的訴訟,瓷業行會起訴了巴黎的十幾名锔瓷工匠,要求法庭禁他們修複瓷器,以保護瓷業發展。被告隻是遊街穿巷的小販,壓根就沒應訴,但法庭還是主持了正義,判瓷業行會敗訴。
當時的曆史背景是,歐洲人剛剛學會做瓷器,中國瓷依然是貴族才買得起的奢侈品,日本瓷器也是算高檔貨。新興瓷廠把目标客戶定位在中産階層,然而他們發現,人們摔碎了瓷器,不是買新的,而是修修補補繼續用。瓷廠老闆認為被斷了财路,覺得锔瓷匠每敲下一枚锔釘,都像紮在自己肉裡一樣疼,這才有了那次訴訟。
十九世紀中國定制瓷上描繪的锔瓷工匠
事實證明瓷廠老闆的擔心是多餘的,工匠注定敗給機器。陶瓷産業化後,價格一路走低,到二十世紀時,買新瓷器已經比修破瓷器還便宜了。如同現在沒人再穿補丁衣服一樣,瓷器碎了當然也買新的,于是锔瓷匠漸漸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過去這行叫“瓷器活”,并非燒造瓷器,而是修複瓷器,我們就講講當年那些瓷器活,以及現在還存在的商業修複和博物館修複。
破損陶瓷的修複方式主要有兩種,縫上或者粘上。縫就是锔,鑽孔後用金屬或者纖維連接,屬于物理手段,粘是化學方法,算是無損修複。在陶瓷修複中,锔和粘往往同時使用,先從粘合說起,宋代周密的《志雅堂雜抄》裡記載了當時的陶瓷修複方式:酒醋缸有裂破縫者,先用竹箍定,卻于烈日中曬,令十分幹。仍用熾炭燒縫上令極熱卻,以好瀝青未滲縫處内令滿,更用火略烘塗開。永不滲漏,勝于油灰多矣。
“用竹箍定”似乎有誤,因為箍定後就沒法向縫隙裡填瀝青了。竹箍或者鐵片箍現在還在用,不過是在陶缸完好時裝在口沿上的,用于緩沖撞擊,防止破損。古代瓷器昂貴,人們總想防患于未然,比如一則清代筆記裡寫到:凡用瓷器,不先制之,遇熱湯水未有不裂者。故新置碗盞盆碟,必須先以米泔水煮出,再以生姜及醬塗于底下,入火煨炖,永可不裂。
甯波慈溪一老宅中的大缸,分别用了竹條箍、油灰粘、鐵釘锔
無論米湯還是生姜,都不能實際強化瓷器,有點類似于現在用甘蔗水煮新紫砂壺,心理安慰而已。明朝文人還會在瓷花瓶中插錫管,用于防止冬天水結冰凍壞花瓶,袁宏道《瓶史》中說可在瓶中加硫磺,水就不會結冰。
瀝青是最原始,也是最簡易的粘合劑了,不但中國,古蘇美爾文明和日本繩紋時代的陶器上都有瀝青粘合的痕迹。瀝青的優點是不透水,缺點是不耐高溫,天氣炎熱時都可能熔化。油灰是另一種陶瓷粘合劑,又名脂灰,也就是過去用于把玻璃固定在木制門窗上的膩子。宋代《孫公談補》裡記載:王青未遇時,貧甚,有人告曰:何不賣脂灰,令人家補璺(裂紋)器。青如其言,家赀遂豐。油灰以油和灰調制而成,比如桐油、亞麻油、石膏粉、滑石粉等等,還有添加豬血和魚骨膠的,各地工匠所用配方都不相同,想必王青的油灰配方粘性強大,故能發家緻富。
到了明代時,出現了針對不同瓷器的粘合劑。晚明《物理小識》裡記載,粘定窯瓷器用楮樹汁,粘官窯瓷器用雞蛋清和石灰。因為楮樹汁凝固後呈白色,與定窯白瓷相同,而蛋清加石灰是青灰色,與官窯青釉相符,這種選擇可以反映出當時人們對瓷器修複的訴求:盡可能地掩飾殘破之處。弘治時的《宋氏燕聞》寫到:粘官窯璺處,補石藥粘之,又以白蠟熔化和定粉加減顔色飾之。“加減顔色飾之”說明這時修複珍貴瓷器時,工匠已經開始調配粘合劑的顔色,使之與瓷器釉面相同。
哥窯八方貫耳瓶
清朝乾隆皇帝曾經下令造辦處修複一個宋代哥窯瓶,傳旨“将瓶底足缺處用紫膠補好”。紫膠即蟲膠,紫膠蟲的分泌物,粘性極強。清代宮廷修複瓷器的主要粘合劑是紫膠,瓷器缺失的部分,用松香和蜂蠟填補,或者鑲嵌金屬。民間主流配方是蛋清加糯米粉,強在原料唾手可得,現在還有人在用。此外還有面筋、牡蛎汁等許多配方,有的奸商甚至會用大蒜汁臨時粘瓷器,看上去挺牢,遇水就散了。
法門寺地宮金銀平脫碗
以上種種老配方,基本被淡忘了,現在最流行的是大漆金繕法,破碎瓷器用漆粘合後塗上一層金粉。漆器是中國發明的,唐朝就出現了用漆裝飾的瓷器,法門寺地宮出土了十三件越窯秘色瓷,其中有一對金銀平脫碗。平脫是唐代的奢侈工藝,用大漆把金銀粘在器物上反複打磨至光滑平整。這對平脫碗粘金處未施釉,說明是專門為平脫而燒造的。不過最早使用大漆修瓷器的是日本人,鐮倉時代日本開始以漆粘瓷器,僅限于唐物,也就是中國産的瓷器,低端陶器還是用瀝青。此技術在清代傳入中國,乾隆曾經下令工匠用漆修補一件宋代鈞窯花觚,現藏于台北故宮。
16世紀的朝鮮荞麥茶碗,日本金繕修複
大漆好在堅固持久、耐高溫,弱點也很明顯,生漆易引發過敏,稍不留神臉就會腫成豬頭,隻能由專業工匠操作。大漆幹後呈黑褐色,在瓷器表面不甚美觀,所以才塗上金粉,是謂金繕。金繕在瓷面的虬曲紋路,有種意外的殘缺之美,别有一番風味。日本人格外欣賞金繕,認為是佗寂思想的體現,有些用于茶道的金繕茶器,比完好的還要昂貴,現在許多人故意把茶杯敲壞拿去金繕。
17世紀的青花果盤,金繕和锔釘修複
金繕可以把不同材質的陶瓷拼到一起
但金繕也不是适合所有瓷器,曾經有人心愛的陶瓷娃娃頭部碎了,在論壇問怎麼修複,下面一排回複異口同聲地說“大漆金繕”。看到這裡,我的腦海中立刻浮現出那個著名的恐怖電影主角,警告!以下圖片可能引發不适。
大漆、松香和紫膠都屬于天然樹脂,還有人造樹脂,也被用于修複陶瓷。與金繕那種張揚的風格不同,人造樹脂多用于商業修複,竭力隐藏修複的痕迹。商業修複與金繕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态度,前者是修舊如舊,力求恢複破損前的狀态,金繕則是對破損陶瓷的二次創作,彰顯傷痕,修舊如新。
最著名的商業修複出現在波特蘭瓶上,一個古羅馬凱撒時代的琉璃瓶,黑紫色的瓶身上,浮雕着七個精美的人物,一個魔鬼和一條大蛇。波特蘭瓶被稱為世界上最著名的琉璃,收藏在大英博物館, 1845年被一個醉鬼撞倒,摔得粉碎。波特蘭瓶經曆了三次修複,最近一次在1988年,還被BBC拍成紀錄片。這次修複用了當時最尖端的粘合劑:環氧樹脂,沒錯,就是現在雜貨店裡兩塊錢一盒的AB膠。
修複後的波特蘭瓶
波特蘭瓶碎成226片
AB膠大概是現在最主流的商用修複粘合劑了,簡單說一下流程,沒準以後您自己也能修瓷器。先找準碎片的位置,然後用丙烯顔料給A膠,也就是環氧樹脂調色,如果瓷器釉面是紅的,就調成紅色,這是隐藏修複痕迹的關鍵。再注入B膠,調勻,薄薄地塗在破損面,粘好後用膠帶或者繩子纏緊,固定幾天後用砂紙磨去釉面多餘的膠水就成了。注意,市面上的AB膠不能粘餐具,環氧樹脂本身無毒,但其中的固化劑有毒。
陶瓷這東西,碎了就是碎了,再沒法複原,粘的再好,也隻能到這水平:别人不說修過,你就永遠看不出來,但要告訴你這裡粘過,你就會覺得那裂縫就觸目驚心。所以有些古董商不滿足于膠粘,粘好後會用草酸或者硝酸腐蝕瓷器釉面,以掩蓋修複的痕迹,順便把舊也作了,亦有畫粉彩花卉掩蓋粘合縫隙者,更難識破。
上圖是明正統官窯的青花大龍缸,石膏修複,現存景德鎮陶瓷博物館。如今博物館多用熟石膏修複陶瓷,或者直接用牙科的醫用硬石膏,裡面也有少量樹脂。石膏是文物陶瓷修複的首選,因為可塑性好,能補齊陶瓷缺失之處,這是其他粘合劑所不及的。而且石膏粘合的陶瓷可以無損拆開,等将來發明更好的修複方法,随時替換。還有一點是博物館看中的,石膏的色澤質感都與陶瓷不同,修好後擺在展櫃裡,哪裡粘過,哪裡補過,一眼便知,不會誤導觀衆,這也體現了文物修複的三原則:無損、可逆、可辨識。
好玩的部分放在下一篇,金釦、锔釘、呼繼、複燒等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