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林典馳
編 輯丨辛繼召
在政策和市場雙重驅動下,動力電池回收行業經濟價值日益凸顯,産業化提速可期。
近日,南方财經全媒體走進深圳市恒創睿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恒創睿能”)。這家成立于2017年的公司,從事退役動力電池循環綜合利用領域。
恒創睿能提供的數據顯示,該公司成立5年以來複合增長率超100%,去年營收規模達10億元。
從固廢回收行業,到搭上新能源風口,跻身新能源電池循環利用企業。踩準節點的恒創睿能,進入資本擁抱和産能擴張期。近日,新能源退役锂電池綜合利用解決方案提供商恒創睿能宣布完成超億元人民币B 輪融資。今年8月在湖南湘江建設年産10000噸锂電池材料回收和三元材料前驅體生産項目。
專注新能源電池循環利用,進入蘋果供應鍊
近日,新能源退役锂電池綜合利用解決方案提供商恒創睿能宣布完成超億元人民币B 輪融資,由普洛斯旗下隐山資本領投。本輪融資将主要用于完善梯次利用産品系列開發,新能源退役锂電池循環處理産能構建以及新型锂電濕法回收技術拓展。
恒創睿能董事長兼創始人陳志鵬表示,本輪融資将擴寬恒創睿能國際化之路,與企業未來的戰略需求極度契合,憑借普洛斯智慧物流生态體系資源,探索锂電池回收上下遊企業協同創新,完善低碳綠色創新發展模式,深化産業鍊業務協同,不斷完善電池回收體系。
就在今年8月,恒創睿能宣布完成B輪融資,本輪融資額超3億元,由君聯資本、廣發系資本、恒信華業、瀚晖資本等參與,B輪融資累計金額超過4億元。
新能源汽車正在全球加速滲透,在上遊資源緊缺、環保壓力加大與下遊需求火熱的刺激下,挖掘“城市礦山”、實現锂電材料回收成為行業大趨勢。以5-8年動力電池壽命周期測算,目前國内動力锂電池已迎來第一輪退役高峰。
此前2014年,赴美留學的陳志鵬關注到當時仍隻有Model S一款車型特斯拉,這家在日後引領新能源變革的車企,彼時還未迎來爆發期。但陳志鵬已形成了兩個判斷:一是整個行業動力電池成本在逐漸降低,續航裡程卻穩步上升;二是以新能源汽車為首的自動駕駛和車聯網正在逐步走進千家萬戶,智能網聯汽車時代即将到來。
在國内調研時發現,陳志鵬發現,锂電池回收行業“小作坊”林立,行業陷入無序競争狀态。2017年,恒創睿能成立,“那一年的工作就是破碎電池,投入研發、儲備技術和撰寫專利”。
2019年,恒創睿能在惠州投産第一個工廠,公司規模逐漸發展。恰逢環保風暴。一批小作坊因為環保不達标,漸漸退出電池回收市場,恒創睿能迎來發展良機。恒創睿能于2020年同時獲批“梯次利用白名單”“再生利用白名單”資質,成為锂電回收行業持牌企業。
也是在2020年,我國宣布碳達峰、碳中和目标。自此,新能源快速發展,産業鍊上下遊業績率超預期,退役電池的妥善安置處理問題才引起業界的重視。
目前,恒創睿能進入了以蘋果為代表的國際領先企業的供應鍊,同時與深圳巴士集團、廣州公交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其生産循環材料已在新能源汽車與消費電子領域規模化應用。
受上遊原材料持續漲價和急速擴大的新能源電池規模化退役影響,同時低碳循環回收戰略意義凸顯驅動,各大車企、電池生産商、電池回收利用企業的相關動作頻繁。
陳志鵬表示,恒創睿能回收規模已跻身國内前三。2020年公司營收4.5億元,2021全年已達10億元,預期2022年有望達20億元的營收規模。
锂電回收企業加速跑馬圈地
今年8月,恒創睿能在湖南湘江新區新能源特色産業園招商推介會上簽約投資,建設年産10000噸锂電池材料回收和三元材料前驅體生産項目,投入使用後預計年産值10億元。
除了最早的惠州工廠外,恒創睿能還在江門和贛州分别建立了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産業基地,實現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處理能力達15萬噸/年。
陳志鵬認為,锂電池回收行業仍處于早期發展階段,爆發期還遠未到來。
信達證券研報測算,2022年電池市場回收空間将達73.9億元,2025将達到317億元,以5年電池淘汰期計算,2017年開始服役的電池即将迎來報廢期。
據了解,恒創睿能針對回收電池主要有梯次利用和拆解回收兩種處理方式。剩餘容量在80%~20%的退役電池可優先遵循梯次利用原則應用于電動叉車、貨櫃車的駐車空調乃至ETC電櫃。
不過,由于各家廠商電池規格大小不盡相同,梯次利用暫未得到廣泛利用。陳志鵬向記者表示:“梯次利用的原則是幫助退役電池找到合适的應用場所,我們提供檢測服務和技術方案。不過,很多應用場景還在試驗的過程中,畢竟誰也沒有遇到過這麼大規模的電池退役潮。”
對于不符合梯次利用标準的廢舊電池,恒創睿能則遵循拆解回收再利用原則進行拆解、粉碎、篩選、提取動力電池中的鎳、钴、锂等核心原材料,并再次用于動力電池生産。
據陳志鵬介紹,公司産品破碎回收端産能約為5萬噸,明年擴産至15萬噸;濕法冶煉産能2萬噸,明年預計将達6萬噸。
恒創睿能在濕法回收工藝已建立起技術優勢。“钴、鎳回收利用率達到98%以上;锂回收利用率90%以上,行業最頂尖水平是93%”。陳志鵬介紹。
值得一提的是,現階段雖然回收冶煉的金屬鹽綜合成本要比原礦制取的價格低,但是,大部分礦山被大客戶長單鎖定,以低于市場價的價格收購,而回收提煉生産的锂電材料都是以上個月市場價計價。
例如今年以來,多重因素疊加推高碳酸锂價格,緻使回收生産的锂電材料并不具備價格優勢。
對此,陳志鵬表示,這是因為回收利用的锂電材料僅占總盤子的3%,回收端尚不具備議價權。随着退役潮的來臨,動力電池回收規模效應逐漸顯現,未來5年至少可以降低40%的成本,議價權也将進一步提升。
此外,陳志鵬透露,公司計劃2025年上市。
聚焦專精特新、隐形冠軍等高成長企業樣本,尋迹大灣區産業創新密碼,透視大灣區城市發展活力。南方财經全媒體集團“2022灣區100家高成長企業大型全媒體深調研報道”重磅發布!
總指揮丨鄧紅輝
學術顧問丨陶鋒
統籌丨于曉娜、杜弘禹
策劃丨于長洹
記者 丨林典馳
文字編輯丨辛繼召
新媒體統籌丨丁青雲
東莞系列調研指導單位丨東莞市科學技術局
東莞系列聯合調研機構丨粵港澳科技領軍人才創新驅動中心(東莞)
出品丨南方财經全媒體集團
E N D
本期編輯 劉巷 實習生 梅樂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