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國别史著作,記錄了周朝王室和魯國、齊國、晉國、鄭國、楚國、吳國、越國等諸侯國的曆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西征犬戎(約前947年),下至智伯被滅(前453年),包括各國貴族間朝聘、宴飨、諷谏、辯說、應對之辭以及部分曆史事件與傳說。
1、惡有釁,雖貴,罰也。
出自《國語·魯語上》。【譯文】隻要犯了法,即使犯法之人的地位很高,也應該受到懲處。
2、輕則寡謀,驕則無禮。
出自《國語·周語中》。【譯文】輕舉妄動的人做事缺乏思考,驕傲自滿的人待人無禮。
3、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出自《國語·周語下》。【譯文】學好難如登山,而學壞易似山崩。
4、兄弟之怨不征于他。
出自《國語·魯語下》。【譯文】兄弟之間發生了矛盾,不能依靠他人來幫助解決。
5、過而能改者,民之上也。
出自《國語·周語上》。【譯文】犯了錯誤能改的人是民衆裡的上等人。
6、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出自《國語·周語上》。【譯文】阻止人民進行批評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還要嚴重。
7、口之宣言也,善敗于是乎興。
出自《國語·周語上》。【譯文】放開人民的嘴,讓他們有話可以說出來,這樣,政事的善惡好壞就可以反映出來了。
8、王事惟農是務,無有求利于其官,以幹農功。
出自《國語·周語上》。【譯文】在所有的公事當中,最重要的是專力于農業。沒有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妨害農事的。
9、不厚其棟,不能任重。重莫如國,棟莫如德。
出自《國語·魯語上》。【譯文】不使用巨大的房梁,就不能承受屋頂的分量。世上沒有比國家更重要的了,而要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沒有比具有崇高德行更重要的了。
10、夫民勞則思,思則善心生;逸則淫,淫則忘善,忘善則惡心生。
出自《國語·魯語下》。【譯文】百姓勞作就會因勞累而去思考如何節儉律己,如果經常思考這些問題,就會讓自己的心地變得善良起來;無所事事就會性情放肆,放肆就會忘了善心,沒有善心就會滋生作惡之心。
圖文均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