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升高時,腹瀉的發病率也會随之增加,這種現象,也被稱為夏秋季腹瀉。普通百姓,遇到腹瀉的時候,第1個反應是,可能吃東西不慎,引起了感染,于是,會自行服用止瀉藥及抗生素。其實,這樣的應對措施是錯誤的。因為,腹瀉的類型較多,感染,隻是引起的原因之一,但是,不是唯一原因。因此,拉肚子吃抗生素,不僅會延誤病情,而且,還會導緻腸道菌群紊亂,可能使急性腹瀉發展為慢性疾病。
腹瀉,其實是最常見的健康問題之一,任何人在一生中,都曾有過腹瀉症狀,相關研究表明,在醫療衛生條件較好的地區,成年人平均每年發生腹瀉1到2次,衛生條件較差的地區,腹瀉的發生率更高。腹瀉的醫學定義,是排便次數多于平時,每天排便超過3次,而且,伴随糞便量增多、糞便含水量增加,甚至出現頻繁的水樣便,每天糞便總量超過300克,糞便中可能含有更多脂肪、黏液、膿血。
腹瀉,按照病程的長短,可以分為3個類型,病程在2周以内,為急性腹瀉。病程2周至2個月,為遷延性腹瀉。病程超過2個月以上,為慢性腹瀉。夏季和秋季,高溫天氣,急性腹瀉的發病率升高更為顯著。遇到腹瀉時,首先需要分清,腹瀉與感染的關系。通常,感染型腹瀉的病因,多數是細菌感染,飲食不潔是主要誘因,會導緻腸炎或細菌性痢疾,這類腹瀉的特點,是糞便呈現水樣便、黏液便、果凍樣糞便,如果腸道黏膜損傷,則會出現便血。
夏秋季腹瀉的另1個常見病因,是感染性胃腸炎,而且主要由病毒感染所緻。成年人發生病毒性胃腸炎的主要病原體,是諾如病毒,兒童發生病毒性胃腸炎的主要病原體,是輪狀病毒。成年人與兒童的流行性病毒性胃腸炎,主要由杯狀病毒感染所緻。諾如病毒感染,通常發生在攝入被病原體污染的食物或水之後的48小時至72小時,症狀持續時間約24小時至72小時,症狀特點是,會伴随嚴重嘔吐。
腹瀉的病因十分複雜,除了感染以外,還可以由其他疾病或藥物的不良反應所緻,此外,食物也是引起腹瀉的常見原因。比如,進食含糖較高的食物,會使更多的水分進入腸道,導緻大便稀溏。研究表明,每天攝入40克至80克果糖,會使75%的人發生腹瀉。可以導緻腹瀉的常見食物,還包括咖啡因、辛辣食物、高脂食物、乳糖、麥麸。還有1種特殊的碳水化合物,包括發酵、單糖、雙糖、低聚糖、多元醇等,被稱為FODMAP,有些人難以消化這類食物,會導緻腹瀉。因此,反複發生腹瀉,需要考慮食物因素,進行飲食調理。
遇到腹瀉時,需要冷靜,不宜着急自行服藥,可以觀察體溫及血壓變化,以及精神狀态及皮膚黏膜的變化,如果腹瀉次數較多,尤其是排水樣便時,會導緻機體水分的大量丢失,腹瀉後出現口渴,尿量比平時少,起立後感覺頭暈,這些表現,提示存在脫水的可能,需要預防電解質紊亂,如果出現明顯乏力及心悸,可能是低鉀血症的表現,應該及時就醫。如果精神狀态尚可,可以使用口服補液鹽,糾正脫水及電解質紊亂。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大多數腹瀉與細菌感染無關,因此,不宜盲目服用抗生素。因為,經常使用抗生素,可能導緻耐藥性的産生,而且,還會破壞腸道菌群的平衡。有些感染性腹瀉,服用瀉立停等藥物,可能會起到暫時性的效果,但是,如果感染源頭沒有得到控制,無法抑制細節繁殖,腹瀉就難以治愈。另外,還有1種特殊的腹瀉,由潰瘍性結腸炎所緻,會出現黏液便或膿血便,有時還會伴随腹痛及發熱,容易與細菌感染所緻的腹瀉相混淆,但是,這類腹瀉,服用抗生素,可能會使病情變得更糟糕。因此,腹瀉不嚴重的時候,可以在家觀察,注意預防脫水,加強飲食調理。如果病情較重,應該及時就醫,确診病因,即使是細菌感染引起的腹瀉,也需要醫生指導,才能服用抗生素。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以科學與人文視角觀察健康,包括快報、細節、提醒、釋疑、觀察、觀點、史話等系列,内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及轉載,否則将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健康202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