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 關注雯論的角落
物理角-初中物理力學之質量與密度之密度的測量
雯論注:親們,關注加點贊加點在看咯,假期結束,恢複更新~
第三模塊:力學之質量與密度
第九講:密度的測量知識要點及習題提煉:
基礎必備知識
一、密度的測量:
1、測量方法:
(1)液體:
①體積:可以直接用量杯或量筒測出。
②質量:先稱出容器和液體的總質量,将一部分液體倒入量筒中,再稱出容器和剩餘液體的總質量,兩者之差就是倒入量筒内液體的質量。
③密度:ρ=m/V。
(2)形狀規則的固體:
①質量:可用天平測量。
②體積:可直接用刻度尺測長、寬、高等,并利用體積公式算出,eg:正方體體積V=a3,圓柱體體積V=πr2h,長方體體積=abc。
③密度:ρ=m/V。
(3)形狀不規則的固體(不溶于水):
①質量:可用天平測量。
②體積:先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讀出體積V1,再将固體用細線拴住慢慢浸沒到量筒内水中,此時讀出水與固體的總體積V2,固體體積V=V2-V1。
③密度:ρ=m/V。
(4)漂浮的固體:
①質量:可用天平測量。
②體積:将待測物體和能沉入水中的重物用細線拴在一起,先用手提待測物體上端的細線,隻将能沉入水中的物體浸沒在量筒水中,讀出體積V1,然後将拴好的兩個物體一起浸沒在水中,讀出體積V2,被測固體的體積V=V2-V1。
③密度:ρ=m/V。
(5)較大固體:
①質量:可用天平測量。
②體積:把水裝滿大燒杯,以水剛好要溢出為準,此時把較大固體浸沒在燒杯的水中,且同時用另一容器承接從燒杯中溢出的水,再用量筒測溢出的水的體積V,就是較大固體的體積。
③密度:ρ=m/V。
02重點内容掌握
二、曆年來中考試題解析:
1、用已經調平衡的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為18g,向燒杯中倒入适量和河水,測出燒杯和河水的總質量是49g,将燒杯中的河水全部倒入量筒中,量筒中河水的體積是30ml,求(1)河水的質量和密度;(2)按照該實驗方案求出的河水的密度比實際值(偏大或偏小):
(1)河水的質量=49g-18g=31g;
30ml=30cm3,河水的密度=ρ=m/V=31g/30cm3≈1.03g/cm3。
(2)因為将河水倒入量筒中時,不可避免的會在燒杯壁上存有一部分河水,故測量的河水的體積偏小了,由ρ=m/V可知,此時的密度比實際值偏大。
2、測食用油的密度:
(1)實驗原理:密度:ρ=m/V。
(2)調節天平橫梁平衡時,發現指針指在分度盤中線的右側,要使衡量平衡,應将平衡螺母向(①)側調節:
——①左。
(3)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測出食用油的體積40ml,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為30g,将量筒中的食用油全部倒入燒杯中,測出燒杯和食用油的總質量是62g,求食用油的密度:
ρ=m/V=(62g-30g)/40ml=32g/40cm3=0.8g/cm3。
(4)用這種方法測出的食用油的密度值比實際值(①):
——①偏小,因為食用油從量筒中倒入燒杯中時,量筒壁會沾有少量食用油,從而導緻測量的食用油質量比實際質量小,由可知ρ=m/V,體積準确,質量偏小,導緻測得的密度偏小。
3、測不規則小石塊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天平調平時,把遊碼移到标尺的(①),觀察到指針偏向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右側,應将平衡螺母向(②)調節:
——①零刻度線處;②左。
(2)測出小石塊的質量為23.2g,測出小石塊的體積為:小石塊 水的體積35ml,水的體積為25ml,求小石塊的密度:
小石塊的密度=ρ=m/V=23.2g/(35ml-25ml)=23.2g/10cm3=2.32g/cm3=2.32×103kg/m3。
(3)如果天平砝碼丢失,已知水的密度,怎麼測量小石塊的重量:
①将兩個相同的燒杯分别放在天平左、右托盤中,調節天平平衡。
②将小石塊輕輕放入左盤燒杯中。
③向右盤燒杯中加水,直至天平平衡。
④将燒杯中的水全部倒入空量筒中,測出體積。
⑤按照m=ρV,可以計算出小石塊的質量。
公衆号:雯論的角落
關注我們學習更多知識
點個【 在看 】,你最好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