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斜面問題
在每年各地的高考卷中幾乎都有關于力學模型的試題,遇到這類問題時,熟練掌握以下模型可以幫助同學們更好、更快地理清解題思路和選擇解題方法.
1.自由釋放的滑塊能在斜面上(如下圖所示)勻速下滑時,m與M之間的動摩擦因數μ=gtanθ.
2.自由釋放的滑塊在斜面上:
(1)靜止或勻速下滑時,斜面M對水平地面的靜摩擦力為零;
(2)加速下滑時,斜面對水平地面的靜摩擦力水平向右;
(3)減速下滑時,斜面對水平地面的靜摩擦力水平向左.
3.自由釋放的滑塊在斜面上勻速下滑時(如下圖所示),M對水平地面的靜摩擦力為零,這一過程中再在m上加上任何方向的作用力,(在m停止前)M對水平地面的靜摩擦力依然為零。
4.懸挂有物體的小車在斜面上滑行(如下圖所示):
(1)向下的加速度a=gsin θ時,懸繩穩定時将垂直于斜面;
(2)向下的加速度a>gsin θ時,懸繩穩定時将偏離垂直方向向上;
(3)向下的加速度a<gsin θ時,懸繩将偏離垂直方向向下.
5.在傾角為θ的斜面上以速度v0平抛一小球(如下圖所示):
(1)落到斜面上的時間t=2v0tan θ/g;
(2)落到斜面上時,速度的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α恒定,且tan α=2tan θ,與初速度無關;
6.如下圖所示,當整體有向右的加速度a=gtan θ時,m能在斜面上保持相對靜止。
二、疊加體模型
疊加體模型在曆年的高考中頻繁出現,一般需求解它們之間的摩擦力、相對滑動路程、摩擦生熱、多次作用後的速度變化等,另外廣義的疊加體模型可以有許多變化,涉及的問題更多。
疊加體模型有較多的變化,解題時往往需要進行綜合分析,下列兩個典型的情境和結論需要熟記和靈活運用。
1.疊放的長方體物塊A、B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勻速運動或在光滑的斜面上自由釋放後變速運動的過程中(如下圖所示),A、B之間無摩擦力作用。
2.如下圖所示,一對滑動摩擦力做的總功一定為負值,其絕對值等于摩擦力乘以相對滑動的總路程或等于摩擦産生的熱量,與單個物體的位移無關,即Q摩=f·s相。
三、含彈簧的物理模型
縱觀曆年的高考試題,和彈簧有關的物理試題占有相當大的比重.題目常以彈簧為載體設計出各類試題,這類試題涉及靜力學問題、動力學問題、動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問題、振動問題、功能問題等,幾乎貫穿了整個力學的知識體系。為了幫助同學們掌握這類試題的分析方法,現将有關彈簧問題分類進行剖析。
1.靜力學中的彈簧問題
(1)胡克定律:F=kx,ΔF=k·Δx.
(2)對彈簧秤的兩端施加(沿軸線方向)大小不同的拉力,彈簧秤的示數一定等于挂鈎上的拉力。
2.動力學中的彈簧問題
(1)瞬時加速度問題(與輕繩、輕杆不同):一端固定、另一端接有物體的彈簧,形變不會發生突變,彈力也不會發生突變.
(2)如圖所示,将A、B下壓後撤去外力,彈簧在恢複原長時刻B與A開始分離。
3.與動量、能量相關的彈簧問題
與動量、能量相關的彈簧問題在高考試題中出現頻繁,而且常以計算題出現,在解析過程中以下兩點結論的應用非常重要:
(1)彈簧壓縮和伸長的形變相同時,彈簧的彈性勢能相等;
(2)彈簧連接兩個物體做變速運動時,彈簧處于原長時兩物體的相對速度最大,彈簧的形變最大時兩物體的速度相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