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升卦與泰卦

升卦與泰卦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9 19:11:01

題解 按層次性的要求說,《坤》卦理應以地為象,但卦辭顯示的象征物卻是北馬。取象不同,要說明的思想還是一樣,那就是順從。什麼叫順從?就是牝馬順從種馬,地順從天,陰順從陽。本卦的卦爻辭以及彖傳、象傳、文言,都一再強調坤陰沒有自主性,必須聽命于乾陽。它參與化生萬物,隻是對乾陽的配合。陽給萬物以生命的起點,陰才能讓生命發育成形。乾、坤兩卦,一個純陽一個純陰,一個至健一個至順,它們相反相成,對立統一。研習本卦,可以看出兩點:一是陰陽的相互作用,是事物運動發展的動力;二是陽主陰從,陽始陰成的思想模式,是《易經》理論思維的基石,對中國傳統的思想文化有着極大的影響。

升卦與泰卦(上經坤卦第二)1

坤卦

坤:元亨,利牝馬之貞【1】。君子有攸(yu)往,先迷後得主【2】,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3】。安貞,吉。

譯文《坤》卦象征地的純陰至順,元始亨通,像母馬那樣堅守正道,所以順利。君子如有作為,領先會迷失方向,随後才能行動有主宰,這樣才能順利。往西南将會得到友朋,往東北将會喪失友朋。安于正道,自然吉祥。

注釋〔1〕牝馬之貞:貞,堅守正道,母馬的堅守正道,表現為總是順從同群的唯一種馬。〔2〕先迷後得主:先,指搶在主人之前行動;後,指跟随主人行動。君子為男性,本是陽,但在政治結構中是臣,臣為陰,故必須順從主人、聽從指揮、配合行動。〔3〕“西南得朋”二句:西南方位屬陰,君子于此可廣交同類,為陽效力;東北方位屬陽,君子于此必離開同類,一心從陽。

《彖》日:至哉坤元〔1〕!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2〕,德合無疆。含光大,品物成亨。牝馬地類〔3〕,行地無疆,柔順利貞。君子攸行〔4〕,先迷失道,後順得常。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安貞之吉,應地無疆〔5〕。

譯文 《彖傳》說:配合得極好啊,生命成形起點的坤陰元氣!萬物因你得到了形體,你順從和承接了天的功能。大地厚實,承載萬物,品德與天應合。無限廣大包含養育一切,各類事物都在地的懷抱中順利成長。牝馬屬于陰類,它能馳騁不息,在于性情柔順,堅守了正道,所以順利。君子所作所為,卦辭中說的“先迷”,含義是指領先是違反了正道,卦辭中說的“後順”,含義是随後順從符合常規。于西南方交朋友,這是與同類在一起;在東北方失去朋友,結果是件好事。人們安心堅守正道的吉祥,正好比大地的美德之所以能夠無疆。

注釋〔1)“至哉坤元”三句:贊頌地與天配合、共同化生萬物。生,指生命形成;乃,隻是、僅是,指地使生命成形隻是順從天意。〔2〕“坤厚載物”四句:申述坤陰在配合中實現自身價值。德,地德,即坤陰的品德;合,應合、合拍;無疆,指天給萬物以生命、功德無邊;含弘,指地無所不載;光大,廣大,用來加重“弘”的意義份量。〔3〕“牝馬地類”三句:說明陰從陽乃普遍現象。行地無疆,實際是說随從種馬才能奔馳不息;貞,指堅守順從種馬的本性。〔4〕“君子攸行”七句:說明人亦須做到陽主陰從。失道,背離了陰從陽的正道;得常,恢複了臣從君的常規。有慶,專心從陽、值得慶賀。〔5〕應,符合、對應;地無疆,地德所以無邊,原因就在于從天。

《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1〕。

譯文《象傳》說:地的氣勢厚實溫順,君子因此要胸懷寬闊,待人厚道。

注釋〔1〕厚德:使品德厚實,即胸懷寬闊、與人為善;載物:即載人,指容納人、教育人。

初六,履霜〔1〕,堅冰至。

譯文 初六,踩到霜花,堅冰出現的日子就不遠了。

注釋〔1〕履:踐、踩。

《象》曰:晟霜堅冰〔1〕,陰始凝也;馴緻其道〔2〕,至堅冰也。

譯文《象傳》說:初六,踩到霜花,這是陰氣開始凝聚,發展下去,出現的就是堅冰。

注釋〔1〕履霜堅冰:前人根據《三國志·魏書》,認為本句應為“初六履霜”。依文意亦當如此,本書譯文從之。〔2〕馴緻其道:馴,緩慢地;緻,達到,此指發展;道,指陰氣逐漸凝結的規律。置

六二,直方大〔1〕,不習無不利〔2〕。

譯文正直,端方,寬大,不複習也不要緊。

注釋〔1〕直方大:指坤陰的品德。直,坦率,一心從陽是直;方,地德方對應天德圓,安定厚實是方;大,寬大,含育萬物是大。〔2〕習:複習。本句内在含義是說順從乾陽是坤陰的本質屬性,聽其自然就是順從,沒有複習的必要。

《象》曰:六二之動〔1〕,直以方也。不習無不利,地道光也〔2〕。

譯文《象傳》說:“六二的行動,坦率而且穩重。不複習也不要緊,顯示了地道的光彩。

注釋〔1〕六二之動:這是六二爻作為坤陰品德的代表,因為六二爻居中得正,在《坤》卦中最為純粹。〔2〕地道:順從乾陽、含育萬物的特性。

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1〕。

譯文 六三,才華含蓄,行事符合正道。或奉王命辦事,能功成不居,又能始終盡職盡責。

注釋〔1〕“或從王事”二句:從,順從、服從,指六三是陰爻,不得自為事始,必須奉王命行動;成,即告成,向君王報告成功,說“無成”,意謂成功本系君王所緻,與自己無關,是功成不居的含蓄說法。

《象》曰:含章可貞,以時發也。或從王事〔1〕,知光大也〔2〕。

譯文《象傳》說:才華含蓄、行事符合正道,說明六三能夠因時制宜發揮作用。或奉王命辦事,功成不居,說明六三的智慧光明遠大。

注釋〔1〕或從王事:其實是說或從王事、無成有終。〔2〕光大,即廣大,具體指胸懷坦蕩、眼光深遠。

六四,括囊〔1〕,無咎無譽〔2〕。

譯文 六四,紮緊袋口,沒有過失也沒有榮譽。注釋〔1〕括囊:以束緊袋口比喻人應閉口不言,隐居不出。〔2〕無譽:榮譽也可能招緻災害,無譽仍然是為了無咎。凰《象》曰:括囊無答,慎不害也)。個女”大“文測譯文《象傳》說:紮緊口袋、沒有過失,說明謹慎小心才能無禍。

注釋〔1〕不害:不,無、沒有。六四以陰居陰位,過于軟弱,又處于下卦之上、上卦之下兩難之地,故應“括囊”以實現自我保護。

六五,黃裳〔1〕,元吉。

譯文 六五,黃色裙褲,大為吉祥。

注釋〔1〕黃裳:比喻人臣地位雖高,仍須堅守地德,以順從為本。黃,土地的顔色,此處喻指地從天、陰從陽;裳,裙、褲,喻指從上、從陽。古人衣服,上稱衣,下稱裳,衣為陽,裳為陰。

《象》曰:黃裳元吉,文在中也山。

譯文《象傳》說:黃色裙褲,大為吉祥,說明六五有極好的内在品德。

注釋〔1〕文在中:此句據爻象黃裳立義。文,此處指裳。古人穿長衣,裳在外衣裡邊,因此,“文”字在句中的真正含義是指美好的内在品德。

上六,龍戰于野,其血玄黃。

譯文 上六,龍在原野上激烈搏鬥,流出的血液有黑有黃。

注釋〔1〕龍戰于野”二句:象征在陰陽的對立統一體中,雙方的矛盾已發展到最後階段,陰陽将相互轉化。龍,象征陽氣;玄、黃,分指天地顔色。

《象》曰:龍戰于野,其道窮也〔1〕。

譯文《象傳》說:龍在原野上激烈搏鬥,說明舊的乾主坤從的局面已經走到了盡頭。

注釋〔1〕道,途徑、規範,此指原有的局面;窮,最後關頭、質變的前夕。

用六,利永貞〔1〕。

譯文 運用“六”這個數字所顯示的變化道理,永遠堅持正确原則,最為有利。靜泉貨年題深其量《浪打女雪

注釋〔1〕用六,見《乾》卦“用九”注;貞,乾唱陰和的原則。深層含義是說陰陽互相轉化,但陽主陰從的原則始終不變。

《象》曰:用六永貞,以大終也〔1〕。

譯文《象傳》說:用“六”所包含的道理意味着堅守正确原則,說明陰陽矛盾将以陰氣的全部轉化而告終。

注釋〔1〕以大終也:大,陽大陰小;終,結束,指陰陽相互轉化,形成新的對立統一結構。

《文言》日:坤至柔而動也剛〔1〕,至靜而德方〔2〕。後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坤道〔3〕其順平,承天而時行〔4〕。

譯文《文言》說:大地極為柔和但在運動中卻顯得剛強,性格文靜而品德端方。後于天而行動是遵循常規以天為主,包含萬物并使之發展變化不斷擴大。大地運動過程的特點就是順,總是順從天的行為而在四季中發揮作用。

注釋〔1〕剛:指不停頓地與天配合化生萬物。〔2〕方:穩重、端方。古人不知道地球運動,以為天動地靜,因而說地德方。〔3〕坤道:與天配合化生萬物的全過程。〔4〕時行:時,四時,即四季;行,作為、做,此指實現功能、發揮作用。《文言》此節解釋卦辭,重點強調順,即承天後行。以下六節分别發揮爻辭的含義。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臣弑其君〔1〕,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辨之不早辨也。《易》日“履霜堅冰至”,蓋言順也〔2〕。

譯文 長期做好事的家庭,福肯定會傳到後代;長期不做好事的家庭,禍一定會害及子孫。臣子殺君王,兒子殺父親,決不是一朝一夕的緣故,而是長期積累的惡果,問題出在對可以辨明是非的現象沒有及早明辨出來。《易經》上說“踩到霜花,堅冰出現的日子就不遠了”,說的就是順序而來的必然結果。

注釋〔1〕弑:下殺上。〔2〕順,事物發展的趨勢。

中直其正也,方其義也。君子敬以直内,義以方外〔1〕。敬義立而德不孤〔2〕。“直、方、大,不習無不利”;則不疑〔3〕其所行也。

譯文 直就是正,方就是義。君子恪守道德信念以淨化思想使之正直,恪守道德原則以規範行為使之合理。内能格守、外能合理,這是有道德的人,自然充滿信心而不感到空虛。“正直、端方、寬大,不複習也不要緊”,說的就是這種人,他的所作所為是用不着懷疑的。

注釋〔1〕“敬以直内”二句:敬,恪守一種信念的精神狀态,有數是、專一、自覺、嚴肅等多種特征;方,進行規範:義,社會認可的行為标準。〔2〕德:有道德的人。〔3〕不疑:指自己與别人都不疑。

陰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無成而代有終也〔1〕。

譯文 陰雖有才華,但要含蓄不露地為乾的事業服務,不敢使自己成名。這就是大地的道理,做妻子的道理,為人臣的道理。大地的道理是自身無所謂成功,隻是代天做事,完成天的事業。

注釋〔1〕代有終:代,代替,指代替乾。終,完成、結果。

天地變化,草木蕃〔1〕。天地閉,賢人隐〔2〕。《易》日“括囊,無咎無譽”,蓋言謹也。

譯文 天地配合,陰陽唱和,草木蕃衍。天地阻隔,陰陽不通,賢人隐退。《易經》上說“紮緊口袋,沒有過失也沒有榮譽”,說的是謹慎處事的道理。

注釋〔1〕“天地變化”二句:變化,指相互合作化生萬物,比喻君臣同心治國;蕃,蕃衍茂盛,比喻事業興旺。〔2〕“天地閉”二句:比喻君臣異志,政治混亂。天地,指君臣;隐,隐退避禍。

君子黃中通理〔1〕,正位居體〔2〕,美在其中,而暢于四肢,發于事業,美之至也。

譯文 君子好比黃裳,色調中和,通達事理,地位雖高,但又恭順得體。這種内在的美質,暢通于四肢,表現為事業,真是美極了。

注釋〔1〕黃中通理:解釋“黃裳”的“黃”,指黃色性中,可改成各種顔色。〔2〕正位居體:解釋“黃裳”的“裳”,正位,即高位,指黃為地色,在色彩中地位高;居體,義為得體、得當,指裳為下衣,象征人臣恭順謙下。

陰疑于陽必戰〔1〕。為其嫌于無陽也,故稱龍焉〔2〕。猶未離其類也,故稱血焉〔3〕。夫玄黃者,天地之雜也〔4〕。天玄而地黃〔5〕。

譯文 陰氣旺盛到與陽氣相似,必然發生激烈沖突。它自以為陽氣已不存在,所以爻辭稱是“龍戰”;陰氣雖盛畢竟是陰,所以爻辭點出“血”字。所謂玄黃,指的是天地的顔色混雜。天的顔色深青、地的顔色土黃。

注釋〔1〕疑:比拟,說陰陽勢均力敵。〔2〕“為其嫌于無陽也”二句:嫌,懷疑;龍,代表陽。〔3〕血,屬性為陰。〔4)天地之雜:天地,陽與陰;雜,混雜。〔5)天玄地黃:說明天地仍能分清,陰陽尚未完成轉化。

升卦與泰卦(上經坤卦第二)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