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講猕猴桃
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也稱狐狸桃、藤梨、羊桃、木子、毛木果、奇異果、麻藤果等,果形一般為橢圓狀,外觀呈綠褐色,表皮覆蓋濃密絨毛,不可食用,其内是呈亮綠色的果肉和一排黑色的種子。因猕猴喜食,故名猕猴桃;亦有說法是因為果皮覆毛,貌似猕猴而得名,是一種品質鮮嫩,營養豐富,風味鮮美的水果。
世界猕猴桃原産地在湖北宜昌市夷陵區霧渡河鎮。2008年11月6日,在新西蘭舉行的國際猕猴桃大會上,世界19個國家200多位專家一緻認定:中國是猕猴桃的原生中心,世界猕猴桃原産地在湖北宜昌市夷陵區霧渡河鎮。
猕猴桃的質地柔軟,口感酸甜。味道被描述為草莓、香蕉、菠蘿三者的混合。猕猴桃除含有猕猴桃堿、蛋白水解酶、單甯果膠和糖類等有機物,以及鈣、鉀、硒、鋅、鍺等微量元素和人體所需17種氨基酸外,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葡萄酸、果糖、檸檬酸、蘋果酸、脂肪。
早在兩千多年前
猕猴桃就以“苌楚”之名
出現在《詩經》裡
但它在中國的地位卻一直都是野果
20世紀70年代末
我國開始對猕猴桃進行資源開發研究和規模栽培
短短40年
中國已經成長為猕猴桃世界産量第一大國
猕猴桃傳說故事
相傳古代,南方林區,野生一種果樹,山裡人都不識,其樹每年8~10月,果實成熟呈橢圓形,果皮有黃褐色絨毛,外貌醜陋,人們認為野果含毒,都蔑視之。
有一年,山裡人意外地發現,野果成熟時,前一天還親眼看到野果滿樹,第二天卻隻剩下光秃秃的樹杆,且地上也無野果落下。人們頓感疑惑,心想:這麼多野果哪裡去了呢?第二年,一等野果成熟,山裡人日夜輪流值班,觀其究竟。
一天夜晚,正是夜深人靜之際,在暗淡的月光下,人們發現:一群群老老小小的猴子從四面八方奔跑而來,紛紛往果樹上爬,你搶我奪地摘采野果,邊吃邊摘,一時間把野果搶摘一空。人們紛紛議論:這種不經看的野果,猴子怎麼如此愛吃?
又到第三年野果成熟時,山裡人說,此野果既然猴子能吃,難道我們不能吃嗎?于是,大家前去摘了品嘗,先剝去了果皮,隻見肉色碧青如玉,送進嘴裡嘗試,竟酸甜可口,非常好吃。随即大家拿了大籃小筐,紛紛摘采,運回家中。
山裡人将摘來的野果,天天吃,年年吃。數年後,自從吃了野果,原來多生毛病的人不病了,原來身體羸弱不堪的變得強壯起來了,年老體弱者也變得身輕長壽了。于是大家把這種野果視為仙果、珍果。
中國野果 → 奇異果
1904年
新西蘭女教師伊莎貝爾來到中國
帶了一小包
美味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的種子
回到新西蘭
這包種子順利開花結果
在伊莎貝爾之前
英國植物學家威爾遜也在中國發現了猕猴桃
1900年,這些猕猴桃種子在英國生根發芽
但直到1911年之前
英國人都沒收獲猕猴桃果實
美國農業部也試種過1300多株的猕猴桃
遺憾的是,這些植株也未能結出果實
後來調查發現
英國和美國培育的首批猕猴桃植株
都…是…雄…的…
幸運的伊莎貝爾
帶回新西蘭的種子繁育出的三株植株中
有一株雄性植株,還有兩株功能性雌株
植物既有可以産生花粉的雄蕊,又有可以産生胚珠的雌蕊,這兩者相互配合就可以實現授粉受精,結出果實。
蘋果和桃子等常見果樹都有完整的兩性花朵。但猕猴桃是功能性的雌雄異株植物——雄性植株就隻有雄蕊,隻能産生花粉;而功能性的雌性植株,雖然既有雌蕊又有雄蕊,但是這些雄蕊都隻是擺設而已,根本不能産生合格的花粉,這些外表上的兩性花都隻是雌花而已。
因此,所有猕猴桃都必須由雄性植株和雌性植株相互配合,才能真正實現開花結果。
猕猴桃于1910年在新西蘭挂果
20世紀30年代
猕猴桃在新西蘭掀起了一場猕猴桃熱
後來
新西蘭人為了将猕猴桃推廣到國際市場
将其命名為“奇異果”(kiwi fruit)
後來,奇異果一炮而紅
這種水果其實就是美味猕猴桃
它們的老家在中國!
(圖文部分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