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 6 月份,當 Bose 傳出終止其 AR 計劃時,我在惋惜之餘,一度以為 Frames 智能音頻眼鏡也将成為絕唱。
畢竟在過去的兩年中,Frames 智能音頻眼鏡是 Bose 打着 AR 名号發布的主要産品。它除了墨鏡與耳邊音響的功能,還宣稱能夠利用語音,提供導航建議或者商家信息等内容,來「擴增」你周圍的現實。
▲Bose 第一代智能音頻眼鏡
遺憾的是,這一富有科技與人文色彩的創新産品并未得到市場廣泛認可,緻使 Bose 不得不忍痛砍掉其 AR 團隊。據 Engadget 報道,在接受采訪時,Bose 代表坦言其産品僅在「特定情況」下能起到不錯的效果,但未能觸及真正「廣泛、日常」的使用需要。
出乎我意料的是,就在三個月後,Bose 智能音頻眼鏡又「回來了」。
▲ Bose Frames Tempo
會唱歌的眼鏡,有點酷Bose 最近推出了 3 款智能音頻眼鏡,分别是 Tenor、Soprano 和 Tempo,翻譯過來就是「男高音」、「女高音」和「速度」。
正如其名稱的含義一樣,Tenor、Soprano 分别對應男性和女性用戶,款式風格更為日常。而 Tempo 則是運動款,造型更具動感,專為運動發燒友打造。售價均為 249.95 美元,國行售價 1999 元。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國行暫時隻有 Soprano(女款或稱貓眼款)和 Tempo(運動款)上架。
▲Tempo 運動款
雖然售價相同,但配置上并非一緻。運動款的 Tempo 似乎更「得寵」,配備了更大的驅動單元,尺寸為 22mm。而 Tenor、Soprano 的驅動單元尺寸和上一代相同,均為 16mm,理論上 Tempo 的音量會更澎湃一些。
據 Bose 介紹,這三款眼鏡均搭載了「音量優化均衡器」,在較低音量下也能清晰呈現三頻,高音量下也可以防止失真。另外三者的麥克風系統都有所升級,使用雙波束成型陣列麥克風取代了之前的單麥克風,降噪和風噪表現更出色。
除了更大的驅動單元,Tempo 還支持 IPX4 的防水等級,反觀 Tenor、Soprano 隻有 IPX2。另外,Tempo 的電池續航也更久,可達到 10 小時。而另外兩款隻有 5.5 小時的續航。
充電接口上,Tempo 采用的是 USB-C,相比另外兩款采用原有的 pogo-pin 接口,日常使用更方便一些。
更大的電池、和尺寸更大的驅動單元,意味着運動款的眼鏡體積也更大。其無論是寬度還是長度,都比日常款式要更寬或更長。
不過由于材質和鏡片大小的不同,Bose 還是将三款眼鏡的重量都控制在了 50 克左右,佩戴感受上并不會有明顯的壓迫感。
你負責運動,其他的交給它
我們這次拿到的是比較個性的運動款 Tempo。在佩戴感上,這款眼鏡非常貼合頭部。可能 Bose 考慮到是運動款,所以在佩戴方面做了一些調教,采用 TR90 結構和定制的彈簧鉸鍊,用戶在戴上去之後會感覺十分牢固,無論怎樣晃動都不會松動。
眼鏡附贈了 3 種大小的矽膠鼻托,親膚的同時也能防滑,親測即便運動出汗,也不會出現眼鏡滑動的情況。
但這個眼鏡實在太貼合頭部了,如果頭圍較大,可能戴起來有些「夾頭」,不如上一代日常款戴起來舒服。
外觀方面,這款眼鏡戴起來十分動感,并且鏡腿的設計很有科技感,像是一副 VR 眼鏡。不過我身邊的同事表示「有些張揚」,自己不會戴着它逛街。可能另外兩款會更日常一些,适合出街「凹造型」。
回歸到這個眼鏡的本質功能上,它一是能夠提供傳統墨鏡的遮光效果,二是能給予媲美運動耳機的聽感體驗。
在墨鏡的功能上,我拿到的這款是标配的墨色鏡片,表面似乎有一層銀色鍍膜,适合大多數環境光下使用。
▲ 鏡片遮光效果
官方還提供了一些其他鏡片可供選擇,比如 20% VLT 的中光鏡片,适合在公路行駛和騎行中使用,有助于減輕因明亮的光線和眩光而導緻的眼睛疲勞。
▲ 20% VLT 中光鏡片的效果
再如 28% VLT 的中低光鏡片,用于過濾陰影陰影的光線。可以在凹凸不平的地形上銳化細節,同時減少明亮的光線,是越野跑和山地自行車的理想選擇。
▲28% VLT 中低光鏡片的效果
如果你很喜歡在清晨或者晚上進行室外訓練,也可以選擇 77% VLT 的極低光鏡片,有助于在黑暗,陰天或有霧的環境中使場景變亮,提高能見度。
▲77% VLT 極低光鏡片的效果
初次佩戴它時,它奇妙的聽感體驗确實讓我一驚。這種感覺就像是在 IMAX 影院裡看電影時,電影出現了音樂。如果旁邊有人跟你說話,那就像是電影中傳出來的一樣。
實際上,這款眼鏡的發聲原理并非骨傳導,而像你耳邊懸挂的兩個微型音箱,可以讓你體驗到非常立體的聲音。
從外觀上就可以看出,兩隻鏡腿的上、下方均有揚聲器的開孔。戴上去之後,揚聲器的位置會精準地懸在耳朵上方。
音質方面,我到 Bose 店裡對比了一下上一代的音質,明顯感到新款眼鏡音質更加出色,保真度也更好。這得益于更大的驅動單元以及新加入的音量優化均衡器。
如果要評價它的音質,隻能說初次戴上去會給你驚喜,但不會讓你贊不絕口。高音和中音的表現還算出色,但低音受限于音響體積,就沒那麼澎湃了。值得一提的是,其聲場十分寬廣,分離度也不錯。
整體的音質體驗有些接近 AirPods,都是屬于「白開水」類型。不過相信它奇妙的聽感,還是會讓你覺得有「賽博朋克」的味道。
連接上 Bose 的 App 後,還可以升級眼鏡的固件等,享受更多操作。不過切換歌曲、調整音量等操作,我更習慣通過音樂 App 完成。
除了聽音樂,我還嘗試用眼鏡接聽電話。這種感覺也非常奇妙,就像電話那頭的人已經來到你旁邊,在你身邊說話一樣。同時眼鏡的兩個高保真麥克風,也能讓我的聲音清晰地傳遞到對方耳中。
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操作,就是當你把眼睛摘下倒放在桌子上時,眼鏡就會自動關機。期待後續能實現摘下眼鏡即暫停播放的功能,相信可以帶來更好的體驗。
看到這,你可能會有一個疑問,這個眼鏡播放音樂時,周圍的人會聽到聲音嗎?我實測了一下,在噪聲約 50dB 的辦公室,用正常音量聽音樂,鄰桌距離我 80cm 左右的同事完全聽不到。如果在家裡或比較安靜的場所,那麼旁邊的人就會聽到了。像在室外比較喧嘩的場地,是不用擔心聲音傳到路人耳朵裡的。
小衆,卻有大用
在體驗了幾天後,實話說,它并非一個使用場景很豐富的産品,多數時間它都待在眼鏡盒裡。
不過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件「電子垃圾」,買來就是積灰用的。在特定場景下,我暫時還沒找到比它更好的産品,來滿足特定的需求。
總結來說,它在以下幾類場景中使用,會讓你感覺如魚得水。
一是騎行。雖然我不是專業騎行愛好者,但我是一個重度共享單車用戶,幾乎每天上班都會掃碼騎車。我的騎行經驗告訴我,如果着急趕路,一定不能戴耳機,因為耳機播放音樂時,會遮蓋周圍環境的聲音,影響騎行安全。
我一般會在不着急趕路,也就是騎行速度較慢時才聽音樂。但過往的耳機總給我一種困擾,有線耳機與衣服或空氣摩擦産生的「聽診器效應」,簡直無法忍受。無線耳機如 AirPods,又擔心掉出來。降噪耳機帶來的風噪,也讓人懷疑聽的是音樂,還是風的呼嘯。
Bose 這款眼鏡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決耳機帶給我的困擾。當我在騎行時戴上它,既能聽得清音樂,也可以聽得到周圍環境聲,不會影響騎行安全。更重要的是,它風噪表現非常出色,日常騎行中如果不是狂風大作,你很難被風噪煩擾。
當然,它墨鏡的功能,也可以減少馬路上明亮的光線和眩光而導緻的眼睛疲勞。
第二個使用場景是室外跑步等運動。跑步時我們大概率會想要聽些音樂,來激起我們的運動熱情。和騎行同理,戴上這款眼鏡後,既能減少眼睛疲勞,也可以享受到開闊聲場下的音樂,抛棄傳統耳機帶來的種種煩惱。同時上文也提到,其鏡架設計會讓眼鏡牢固地貼在你的頭部,即便你在運動。
第三個使用場景是開車。墨鏡其實對于司機來說,是一種很棒的輔助工具。更清晰的視野會提升駕駛安全系數。當我開車的時候,我會希望導航的聲音小一些,不要打擾到車内的乘客。那麼這個眼鏡就會很好地滿足該需求。
以上三種場景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Bose 官網還給出了其他的使用場景,比如越野、登山等,對戶外運動愛好者的指向性非常強。
值得入手嗎?
在沒有了 AR 功能支持後,Bose 眼鏡還有「靈魂」嗎?說實在的,其 AR 功能此前就比較雞肋,有和沒有區别并不是很大,而且其 AR 應用在國内基本不能使用。所以如果你在糾結這一點,那麼大可寬心。
這款眼鏡你将它看做墨鏡 便攜式耳邊音響就可以,1999 元的價格是否值得入手?如果你有上述場景的使用需求,那麼 Bose 眼鏡将會給你帶來非常棒的體驗。反之,則不必購買。
其實 Bose 在這幾年發布的一些硬件産品,頗具小衆風格。比如主攻睡眠的遮噪耳塞 Sleepbuds,它隻能播放官方 App 中的助眠音樂,以适當的頻率播放,以抵消噪音。
再如可穿戴式揚聲器 Bose SoundWear,它介于音箱與耳機之間,聲音指向性強,不易吵到别人。又不像耳機一樣封閉,不給耳朵增添負擔。
▲Bose SoundWear
不過這兩者也比較小衆,反映到市場上就是沒有激起水花,但 Bose 的這種探索精神依然值得給予肯定,我們需要更多類似充滿想象力的設計,更多「乙之蜜糖」類的産品出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