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姑等”是一種十分美麗的鳥兒,學名叫斑鸠。他的腿細長細長的,身上的羽毛黑白相間,它的同樣細長的脖子上有着一顆小巧的頭顱随着輕捷的步幅而一伸一縮。
在西吉,人們都叫它“姑姑等”。因為它的叫聲好像就是“姑姑等......姑姑等......”,
這種鳥兒為啥叫“姑姑等”這樣的名字呢?這還得從一個流傳久遠的民間故事說起。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西吉有一個村子住着一戶姓張的家人,人們稱主人為張員外。張員外有個妹子,人們稱她為張姑。由于父母早亡,兄弟二人變相依為命。張員外除了種田外,還學了些法術,能夠呼風喚雨。由于張員外樂善好施,且有法術,每年開春他都設壇做法,喝令風神龍王給故鄉帶來風調雨順,所以故鄉連年豐收,因此人們對他尊進有加,尊稱他叫“張天師”。
後來張天師娶了一個賢惠的妻子,生了一子一女。至此,家裡有勤勞的妹子,賢惠的妻子,壯實的兒子,秀麗的女兒,外面又得到人們的尊敬,喜得張天師整天合不攏嘴。
日子一天天過去,張天師家也房廣屋闊,螺馬成群,越來越富有。他的一雙兒女,也一年年長大成人,他視若珍寶。他的女兒名叫巧巧。巧巧天生清秀,面若桃花,手若蔥白,體态輕盈,就像落滿了晨露的花骨朵一般,人見人愛。及至十四五歲的年紀,愛美之心更是勝了一籌。每天早晨,他都精心梳洗自己的一頭秀發。
張天師每到城裡辦事,他總是要給心愛的女兒買上最好的胭脂和華美的衣料。巧巧擦着父親買來的胭脂,穿着姑姑縫制的花衣裳,簡直美若天仙,喜上心頭。張姑勤勞,也很慈愛。有時上地幹活,她也帶上巧巧。到了地上,她幹活,巧巧便像花蝴蝶一樣在她身邊跑來跑去,引得她忘記了疲勞。
姑侄兩個親密無間,情深意笃,從沒鬧過别扭。卻說有一天張天師正閉門歇客,焚香修煉,忽見一白胡子老人來到他面前,告訴他由于他樂善好施,并且潛心練法,他已被玉帝批準升天為仙。自己是來接他的,他聽了極為欣喜。但想到自己升天為仙後,留下妻子兒女及妹子在人間,一家人不能團聚,便有些猶豫。白胡子老人看出了他的心思,就告訴他說,玉帝批準你們一家人都升天為仙,你還猶豫什麼呢?你現在就趕快告訴他們,讓她們趕快準備一下,然後馬上起程。
張天師便趕緊通知妻子兒女和妹子做好準備。很快,除了巧巧外,其他人都提着簡單的包袱集中到堂屋裡,正式拜見了白胡子老人,白胡子老人一點人頭,見差了巧巧,就催促張天師将巧巧趕快找來,于是張天師就急急來到女兒的閨房,隻見巧巧正對着鏡子鏡子精心地擦着胭脂,張天師催他,她卻說稍等等。張天師反身回到堂屋說了情況,于是大家耐心等待。等了一會,讓不見來,便派妻子前去摧。隻見巧巧剛擦完胭脂,不慌不忙的正梳着一頭秀發。母親摧她,她又說再稍等等,馬上就好。母親隻好返回禀報。可又等了一會,仍不見巧巧來,便又派張姑去摧。張姑摧她,她仍說再稍等等,馬上就好。張姑無奈,也隻好回去禀報。
這時白胡子老頭說,時辰已到,看來巧巧不想升天為仙了,就随她去吧。說罷就拿出一匹黃綾,讓大家坐上,要大家閉上眼睛。接着做起法術,口念真言,便覺得黃綾飛出了屋門。
張姑不忍侄女落下,于是大聲喊叫道:“巧巧快來,巧巧快來,我們要升天了。正在梳洗的巧巧,聽得姑姑喊叫,便急忙把木梳插在頭頂,抓起一件黑白相間的鬥篷披在身上追了出去。隻見黃綾上坐着父母,姑姑及哥哥正徐徐飄升。她急追過去,大聲連連喊道:“姑姑等,姑姑等,姑姑等......”但是怎麼也追不上,半空中傳來的是母親和姑姑的越來越小的哭聲。
白胡子老人看到姑姑侄女兩人感情難舍難分,便勸說道:“人各有命,不必傷懷。如今你們成了仙了,從此便可逍遙自在,雲遊四海。巧巧機緣不湊巧,不能一塊兒成仙,這也是天命。念在你們姑侄二人感情深厚的份上,為了他在人間不受勞累,我就點化她一下吧,也算成了半個仙人!”說罷,用手一指,隻見巧巧立刻變成了一直美麗可愛的鳥兒,木梳變成了頂冠,黑白相間的鬥篷變成了黑白相間的羽翅,她在人間大地上輕輕的飛來飛去,嘴裡不停的叫着姑姑等,姑姑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