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羅田怡 楊金祝
公共服務事關民生福祉,優質的服務能直接提升群衆的滿意度和幸福感,構建有溫度的公共服務保障體系,是不斷滿足人民群衆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
近日,四川省制定出台了《四川省基本公共服務标準(2021年版)》(以下簡稱《四川标準2021》)。《四川标準2021年》涵蓋了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七有”,以及優軍服務保障、文體服務保障“兩保障”,共9個方面、22類、83個服務項目。較國家标準80個服務項目,《四川标準2021》)還增加了義務教育免費提供作業本、民族自治地區普通高中免費提供教科書、計劃生育特殊家庭住院護理保險補貼3個服務項目。
1月2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成都舉行《四川省基本公共服務标準(2021年版)》新聞發布會,并邀請了省發改委、省教育廳、省民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文旅廳、省衛健委相關負責人對《四川标準2021》進行解讀。
持續向基層、困難群體傾斜
83項服務項目築起基本生活“安全網”
“四川省委、省政府一直把基本公共服務作為兜底性、基礎性民生保障。”四川省發展改革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陳凱表示,《四川标準2021年》主要涉及兩個方面基本保障。一方面是廣大人民群衆普遍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務項目,主要包括義務教育、城鄉醫療保險、城鄉養老保險等,保障人民群衆最基本的受教育、就醫、養老等權益。“這些服務項目是全社會發展的民生底線,必須由各級政府兜底保障。”
另一方面,則是聚焦老、幼、病、殘、困等社會弱勢群體的基本生存需要,對于這些特殊群體,政府在基本生存、居住、就醫、就業、就學等方面給予特殊保障,避免其陷入生存窘境,是全社會的道德和心理底線。“簡單來說,就是圍繞人民群衆基本生存和發展需求,築起了一張保障人民群衆基本生活的‘安全網’。”
不僅如此,四川的基本公共服務資源還持續向基層、農村、邊遠地區和困難群衆傾斜。實施民族地區教育和衛生十年行動計劃,“9 3”免費教育計劃惠及學生6.03萬人。實現“新農合”與城鎮居民醫保制度并軌運行,城鄉統一的居民醫保制度全面建立。
在《四川标準2021年》,四川還擴大了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生育保險、學前教育幼兒資助、農村學生營養膳食補助、普通高中免學雜費、中等職業教育國家助學金、中等職業教育免除學費、農村危房改造、殘疾人康複9個項目的服務對象範圍,提高了農村學生營養膳食補助、中等職業教育免除學費、計劃生育家庭特别扶助、觀賞電影4個項目的服務标準。
外賣小哥受傷或可領補償
四川将開展靈活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
本次發布的《四川标準2021年》中,與就業密切相關的服務事項多達12項,涉及到求職人員找工作、失業人員基本生活保障、快遞小哥等靈活就業人員權益維護等多個方面。
如何推進這些服務事項的落地實施?除了積極主動做好崗位對接以外,對于失業人員的生活保障,對符合申領失業保險金的參保人員,可通過“四川e就業”微信公衆号等線上平台,或者持本人居民身份證(社會保障卡)到最後參保地失業保險經辦機構申領失業保險金,保障失業期間的基本生活。領取金額為當地最低工資标準的 80%,其中樂山、甘孜、阿壩、涼山已脫貧摘帽的45個縣為當地最低工資标準的90%。
此外,針對近段時間社會的熱點話題,如何保障外賣小哥等靈活就業人員的合法權益,四川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熊義堋介紹,四川正按照國家統一部署,以出行、外賣、及時配送、同城貨運等行業的部分平台企業為重點,适時組織開展平台靈活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優先解決平台網約勞動者職業傷害保障問題。一旦外賣小哥等人員在工作中發生傷害事故,将會按照工傷保險相關規定得到相應補償。
子女3歲以前
父母每年可享受10天育兒假
四川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宋世貴介紹,此前四川修訂了《四川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全面取消了社會撫養費等制約措施,清理和廢止了相關的處罰決定,新增父母育兒假,子女在3周歲以下的夫妻,每年分别可以享受累計十天的假期。同時,特别新增父母“育兒假”,明确子女三周歲以下的夫妻,每年分别享受累計十天的育兒假,且育兒假視為出勤。
為了鼓勵“生三孩”,四川還将拿出具體舉措,重點保障“懷得上、孕得安、生得安”。
他表示,四川将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孕産婦健康管理、基本避孕服務等内容納入2021年版《四川省基本公共服務标準》,為計劃懷孕夫婦免費提供優勝健康教育、病史詢問、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風險評估、咨詢指導等孕前優生健康檢查服務,為孕産婦規範提供孕早期健康檢查、産後上門探視服務和健康指導等服務。
聚焦生育政策調整後高齡高危孕産婦比例增高給出生缺陷防治帶來的風險挑戰,四川将預防關口前移,加大出生缺陷的婚檢孕檢一級預防力度,擴面實施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
宋世貴介紹,下一步,四川将優化生育服務供給,加快推進省兒童醫學中心、省婦保院天府院區等項目建設,促進川渝地區婦幼健康優質資源共建共享,健全以圍産醫學和婦幼健康為特色的學科專科群,加大學科帶頭人和高素質人才培養力度,建設供需平衡、布局合理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服務體系。
四川已有公租房63.9萬套
共向38.4萬戶困難家庭發放租賃補貼6.1億元
住房問題是群衆特别關心的民生問題。四川在城鎮住房方面,特别是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困難問題上有哪些舉措?
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樊晟介紹,截至2021年底,四川已有公租房63.9萬套,其中政府投資公租房51萬餘套,在保對象是60.2萬戶。同時,四川加大了對公租房租賃補貼發放的力度,共向38.4萬戶困難家庭發放租賃補貼6.1億元,四川在全國率先将30多萬農民工等新市民群體納入了保障範圍。
樊晟說,除了雙困家庭之外,四川将公租房保障範圍還擴大到了環衛、公交、教育、醫護等群體,切實解決從事基本公共服務人員的住房困難問題。2021年保障環衛工人家庭3839戶,公交職工家庭2795戶,鄉村教師家庭12259戶,青年教師家庭18573戶,青年醫生家庭5633戶,退役軍人優撫家庭7538戶。
下一步,四川将圍繞城鎮區域和農村區域重點開展公租房應保盡保工作,進一步擴大向從事基本公共服務人員保障的力度。
“保障性租賃住房是我們‘十四五’工作的重點,2021年已經啟動了6個城市作為示範,已經籌集了6.34萬套(間)保障性租賃住房。2025年我們力争全省籌集34萬套(間),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提供住房保障。棚戶區改造已基本完成了集中連片改造,2022年還将實施部分零星棚戶區改造項目3.5萬套,同時對于農村地區的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我們将按照新的4 2類重點保障對象進行全面推進。”樊晟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