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晏幾道經典語言

晏幾道經典語言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1 02:36:37

導讀:怎麼理解:畢竟幾人真得鹿,不知終日夢為魚。看看大家怎麼說。

1、一.出處:

出自宋代黃庭堅《雜詩》:

此身天地一蘧廬,世事消磨綠鬓疏。畢竟幾人真得鹿,不知終日夢為魚。

二.鹿和魚的意象

理解這兩句詩,關鍵在于理解“鹿”和“魚”的意象。

鹿的意象。

《史記·淮陰侯列傳》說: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魏征《述懷》中說:中原還逐鹿,投筆事戎軒。

鹿為獵取的對象,比喻帝位,逐鹿意指喻群雄并起,争奪政權争奪天下。但是正如詩作者所言,豪傑并起,天隻有一塊,雄心勃勃那麼多人有幾個能如意呢?

周易《屯》卦六三說:即鹿無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

從凡人來講,不敢問鼎,但追求的東西同樣也何其的多。金錢地位美女愛情,高官厚祿榮華富貴,人生難得幾時消停。可是又有幾人能如意呢?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隻有金銀忘不了。終朝隻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隻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既然逐而難得甚至就不能得,聰明的君子見微知著就選擇放棄。可是有幾個又能做到呢?

晏幾道經典語言(畢竟幾人真得鹿)1

魚的意象。

魚,有豐收快樂的象征。《詩經》《魚麗》之詩,盛大的酒席,豐富的魚宴,表達了豐收的喜悅和快樂。年年有餘,幾乎全部用魚兒的形象來表達。

魚,也有愛情幸福婚姻的象征。雙魚配,魚水情深之類為人耳熟能詳。

魚,也是地位的象征。出有車,食有魚是地位和待遇的象征。

但是濠梁之辨似乎又告訴我們,人其實真的并不知道魚兒之樂啊。所謂的知道魚之樂,其實是詭辯。魚非能自入人的口食,撒網搬罾下罩安地籠,其實有百般辛苦而并不一定有所得。曾天追逐富足快樂、地位和幸福,可他們卻難得進入生活這張“網”啊。

三.詩意:

“此身天地一蘧廬,世事消磨綠鬓疏。畢竟幾人真得鹿,不知終日夢為魚。”

這一身啊,就像茫茫天地之中,一處驿站邊的小房子;房子裡邊雖然不斷有不同的人事進出往複發生,卻無一樣是房子自己的。紅塵煩嚣,歲月無數,很快磨光鬓角的毛發,人生卻并未有多少值得慶幸的事情留在自己的身體内。

晏幾道經典語言(畢竟幾人真得鹿)2

2、這兩句話出自宋代黃庭堅的《雜詩七首》。

黃庭堅: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時人評黃庭堅作詩“一字一句,必月鍛季煉,未嘗輕發”,而且注重用字,用字“要字字有來處”。蘇東坡評價說:魯直以平等觀作欹側字,以真實相出遊戲法,以磊落人書細碎事。

晏幾道經典語言(畢竟幾人真得鹿)3

黃庭堅的一生,曆盡滄桑,幾經政海波瀾,但從未登上高位執掌大權。他不苟附進,淡泊名利,批評時政,所以屢遭厄境。這首雜詩就是他淡泊名利,言懷抒志的一篇佳作。這首詩的意思是:天地猶如一間屋子身在其中,世間萬事勞心耗神頭發變少,世上有幾個人得到富貴呢?人們隻是活得像幻想中的自己罷了。

晏幾道經典語言(畢竟幾人真得鹿)4

畢竟幾人真得鹿化用了蕉鹿夢的典故,出自《列子·周穆王》。

鄭國有個砍柴人偶然打死了一頭鹿,怕别人知道,就把鹿藏在壕溝裡,并用蕉葉蓋上,卻忘記了自己藏在了什麼地方,一路自言自語,以為是自己做了一個夢。恰好被一個有心的路人聽到,經過仔細尋找,真的找到了砍柴人藏鹿的地方。路人回到家和妻子吹噓說:”事實和砍柴人的夢一樣啊!“妻子打趣說;”是你做夢夢見砍柴人得到了鹿吧?真有砍柴人存在嗎?現在得到了鹿,隻是你的美夢成真了吧。“路人說:”管它是别人的夢還是我的夢呢!既然美夢成真了,還是先美餐一頓再說吧。“

砍柴人回到家很不甘心,始終想不明白是真是夢。驚奇的是到了夜裡,不但夢到了藏鹿的地點,還夢到了鹿被路人盜走。第二天,按照夢的指使果然找到了那個路人,二人為了争奪鹿的歸屬,鬧到了官府,官員說:”砍柴人啊,你開始真的到了鹿,卻說是夢。後來又在夢中看到路人拿了鹿,妄然說這是真相。那路人真的拿了你的鹿,卻與你争鹿。可他的妻子卻說他隻是在夢中認為鹿是别人的,鹿實際不歸任何人所有。既然現今真的有一頭鹿,那麼你們平分了算啦!“

鄭國國君知道了這件事,感歎道;”唉!那官員也是在夢裡分鹿給他們吧!“又問國相,國相說;”是不是夢我也分辨不了,隻有黃帝和孔子能做到,現在這二人不在了,就姑且聽官員的論斷吧。“

因為鹿與“祿”諧音,而在中國,“祿”代表着錢财,所以人們經常把鹿作為富貴的象征。《史記·淮陰侯列傳》中寫道:“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逐鹿中原的意思就是群雄并起,争奪天下。

在這個故事中,這隻鹿最初由一人偶然得到,卻迅速輪轉到他人手中,又多次在人的夢中出現,連得到鹿的人都不知是否在做夢。寓意自古富貴不堅牢,雖讓人魂牽夢繞,始終不知自己是否身在夢中,是否夢醒後一無所有。

晏幾道經典語言(畢竟幾人真得鹿)5

3、這句詩出自宋代文人黃庭堅的《雜詩七首》,全詩為:

此身天地一蘧(音qu)廬,世事消磨綠鬓疏。畢竟幾人真得鹿,不知終日夢為魚。

黃庭堅的詩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讀懂難、賞析難、傳授難。這三個特點直接道明了黃庭堅的寫作風格:奪胎換骨、點鐵成金。

簡單來說,黃庭堅的詩詞極善用典,而且法度嚴謹,說理細密。

将黃庭堅的寫作風格代入到這首詩裡,不難發現這簡單的28個字裡,竟然包含了至少4個典故:蘧廬、綠鬓、真得鹿、夢為魚。

晏幾道經典語言(畢竟幾人真得鹿)6

蘧廬,就是旅店驿站。

綠鬓,就是青絲華發。

真得鹿,有人說是蕉鹿夢的典故,有人說是逐鹿天下的典故。

夢為魚,有人說是夢為魚而沒于淵的典故,有人說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典故。

真得鹿與夢為魚各有兩個典故,一一對應,具體在這首詩裡該采用哪一種,則需要聯系前兩句(前兩句的用典,争議不大)。

先來看看詩的前兩句:“此身天地一蘧廬,世事消磨綠鬓梳。”

祗樹翻譯: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了,世間之瑣事将青絲消磨成白發;這命運輪轉的身軀啊,就如同寄宿荒野的旅舍一般,來了無數過客,依舊破敗不堪。

通譯:這句軀體就如同天地間的一件旅舍;世間之事如同一把梳子,在這件旅舍裡,将青絲一天天的梳作白發。

從前兩句詩裡,細細品來,隻有一個意思:青絲易老、郁不得志。如此,黃庭堅的這首詩,則應表達對壯志未酬的遺憾。

黃庭堅自幼聰穎好學,6歲時便寫下:“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8歲時更是自信地寫道:“若問舊時黃庭堅,谪在人間今八年。”

小小年紀,可謂壯志在胸。

晏幾道經典語言(畢竟幾人真得鹿)7

21歲考中進士,更是青年得志。然而,在當了數年的縣官之後,黃庭堅開始擔任編修史書的文官,而且官職并未有什麼提升。

紹聖年間,黃庭堅因《神宗實錄》遭人陷害,被貶黔州,後又被貶到戎州。在此期間,黃庭堅的恩師蘇轼也因文遭貶,被貶到了海南島。

一系列的打擊,使得黃庭堅少年時期的壯志,如同綠鬓白發一般被消磨殆盡。這首《雜詩》,也正是出自這一時期(亦或靠後)。

如此一來,真得鹿便應該指的是逐鹿天下,夢為魚則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詩的後兩軍:“畢竟幾人真得鹿,不知終日夢為魚。”

晏幾道經典語言(畢竟幾人真得鹿)8

靈遁者國學智慧整理提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