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影像視界

影像視界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4 13:43:58

影像視界?新華社北京10月8日電 題:影像見證: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新華社中國照片檔案館典藏展現場側記,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影像視界?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影像視界(影像見證從站起來)1

影像視界

新華社北京10月8日電 題:影像見證: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新華社中國照片檔案館典藏展現場側記

新華社記者陳諾、姚竣譯

國慶期間,首都博物館方廳三層吸引了大批參觀者。從9月30日起,“國家相冊 緻敬曆史——新華社中國照片檔案館典藏展”正在這裡舉辦,近6萬名參觀者慕名而來。

記者3日在首都博物館門口看到,即使臨近閉館,排隊等候進館的隊伍依然很長。工作人員說,高峰期甚至要等候一個小時以上。短短3天,方廳三層展廳門口放置的兩疊厚厚的留言本已被寫滿:“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前人用生命換來的,要好好珍惜”,“浏覽過曆史的記憶,見識了祖國的成長、國人的成長,我更加熱愛這個國家”,“感謝這些記者留下的珍貴影像!緻敬!”……

繼系列微紀錄片“國家相冊”之後,這是新華社中國照片檔案館首次以展覽形式向公衆揭開神秘面紗。展覽從中國照片檔案館珍藏的1000多萬張曆史照片中,精選出百餘幅經典作品,用鮮活的影像呈現我們黨領導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曆程。

百年國史濃縮在一幅幅照片中,引發不少參觀者強烈共鳴。“這是趁着炮火照亮夜空的瞬間抓拍的。”在《夜攻單縣》照片前,一位滿頭白發的老人仔細地閱讀圖片說明,不時自言自語。這幅照片拍攝于1947年1月,解放軍戰士沖上高地的瞬間被鏡頭記錄下來。“9月30日我就來過一次,今天專程來再看一遍。”老人說,新華社記者不畏艱險,定格了曆史,這些照片值得細細體味。

來自安徽的女孩潘樂萌與一幅拍攝于1957年的芭蕾舞演出照片合影,并将最滿意的一張發到微信朋友圈。“戲比天大,不忘人民。我看到在新華社記者的鏡頭裡,這些精神在持續傳承。”她對記者說。

71歲的顧宏聲與一家老小來北京旅遊,他在一幅拍攝于1964年的照片前凝視許久。照片中,新疆于阗文工隊隊員正在翻越沙丘,到農村去演出。顧宏聲說,他17歲從上海遠赴新疆阿克蘇支邊,一呆就是18年,“常常跑了幾天幾夜見不到一個人,從沙丘那頭翻過來演出的文工團就是我們最親的朋友”。

在展覽出口處,記者與56歲的大學教師王月仙交流起來。被問及印象最深的作品,她将記者帶到一幅1977年高考考場的照片面前,一邊說一邊就紅了眼眶。她在照片中伏案答卷的考生上看到自己年輕時的影子。“恢複高考的第三年,我考中了當地的‘狀元’,我的母親非常自豪,每天都去榜單前大聲念我的名字。”她說,“如今我已經做了半輩子的教師,與教育結下不解之緣,這些照片就是我們濃縮的人生。”

28歲的李湘湘看着77級清華大學學生上課的照片,感慨光陰荏苒,“鏡頭下的年輕學生已經奔向祖國各行各業,新時代的我們務必隻争朝夕”。

剛上小學一年級的鄭以清在父母幫助下,一字一句朗讀圖片說明。在留言本上,他以漢字加拼音的方式,寫下了“我愛祖國”。

展館設置了專門區域,輪播精選的新華社“國家相冊”微紀錄片。長凳擠滿了,觀衆就席地而坐,很多人直到閉館都意猶未盡。不少參觀者告訴記者,此次展覽就是一本“迷你版”的《國家相冊》,記載着我們從哪裡走來,更告訴我們向何處去。“國家相冊”是新華社2016年基于中國照片檔案館館藏創辦的微紀錄片欄目,目前已播出100集,累計觀看量超過21億次。

這一展覽将持續至10月31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