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古代詩詞鑒賞六法

古代詩詞鑒賞六法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5-15 22:07:33

家在黔靈甲秀間。

五講詩有六義 : 風、雅、頌、賦、比、興。

近二千六百年前,孔子把商周時期的詩歌三千多首進行編輯(删述),删除鬼神淫俗類詩,編成《詩經》305篇。孔子用一句話總結叫“詩三百,思無邪。”那麼《詩經》怎樣構成,内容是什麼呢?語本《毛詩.大序》(古代一本詩歌理論著作)說“故詩有六義: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月興;五曰雅;六曰頌。”唐代孔穎達認為:“風雅頌者,詩篇之異體;賦比興者,詩文之異辭耳。大小不同,而得并為六義者,賦比興是詩之所用,風雅頌是詩的成形。…”唐朝之後,孔穎達的解釋被普遍采用。

一,風雅頌是三種詩歌形式

1,《風》:又稱《國風》,是各地收集來的民歌,計160篇,是《詩經》中最有價值和成就的部分。為什麼稱叫“風”呢?古代帝王為了解民情,專門派人收集民歌,稱之為“采風”,用“風”代表民歌。

例如《國風》第一篇“關睢”詩就是典型的民歌:

關睢關關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古代詩詞鑒賞六法(講解華夏古文化第五講)1

這首詩歌,情感自然,流露出男女愛戀之情,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

2,《雅》:在《詩經》中又分“大雅”31篇和“小雅”74篇。《雅》多數為公卿貴族所做,所以“雅”又稱為“正聲”。從内容看“大雅”為歌功頌德之作,“小雅”多為諷刺之聲。例如“大雅”首篇《文王》:

文王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有周不顯,帝命不時,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注:文王篇有七章。)

古代詩詞鑒賞六法(講解華夏古文化第五講)2

“文王”詩篇的内容,就是“敬天敬祖”的意思。

“小雅”首篇《鹿鳴》: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一章)

(注:鹿鳴有三章)

古代詩詞鑒賞六法(講解華夏古文化第五講)3

鹿鳴三章講述貴族宴會的盛況。每章分别以鹿食蘋,食蒿,食芩開頭,然後叙述宴會盛況,是起興手法。

3,“頌”:是祭祀和歌頌的樂曲,分為《周頌》31篇;《魯頌》4篇;《商頌》5篇。例如“周頌”首篇《昊天有成命》:

昊天有成命,二後受之。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於緝熙,單厥心,肆其靖之。(注:曲已失傳。)。

古代詩詞鑒賞六法(講解華夏古文化第五講)4

《昊天有成命》是祭祀天地的詩篇。

二,賦比興是三種詩歌表現手法

1,“賦”:“賦”就是叙述,即把事情或情感直接鋪陳叙述,這是最基本的表現手法。例如《詩經》中《邶風.擊鼓》篇:(節選)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這就是所謂“賦”,用直接鋪陳方式表達自己的感情。

2,“比”:“比”就是比喻。朱熹說:“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喻也有明喻暗喻之分。例如《鶴鳴》篇第二段:

鶴鳴于九臯,聲聞于天。魚在于渚,或潛在淵。樂彼之園,愛有樹檀,其下維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這一段詩用鶴,魚,石比喻賢人,希望冶國要用賢人。

3,“興”:是寫詩的重要手段叫“起興”。即用其它東西引出要說的内容。朱熹說:“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例如《桃夭》詩: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桃夭》以春天美麗桃花寫實,暗喻新娘美貌的同時,引起新郎成家喜悅心情的描述。

綜上所述,《詩經》中“風”保存了大量的勞動人民的口頭創作,具有濃厚的民歌特色;“雅”則是周朝直接統治區的音樂,描寫統治階級的生活;“頌”的内容多是歌頌周王朝祖先的“功德”,常在祭祀宗廟演出。

賦、比、興是後人對《詩經》表現手法的評論總結,也是最早的文學理論。實際上,《詩經》以後的文學作品,如楚辭,漢賦,唐詩,宋詞都用賦、比、興這三種表現手法。即使現在的文學作品,叙述,比喻,起興三種表現手法仍然無處不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