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90後”這個詞後面跟了越來越多和他們年齡不符的詞條:脫發、出家、養生甚至癡呆……如今該來的終于還是來了,這次後面跟的詞直奔人生終點——立遺囑。
3月28日,中華遺囑庫發布了一份白皮書,首次公布了中國年輕人(包括90後)的遺囑大數據……
不知道你們怎麼想的,我們看完産生了兩個疑問:90後也tm立遺囑了!?他們都囑托了啥?是多重要的東西要以“遺囑”如此莊重、正式的形式去規範?以及,“中華遺囑庫”是個什麼樣的存在?
很顯然,網友們的吐槽也印證了大家的疑問:
據白皮書數據顯示,在2019年中,中華遺囑庫保管的90後遺囑有169份,在三年間漲了2倍多。
這其中80%的90後已經有了自己的房産,雖然不少是父母買房挂名的,但其中依然不乏青年才俊,已經有了不少積蓄甚至成家立業。
大部分90後的遺囑還是比較正經——存款 房産
“立遺囑其實不是準備死了,也不是喪的極緻表現,就是怕哪天熬夜工作着,突然嗝了。因此财産的存在會給家人留下不少麻煩,好吧雖然不多……”
而由于年輕人的婚姻選擇更加多元化,未婚、再婚、離異的比例也比中老年人高很多。多元化導緻的不安全感,讓90後的遺囑中也出現了婚姻以及未來子女相關的部分。
90後離婚率高達51%,遠超前輩
也有不少人,還在背着花呗、信用卡或者各種貸款的“社畜期”,就立下了遺囑。當然,他們并沒有“立了個寂寞”。随着“虛拟财産”也開始納入遺囑,Q币、支付寶、遊戲賬号成了90後重點的安排對象。
“辛苦多年終于上了王者,我曾考慮過是留給開黑的兄弟還是孩子。想了想還是希望吾兒能繼承這份輝煌,哪怕我清楚在他手裡必會掉段…”
除了辛苦耕耘的各類遊戲賬号,社交賬号的繼承也讓90後們思索良久。20多年Q齡的靓号、以及QQ空間、人人網,在年輕人眼中都是如“個人傳記”般的回憶。
“隻要企鵝不倒,真希望我的QQ号能傳承下去,讓我孩子知道爸爸當年的哥們、暗戀的女生都是哪些,以及他爹當年也文青過……”有網友如此感歎。
千萬别質疑“中華遺囑庫”,雖然我們乍一聽也被唬了一下。但确實是有這麼個庫,而且來頭還不小。
不過,當我們馬不停蹄的趕到其官網後,還是被實實在在的震撼了一把。
官網的首頁有不少各大媒體的新聞報道,展現着中華遺囑庫的火爆。雖然标題讀起來有點詭異……
可能是環境氛圍所緻,在這兒逛着逛着,就漸漸地想立一份遺囑了……官網或許也看透了這一點,設立了非常醒目的線上預約遺囑入口。
當立遺囑都需要預約…
考慮到新媒體編輯的“易猝死”屬性,我們覺得立一份遺囑倒也不失為一種好選擇。雖然财産是負的,但手頭遺留的選題和未完成稿件正得很,夠耗後輩們半條命了。
于是
預約完成後,系統提示3個工作日内通知我們
遺憾的是,截止發稿日,尚未收到通知
預約之後,我們簡單的看了一下之後的流程。預約、排隊、取号……這些流程在外面吃過飯應該都很熟悉了,直到我們看到遺囑起草需要3000元,突然覺得遺囑也沒那麼重要了。
畢竟寫一篇稿都掙不了3000塊,寫一篇遺囑倒貼出去3000塊。怎麼想怎麼覺得還是寫稿好!
60歲以上即可享受免費服務,能不能活到那歲數還兩說
雖然立正式遺囑基本是沒戲了,但這并沒有使我們停下浏覽這個神奇網站的腳步。在一頓摸索後,我們發現了中華遺囑庫的“特色服務”。
這都是遺囑庫出于好心開設的便民服務/增值服務,但你仔細品……
譬如“幸福留顔”功能,是在你自己立遺囑時,拍下你的現場照片,記錄下這幸福的一刻,和你喜悅的心情。用遺囑庫官方的話來說,“這張照片将來很可能成為家人緬懷自己的重要載體。”
說白了就是(抱歉這麼說不太吉利),你未來得到一份遺囑後,還會收到逝者立遺囑時的現場照片。
由于擔心正式遺囑過于冰冷,無法準确傳達自己的真心關懷和叮囑,遺囑庫還設立了“幸福留言”功能。
把一些不需要法律約束的話,譬如家風家訓,或者誰吃蝦過敏,誰最愛吃桃……通過慢遞的方式留給家人,在自己去世後讓家人收到。
已經有了文字和圖片,怎麼能缺少視頻資料,遺囑庫還推出了一項增值業務——情感錄像。
網站是這樣介紹的:
“為您專業定制情感錄像,并在您指定的時間或身後傳遞給您指定的人,具有情感性、私密性、儀式感的特點,是圓滿個人心願,傳遞情感的最佳方式。 ”
此外,該服務還分為“公益型”、“高端型”、“尊貴型”三種。
第一種為免費,後兩種收費且服務逐漸升級,尊貴型甚至會有“國内外知名主持人、導演、制片人通過專業策劃、訪談、采集資料、特效、後期制作,為您的家族專門打造具有傳世功能、紀錄片級别的珍貴曆史資料。”
拍片流程也十分複雜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冠疫情期間,中華遺囑庫還推出了一項功能——微信遺囑。方便人們在家就可以立遺囑,據統計,一個月内已有上千人在微信上寫了遺囑。
工作人員介紹,清明節後“微信遺囑”的用戶數量暴增。清明節當天,有249人留下”微信遺囑“。而5日截至晚上8時,不到一天的時間,就有1427人留下“遺囑”。
有女兒就在疫情期間給媽媽在微信上寫下了遺囑:
“作為母女可以像朋友一樣相處,彼此有共同語言,我覺得自己真的很幸運。隻要是方向正确的事你從來不會阻攔我,愛你哦。順便說一句,我那些專輯、海報、各種周邊都是限量的,千萬别誤扔。”
出于對立囑人的保護,我們當然無法看到那些90後在中華遺囑庫立下的正式遺囑内容。
為了聽到年輕人真正的“心聲”,我們找了幾個90後的朋友,讓他們大膽給自己立了一份簡單的遺囑。好吧,雖然都不咋正經,但好歹能看出一點不一樣來……
小路
如果某天我不小心挂了,你們看看找個風景好點兒的地方,不用立碑,栽棵樹就行。最好隔一個月過來給我燒本當月的男人裝,有空的話天天來給我念公衆号也行,我不嫌煩。至于遺産,我給你們留的錢,應該夠打車一個來回的。
阿祈
如果可以,希望用冷凍氮分解的方式把自己變成一團“白雪”,這樣很環保。手機錄音裡有很多語音日記,如果覺得慎得慌可以删了,想我就偶爾聽一聽。假如科技發達了你們想做一個AI的我,可以去我的各種社交App采集數據,我是話唠,上面有我3萬多條狀态可以代表我的想法……
弟弟
兒子,爸爸的百度網盤都已經給你按年齡分好級了。一個年齡開啟一個文件夾,如果不遵守約定爸爸會托夢來用祖安話噴你。當然,可能十幾年後早已日新月異,爸爸給你準備的你已經瞧不上了。那就随你便吧,隻需要記得一點,要尊重你身邊的每一個好姑娘。
阿童
很慚愧,給你留下的不多。你應該都看到了,生前的錢很多都變成了這一牆的手辦和這幾百張遊戲盤,貼了标簽的遊戲,每一個都是你爹花了個上百個日夜呆過的世界,你不去體驗一番一定會遺憾的。哦忘了跟你說了,塞爾達裡有一匹馬的名字是你的小名,我當時天天抽着你馳騁海拉魯。别生氣!
90後開始立遺囑,除了反映出這一代人經受的生活和工作壓力與日俱增,也不難看出他們在面對死亡時更開放的态度。
你會發現,死亡當然很嚴肅,但你可以選擇用不那麼悲傷的目光看向它。而如何更釋然的面對死亡,或許可以試着,從簡單的想想身後事開始?
今夜互動話題
嗐!放輕松,試試立一個?
編輯=西施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