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園青菜成了精
出了城門往正東,一園青菜綠蔥蔥,
最近幾天沒人問,他們個個成了精。
綠頭蘿蔔稱大王,紅頭蘿蔔當娘娘,
隔壁蓮藕急了眼,一封戰書打進園。
豆芽兒跪倒來報信,胡蘿蔔挂帥去出征,
兩邊兄弟來叫陣,大呼小叫争輸赢。
小蔥端起銀杆槍,一個勁兒向前沖,
茄子一挺大肚皮,小蔥撞了個倒栽蔥。
韭菜使出兩刃鋒,呼啦呼啦上了陣,
黃瓜甩起掃堂腿,踢得韭菜往回奔。
蓮藕鬥得勁頭兒足,胡蘿蔔急得搬救兵。
歪嘴葫蘆放大炮,轟隆轟隆炮三聲,
打得大蒜裂了瓣,打得黃瓜上下青,
打得辣椒滿身紅,打得茄子一身紫,
打得豆腐尿黃水,打得涼粉戰兢兢。
藕王一看抵不過,一頭鑽進爛泥坑!
出了城門往正東,一園青菜綠蔥蔥。
賞析:原是流傳于北方的童謠,後經周翔做了部分改編,成為現在的模樣。
這首童謠有童話色彩,想象奇特,風趣幽默。
02.從前有座山
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
廟裡有個鍋,鍋裡有個盆兒,
盆裡有個碗兒,碗裡有個碟兒,
碟裡有個勺兒,勺裡有個豆兒,
我吃了,你饞了,我的故事講完了。
賞析:“從前……”是民間故事常用的開頭。這首兒歌用頂針的手法,層層推進,講了一個沒有故事的故事。
03.打醋買布
一個老頭他姓顧,
上街打醋又買布。
買了布,打了醋,
回頭看見鷹抓兔。
放下布,擱下醋,
上前去追鷹和兔。
飛了鷹,跑了兔,
打翻醋,醋濕布。
賞析:這首兒歌用了一系列動詞,場景充滿動作感和畫面感。
04.大月亮,二月亮
大月亮,二月亮,哥哥起來學木匠,
媽媽起來紮鞋底,嫂嫂起來蒸糯米,
娃娃聞到糯米香,打起鑼鼓接姑娘,
姑娘高,耍剪刀;姑娘矮,耍螃蟹,
螃蟹上了坡,姑娘還在河裡摸,
螃蟹上了坎,姑娘還在河裡喊,
螃蟹爬進屋,姑娘還在河裡哭。
賞析:這首童謠以前面幾個人的從容不迫,來反襯姑娘摸螃蟹的尴尬。
05.風來了,雨來了
風來了,雨來了,
和尚背了鼓來了,
哪裡藏?廟裡藏,
一藏藏了個小兒郎。
兒郎兒郎你看家,
鍋台有個大西瓜。
賞析:兒歌妙在朗朗上口,充滿童趣。
06.真稀奇
稀奇稀奇真稀奇,
螞蟻踩死大公雞,
爸爸睡在搖籃裡,
寶寶唱着搖籃曲。
賞析:這首兒歌引導孩子體驗換位思考。
07.老對
咱倆老對吧,上街買匹馬,
你騎騎,我騎騎,
馬賣了,買隻雞,
下蛋下你家,拉屎拉我家,
我上你家吃雞蛋,你來我家吃雞屎。
咱倆老對吧,上街買匹馬,
你騎騎,我騎騎,
馬賣了,買隻雞,
下蛋下我家,拉屎拉你家,
我在我家吃雞蛋,你在你家吃雞屎。
賞析:老對,是夥伴、搭檔的意思。這首童謠是惡作劇的玩笑話。
08.雨兒雨兒下
雨兒雨兒下,莊稼笑哈哈,
麥子長高了,麥粒拳頭大;
磨成面,用車拉,
烙個油餅車轱辘大。
賞析:這首兒歌用誇張的手法告訴孩子雨水對農業生産的重要性。
09.分家
弟兄仨,分家。
老大分的騾子馬,
老二分的莊田地,
老三沒啥分,
分個金頭大螞蚱。
賞析:在孩子的眼裡,大螞蚱比馬騾、田地有價值的多。
10.大白菜撲愣愣
大白菜撲愣愣,他爹叫他去買蔥,
買來蔥不會摘,他爹叫他去買柴,
買來柴不會燒,他爹叫他去買刀,
買來刀不會切,他爹叫他去買鐵,
買來鐵不會打,他爹叫他去買馬,
買來馬不會騎,他爹叫他去毛驢,
買來驢不會套,他爹叫他去買哨,
買來哨不會吹,吹他老頭一臉灰。
賞析:最後一句裡的“老頭”,在這裡是爹的另一種稱呼。
11.要殺雞
過年主人要殺雞。
雞說:小白雞,皮兒薄,殺俺不如殺個鵝。
鵝說:伸伸脖子二尺長,殺我不如殺隻羊。
羊說:擡起兩腿往前走,殺我不如殺隻狗。
狗說:每天到晚我看家,殺我不如殺匹馬。
馬說:背上鞍子有人騎,殺我不如殺頭驢。
驢說:每天磨那二鬥谷,殺我不如殺頭豬。
豬說:每天吃那三升糠,磨磨鋼刀見閻王。
賞析:用拟人手法告訴孩子家畜牲口的價值。
12.小叭狗
小叭狗,跑大路,大路窄,
喊大伯,大伯擱家織布袋;
喊奶奶,奶奶擱家擇韭菜;
喊大娘,大娘擱家擀面湯;
喊嬸子,嬸子擱家抹粉子;
喊大大,大大擱家種棉花;
喊媽媽,媽媽擱家喂鴨子;
喊小孩,小孩擱家拔蒜台;
喊小妮,小妮擱家殺小雞,
一個小雞沒殺死,
撲楞小妮一臉屎。
賞析:擱家,是在家的意思。小妮,指的是是小女孩、小丫頭。
13.拜月亮
月亮公公,月亮婆婆,
請你下來,吃個馍镆。
賞析:拜月祭月,是乞巧節(七夕)的風俗。
14.南邊過來個瘸子
南邊過來個瘸子,手裡拿着個茄子;
北邊過來個矬子,手裡拿着個鑿子;
瘸子要拿矬子手裡的鑿子,
矬子要吃瘸子手裡的茄子;
瘸子不給矬子茄子,
矬子也不給瘸子鑿子;
瘸子拿着茄子打矬子,
矬子拿着鑿子擋茄子;
瘸子的茄子磕飛了矬子的鑿子,
矬子的鑿子碰爛了瘸子的茄子。
賞析:童謠繞口令,可以鍛煉孩子吐字清晰。
15.下大雨,我不怕
下大雨,我不怕,
脫了小褲淋小褂!
下大雨,我不怕,
我和雲彩拉拉呱!
下大雨,我不怕,
我和龍王來打架!
賞析:拉呱,是說話聊天的意思。這首兒歌語氣歡快。
16.小小子兒
小小子兒,坐門墩兒,
哭哭啼啼要媳婦兒。
要媳婦兒,幹什麼?
點燈說話兒,吹燈作伴兒,
到明兒早晨,梳小辮兒。
賞析:這首兒歌是孩子不能完全理解的,但是從孩子嘴裡說出來,别有一番趣味。
17.帶弟弟
弟弟弟弟不要哭,
抽根麥杆做堂屋。
弟弟弟弟不要叫,
抽根麥杆做個哨。
賞析:過去一個家庭孩子多,大的帶小的,大的照顧小的很正常。獨生子對孩子成長是不利的。
18.小耗子
小耗子兒,上燈台,
偷油吃,下不來,
吱兒吱兒叫奶奶,
奶奶不肯來,
叽裡咕噜滾下來。
賞析:過去的油燈,今天的孩子不容易看到了。現在的孩子很早就進了幼兒園,和奶奶相處的時間也比過去的孩子少得多。
19.颠倒話
颠倒話,話颠倒,石榴樹,結花椒,
東西大路南北走,路上碰見人咬狗,
拎住狗頭砸磚頭,磚頭上去咬住手。
都來看都來看,白雞生個黑雞蛋,
都來瞧都來瞧,老鼠擒個大狸貓,
都來瞅都來瞅,兔子攆個老黃狗。
賞析:這種類型的童謠有助于培養孩子的智力。
20.張打鐵,李打鐵
張打鐵,李打鐵,打把剪刀送姐姐;
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去學打鐵。
打鐵打到正月正,正月十五玩花燈;
打鐵打到二月二,二月老鼠吹笛子兒;
打鐵打到三月三,三月喜鵲鬧牡丹;
打鐵打到四月四,一個銅錢四個字;
打鐵打到五月五,劃破龍船打破鼓;
打鐵打到六月六,六月蚊子吃人肉;
打鐵打到七月七,七月亡人讨飯吃;
打鐵打到八月八,八十公公彈棉花;
打鐵打到九月九,九月菊花家家有;
打鐵打到十月十,十字街頭賣梨子;
打鐵打到十一月,關起房門落大雪;
打鐵打到十二月,殺豬宰羊過大節。
賞析:這首童謠屬于知識類童謠,基本上把一年的民俗活動說了一遍。
謝謝您的閱讀
版權聲明:
圖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注重分享,版權歸原作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