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感謝愛心者的熱心捐贈

感謝愛心者的熱心捐贈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7:33:59

在陝西省安康市漢濱區有這樣一家夜店,每日深夜,店内通火燈明,賓客滿坐,熙來攘往,座無虛席。其中一位身穿白大褂的帥氣小夥格外顯眼,隻見他不停地穿梭在廚房與餐廳之間,洗菜、做菜、傳菜、跑腿、保潔忙得不亦樂乎,動作熟練,緊張有序。而在此就餐的客人,也都默默地遵守着店規,除輕微的交談聲和就餐聲外,四周一片寂靜。

開店的小夥叫陳鑫磊,今年36歲,是一位進城務工青年,家住漢濱區吉河鎮筒車村2組。1995年,陳鑫磊12歲時,45歲的父親突然因病去世,留下妻子兒女4人孤苦的生活。

“頂梁柱”沒有了,對這個本不富裕的農村家庭來說無疑是當頭一棒,雪上加霜。

為了減輕媽媽的負擔,陳鑫磊每日早上6點帶着弟妹下山求學,下午5點放學回家幫母親種莊稼,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在不久的将來改變現狀,敲開幸福的大門,過上真正的幸福生活。就這樣,他們在艱難中度過了三年。

1998年,由于家裡實在是交不起學費,更無法同時滿足三個孩子上學,陳鑫磊萬般無奈之下,不得不含淚辍學,背起行囊随姨夫一起遠赴石家莊打工求生,搬磚、拉沙、扛水泥……什麼活苦就幹什麼,什麼活累就做什麼。但由于年紀小無經驗,無論再怎麼努力,每月的薪水也始終無法超越400元大關,甚至連自己的肚子都填不飽。

感謝愛心者的熱心捐贈(愛心事業不間斷)1

“那時候,很多人為了生存都咬緊牙關拼命的堅持。而我除了養活自己外,每月還必須按時準點給家裡彙錢。不然,家裡更加困難。”陳鑫磊說。2000年,或許正因為陳鑫磊的堅持和努力,他被一位出差的滄州老闆看中技工,負責金屬表面處理,讓他從點滴入手,從學徒做起。2001年,他晉升為公司管理人員,月薪由不足400元,一下子增長到10000餘元。

“小夥子外剛内柔,具慈悲心懷。本質上,不僅懂得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而且對弟妹及親朋好友關愛有加。生活上,不拘小節,樂于助人,舍得付出,不求回報。工作上,愛學習勤思考,恪盡職守,敢于擔當,是一位難得的好青年。”一位曾經的工友介紹說。

收入增加了,如何開支又是陳鑫磊時常思考的問題。于是,在經過詳細規劃後,陳鑫磊決定把月薪的一半交給母親,剩下一半的80%存起來,另外20%自己生活開支。這樣,既緩解了家庭經濟壓力,又能保證弟妹上學,同時還能儲備後續力量。

感謝愛心者的熱心捐贈(愛心事業不間斷)2

“俗話說:農村的孩子早當家,這話不假。特别是對我來說,在經曆貧窮、辛酸之後,能在短時間内得到老闆的賞識、謀求到高薪崗位已很不容易,所以我很珍惜、很滿足、很幸福。再說,自古英雄多磨練,人年輕多吃點苦受點累沒啥,至少也是對自己人生的一種曆練。”陳鑫磊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然而,世事難料,正當陳鑫磊在事業上如日中天之時,2012年下半年,年僅27歲的妹妹又因病去世,母親得知這個消息後病倒了,整日以淚洗面,神情恍惚。為了撐起這個家,陳鑫磊強打起精神,一邊安慰母親,送醫看病;一邊夜以繼日地忘我工作。

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陳鑫磊的不懈努力下,2013年,時值30歲的他意外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一場戀愛。一位在同城打工的漢中姑娘袁靜走進了他的生活,并在經曆一年多的自由戀愛後,于2014年10月步入婚姻殿堂,開始了他們的浪漫之旅。

然而,由于弟弟在外成家,無人照顧母親,久而久之,母親積勞成疾,多病纏身,孤苦伶仃。每每想到此,陳鑫磊雙眼無數次飽含淚水,時而偷偷地眺望遠方的家鄉。2015年,經與妻子商議,陳鑫磊決定辭去高薪返鄉創業。

回到闊别多年的家鄉,陳鑫磊一頭霧水。随着經濟的不斷發展變化,家鄉已非昨日,四處高樓林立,車水馬龍,交通、電力、通信、文化、教育、餐飲、旅遊、信息等都十分發達,創業項目究竟如何選擇,這是他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2015年5月,在一次同學聚會上,陳鑫磊聽說做快餐是一個短平快的項目,投資少、回報快。于是,他籌資20餘萬元加盟快餐,同時租房把母親接到身邊,拜同學王發軍為師,學習餐飲技藝。誰知,由于缺乏經營理念,不到一年時間,投入的20萬餘元幾乎全部打了水漂。2017年,為力挽狂瀾,陳鑫磊又在朋友的幫助下,做起了夜市,但最終以慘敗收場。

感謝愛心者的熱心捐贈(愛心事業不間斷)3

陳鑫磊是一個敢于挑戰、敢于拼搏的年輕人。2018年8月,在總結前兩次失敗經驗教訓基礎上,他決定搭借漢江旅遊文化的東風,以打造漢江野生魚美食為龍頭,以當地美食“紙上烤魚”烹饪為核心,開一家24小時不打烊的夜店,一人一店一車一廚一勺,買菜、洗菜、切菜、做菜、傳菜、送餐等均由他一人完成,并一夜走紅,成為當地和外來遊客的必選美食。

“紙上烤魚”使用的主要食材是1.5公斤左右的瀛湖茴魚和黑魚兩種,這兩種魚均屬于安康本地特有的淡水魚,無鱗刺少,肉質細嫩,口味正宗,滑溜順口。為保證顧客吃到鮮活的魚,他每日必須親自騎車前往瀛湖挑選購買,每次最多購買10條,然後放入家中的魚缸臨時喂養,等待食客點餐。

感謝愛心者的熱心捐贈(愛心事業不間斷)4

“紙上烤魚”的制作方法其實很簡單,洗淨後用專用烹饪油紙包裹,輔以蔥姜蒜及秘制烤魚佐料腌制半小時,再經40分鐘高溫烹饪後即可食用。“目前,前來品嘗最多的人是回頭客。一部分工作忙或不願意到店内品嘗的人,都是通過網絡點餐。為了滿足食客的需求,我從烹饪到送貨,24小時不打烊。”

陳鑫磊說,為了讓顧客品嘗更多的美食,除了做紙上烤魚外,他又相繼推出了地道的農家菜,以安康本土農家食材和野菜為主,烹饪加工一些特色菜品,更大程度上滿足食客的需求。由于夜店人手有限,故每日僅限三桌。“開夜店其實很累,不僅失去了生活規律,而且很多時候分不清白天、黑夜,但我們苦中也有樂。”

陳鑫磊是一位愛管“閑事”的人。2018年夏季,陳鑫磊因購買食材需要,與打工緻殘的貧困戶王見霞相識。自此,他便成了王見霞家裡的常客。時而帶着禮品去看望她的孩子,時而去幫助做家務,時而帶着公益人士去幫她賣農特産品等。

“每次他來的時候,我的幾個孩子就說,今天又可以改善生活了。”王見霞家住漢濱區縣河鎮牛嶺村10組,2012年在一處工地打工時不幸受傷緻殘。為了支撐這個家,丈夫不得不早出晚歸,外出打工掙錢養家。

與陳鑫磊相識後,二人分工明确,王見霞負責種養,陳鑫磊負責通過微信及朋友圈出售,讓她不出門便可實現農特産品變現。“他每年至少要來我家三四次以上,來時不僅帶的有禮物,而且到了還主動做家務,真的是太感謝他了。”王見霞說。

也就是從那時開始,陳鑫磊愛上了公益,并在公益的路上越走越遠。2018年的一天,一位曾在夜店吃過飯素不相識的客人,半夜在酒店突然生病給他打電話求助,他二話沒說,騎上摩托車就去藥店買藥送了過去……這樣的事情陳鑫磊不知道做了多少回。

如今,陳鑫磊與妻子商議,他負責在家經營夜店,照顧母親和孩子上學,妻子袁靜依然回河北的公司上班,内外兼收。當問及今後的人生規劃時,陳鑫磊腼腆的說:“希望通過幾年的努力,能再開一個分店,在城裡買一套房,改善下居住環境,結束夫妻兩地分居的生活,讓母親安度晚年。”(文/圖 趙華斌)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