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營銷框架講解

營銷框架講解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23:22:16

編輯導語:業務場景指的是,企業和商家需要在用戶某個特定的環節中,适時提供給消費者可能需要的以及關聯的産品或服務。換句話來說,業務場景是商家和消費者,是企業和客戶,是平台商和供應商之間的連接器。本篇文章對業務場景展開了一系列的講述,一起來看看吧。

營銷框架講解(回歸到營銷理論)1

在與有經驗的數據分析師交流的過程中,經常看到「業務場景」這個概念:脫離業務場景的分析是紙上談兵,無法落地

既然業務場景這麼重要,這内容就來聊聊業務場景。

一、業務場景的必要性

數據分析新人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

  • 學習數據分析中用戶分析的AARRR海盜模型,入職後拿到天貓系的電商公司裡,根本用不上,因為沒有數據。
  • 幫業務做數據分析時,最終給出的建議,業務說做不了。

這些都是因為分析脫離業務場景的表現

反過來說,有了業務場景能幫我們解決什麼問題:

  • 結合業務場景,幫助完善數據邏輯,包括數據清洗、特征工程等
  • 構建分析框架,要做什麼分析,哪些分析不需要,這些都取決于業務場景
  • 限制在特定的業務場景下,可以給出更落地的業務建議
二、什麼是業務場景

既然它這麼重要,那到底什麼是業務場景?

1. 業務場景模型

企業的業務分工都是圍繞着營銷而展開,所以讨論業務場景可以回溯到營銷理論的發展:早在在1960年,傑瑞·麥卡錫教授在其書《營銷學》中提出4P理論,是最為經典的營銷框架。

4P理論關注産品,“産品為王”的年代,似乎隻要做好産品、定價、鋪貨和促銷,生意就能大賣。

時間來到1993年,美國營銷專家勞特朋教授提出4C理論,認為在物質極度豐富的當下,企業營銷應該以“用戶為王”,隻有透視顧客的需求、成本,為顧客提供便利以及保持溝通,才能讓品牌受到市場青睐。

這個階段,企業一直讨論如何進行人貨匹配,STP 4P 做市場細分的本質也是在不斷劃分人群,搶奪不同細分人群的用戶心智。

随後,互聯網,尤其是随着4G技術席卷而來的移動互聯網,重塑了傳統社交的時空格局。此時,對産品的需求是動态的。

因此,營銷屆引入了“場景”的概念,認為“特殊情況特殊分析”,用戶和産品之間需要通過場景來連接。

比如平時不會去買昂貴茶葉的人,可能在升職評選的時候會咬咬牙買來送領導; 比如和塑料閨蜜出遊,會臨時買凸顯個性的飾品等等。

由前面營銷理論的發展,我們可以分辨出營銷的核心要素:用戶、産品、場景,這也就是我們要提出的業務場景模型

營銷框架講解(回歸到營銷理論)2

業務場景 = 用戶 × 産品 × 場景

(1)産品

借助4P理論,我們可以有一個簡單的分析框架:産品力(Product) , 定價策略(Price),銷售渠道(Place),營銷概念(Promotion) 幫助我們建立對産品的全面認知。

注意,這裡的産品不僅僅是一個實體(比如鼠标、天氣app等),還應該包括它的服務,也就是說這裡是“大産品”的概念:為用戶提供的一整套解決方案。

(2)用戶

針對用戶的4C理論 Customer(關注顧客價值), Cost(關注顧客廣義的購買成本), Convenience(考慮顧客的便利性), Communication(尋求與顧客的積極溝通)能幫助品牌時刻圍繞用戶創造價值。

營銷專家特勞特的《定位》開啟了對用戶進行細分的研究先河,現在的用戶運營部門,或者會員管理部門的精細化運營,實際上都是在不斷地做用戶分層(細分)。

(3)場景

個人感覺與數據分析師朋友的日常交流中,在業務場景這塊主要是圍繞着用戶和産品的讨論,因此本文有比較大的篇幅具體讨論「場景」。

場景的重要性:

産品,從廣義上來說,不再是一個靜态的概念,而是用戶願意為一個具體場景下的方案買單,這就是場景賦予産品的意義,同時,從這個角度上看,場景也更能配合大産品的概念(實體及其配套服務)。

目前,阿裡商業帝國的布局都是圍繞着場景而展開的:

  • 電商場景:淘寶、天貓、特淘
  • 出行場景:滴滴、高德
  • 支付場景:支付寶、花呗
  • 醫療場景:阿裡健康

由此,可以借助《場景革命》作者吳聲的一句話來說明場景的重要性:産品解決一個問題,場景持續解決問題。

營銷框架講解(回歸到營銷理論)3

怎麼理解呢?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當下,場景起的作用不僅是連接用戶和産品,從消費者行為模式AISAS來看,用戶的注意、興趣、搜索、購買、分享鍊路都是在特定場景下進行的。

什麼是場景?

OK,既然場景這麼重要,接下來就重點剖一下它的定義。

營銷框架講解(回歸到營銷理論)4

回歸到用戶使用産品的底層邏輯是用戶先有一個目标,或者說是任務,然後ta在實現目标的過程(環境)中,存在一些痛點,需要使用某款産品來幫助達成目标。

這裡的目标 環境 痛點,就是場景

比如餅幹哥哥在深圳工作(用戶),下周國慶放七天假(環境),打算回家探望母親(目标),但是家鄉沒有高鐵站,坐大巴又不舒服,直接打車回去又太貴(痛點),所以提前使用滴滴預約順風車(産品)。

這裡假期返鄉及對費用敏感的場景把滴滴的産品(順風車)和用戶(城市工作的人群)連接在了一起。

比如對珠寶首飾企業來說,情人節(環境|時間)是一個重要節點,男生想買首飾送給女生(目标),但不知道怎麼選(痛點),此時某公司推出售後7天免費換新的政策來促銷(大産品)。

這案例中,該公司根據情人節的典型場景,設計了新玩法幫助促銷産品。

對場景有大概的印象後,接下來,我們把場景拆開來看看各要素的概念。

目标:目标是利用場景營銷的出發點,但這裡的目标不僅是具體的任務,還包括内在的需求,比如社交需求:分享好物給閨蜜,這也就是常見的AARRR海盜模型裡的Refer自傳播場景;也可以從馬斯諾需求理論來理解用戶的不同行為起點。

營銷框架講解(回歸到營銷理論)5

痛點:用戶在實現目标的過程中,一定是遇到了某種痛點,因為隻有這樣,用戶對我們産品的需求成立。

環境:環境在這裡是最大的變量,這也是為什麼有這麼多不同細分場景給不同産品落地的原因。

  • 不同的時間在周期性強的領域最為顯著,比如電商中不同的節日;
  • 基于地點的場景衍生出了攜程、12306等産品需求;
  • 不同狀态主要表達在不同條件,比如我們看B站的時候,有WIFI時視頻順暢播放,而無WIFI時畫面就切到是否使用移動流量觀看視頻的提醒,連流量都沒有的時候就切到了斷開連接的畫面,這就是因不同網絡狀态産生的不同場景。

當然,環境的組成不止時空和狀态。

如何使用場景?

介紹完什麼是場景,來看看在實際中它是如何被應用的?

利用場景分析用戶:

營銷框架講解(回歸到營銷理論)6

營銷領域中,場景營銷已經成為品牌營銷中的熱點,比如RIO雞尾酒借助“空巢青年”的場景,微醺獨飲,打造“一個人的小酒”概念,赢得年輕人市場青睐,相關話題更是在微博收獲上億閱讀量;

營銷框架講解(回歸到營銷理論)7

比如加多寶的廣告展示的是吃麻辣火鍋的場景,配上“怕上火,喝加多寶”的廣告語,占據用戶恐懼上火的心智。

從用戶消費鍊路來看,可以分為決策場景、購買場景、使用場景、分享場景。

決策場景:什麼影響用戶的決策?阿裡利用心智模型洞察用戶,推出美妝行業的JCGP落地方法論,幫助商家在雙十一拉新獲客。

購買場景:珠寶行業的周大福在全國推出不同風格“主題體驗店”,比如位于北京的“傳”空間體驗店一改傳統珠寶門店的設計風格,在牆面上繪制了北海的春日海棠、夏季荷花、白塔龍船等紫禁城記憶元素;在店面陳列上也打破傳統的“櫃内櫃外、你說我聽”的銷售模式,改成了“旋轉展台”。這些動作都是在為顧客構建一個與品牌印記相符的沉浸式購物場景。

使用場景:用戶是在什麼場景下使用你的産品?比如杜蕾斯通常會在特定節日(如情人節、七夕等)氛圍下,強化它的網絡營銷活動,因為這是它的典型使用場景之一。

分享場景:用戶的分享動機大多基于社交需求,洞察用戶之間的社交關系,可以更好幫助理解分享場景,進而形成刺激用戶分享的策略。比如“社交貨币”理論,就是對用戶分享心理的提煉,而此前風靡朋友圈的網易榮格測試H5就是一個強社交貨币屬性刺激用戶分享的典型案例。

利用場景幫助設計産品:

産品從需求、到設計、到落地,每一步的邏輯要成立都需要場景的支撐,按此流程可以把場景分為用戶需求場景、用戶使用場景、産品商業化場景。

用戶需求場景:用戶與産品之間要能聯系起來,需要的不止是用戶“需求”或者癢點,而是要深挖用戶的痛點。

比如出國留學的場景,學生的目标是要到海外求學,所以需要學英語,但這不是痛點,還需要深挖:學生在國内沒有語言環境,學的是“啞巴英語”,所以“沒有使用英語的場景來培養語感”或許才是痛點,針對該點設計的hellotalk主打“語言交換”,與國外想學習中文的朋友用對方的語言社交。

用戶使用場景:在設計産品的過程中,很需要回歸到用戶的使用場景,盡量讓用戶保持一個良好的使用體驗。

  • 時間場景:比如f.lux是一款過濾藍光的軟件,它可以随日出、到日中、到日落的時間變化,調整電腦屏幕的色度和亮度,讓用戶眼睛達到一個最舒服的狀态。
  • 地點場景:比如攜程、12306等APP就是基于地理場景的應用,幫助用戶解決出行痛點。
  • 狀态場景:在産品設計階段要充分考慮各種條件在不同狀态下的變化,比如前文提及的B站在不同網絡狀态下的頁面變化。
  • ……

産品商業化場景:産品商業化主要通過增值産品發散和現有路徑阻斷實現(參考每日一問複盤)。

從場景的角度來理解:場景 = 目标 環境 痛點,簡單來說增值産品發散就是滿足用戶的痛點,而現有路徑阻斷則是在用戶達成目标的路徑上下功夫。

比如百度網盤的常規操作——限速,就是在用戶想要文件(目标)的路徑上阻斷;而它推出增值産品“一刻相冊”,則是通過滿足用戶更多(存儲圖片視頻)的痛點來提高收入。

三、業務場景如何落地應用?

前面我們花了大篇幅讨論用戶、産品、場景,回過頭來看,什麼是業務場景?

可以理解為不同的職能部門,圍繞着産品,圍繞着用戶的分工。

比如互聯網行業:

  • 産品經理設計産品,技術開發、上線産品
  • 用戶運營基于AARRR模型來做用戶的獲取、激活、留存、促轉及分享;
  • 運營根據不同的節點、場景設計活動、策略;
  • 廣告部門根據人群、産品做新媒體投放、貼片廣告等。

比如電商行業:

  • 用戶運營基于AIPL×FAST模型來做用戶認識、興趣、購買、忠誠階段的轉化;
  • 平台運營在618、雙十一、聖誕節等節點策略促銷活動;
  • 投放部門利用數據銀行圈選渠道人群,利用達摩盤對單品進行廣告推廣。

這些就是實際落地中的業務場景。

在零售/電商中,「人貨場」就是業務場景模型的落地形态。

本文由 @餅幹哥哥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