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肝脾腎怎麼補

肝脾腎怎麼補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9 16:01:48

肝脾腎怎麼補?【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内經》系列-精華篇-之三百五十六(更多精彩内容持續更新中……)】,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肝脾腎怎麼補?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肝脾腎怎麼補(肝脾腎到底哪個最重要)1

肝脾腎怎麼補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内經》系列-精華篇-之三百五十六。(更多精彩内容持續更新中……)】

“是故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摶而勿沈,名曰一陰。陰陽(雩重)(雩重),積傳為一周,氣裏形表而為相成也。”——《黃帝內經•陰陽離合論》

(接前文)我們先看第一種,“太陰為開,厥陰為合,少陰為樞”,跟前面的“太陽為開,陽明為阖,少陽為樞”正好是相應的。三陰經的開阖樞是怎麼排布的?為什麼這麼排布呢?跟前面也是一一對應的。我們先看張景嶽的認識。張景嶽在《類經》裡邊注解為∶“太陰為開,居陰分之表也,厥陰為阖,居陰分之裡也,少陰為樞,居陰分之中也。開者主出,阖者主入,樞者主出入之間”。(今日頭條@中醫彭鑫博士)這是從表裡來注解,開者主出,阖者主入,樞者主出入之間,就像門軸一樣,所以樞就是門軸,從表裡,一個表,一個裡,一個開,一個阖這樣來注解。馬莳在《素問注證發微》裡面注解為∶“然太陰者,三陰也,為陰之外,其義為開;厥陰者,一陰也,為陰之盡,其為阖;少陰者,二陰也,為陰之中,其為樞,非樞則無所主,非阖則無所入,非開則無所出,誠離之不能無阖也。”

《注證發微》跟前面三陽經是一模一樣,也是“非樞則無所主,非阖則無所入,非開則無所出,誠離之不能無阖也”,“離之不能無阖”什麼意思?就是三者離開雖然有分别,各有所主,但是他三個也是合一的,是分不開的,就像我們的手,手心離不開手背,手背離不開手心。你說不要手心隻要手背可能嗎?不可能,這就是一體兩面。就像地球,天天在自轉,自轉一周就形成了晝夜,我們住在北京,這些地方隻要白天不要黑天可以嗎?不行。隻要黑天不要白天行不行?也不行。他兩個是合在一起的,但是他們兩個又截然不同,一個白天一個黑夜。就像陰陽一樣,不光有陰不行,叫做孤陰不長,光有陽也不行,叫做獨陽不生,所以有陰有陽,陰陽和合才能成為一個完整的生命。所以《注證發微》是從一二三陰進行了一個次第的注解。

《素問吳注·卷二》裡邊是這麼說的∶“太陰居中,敷布陰氣謂之開;厥陰謂之盡陰,受納絕陰之氣謂之阖也。少陰為腎,精氣充滿,則脾職其開,肝職其阖,腎氣不充,則開阖失常,是少陰為樞紐也”。這塊是從髒腑功能的角度來論述,太陰是太陰脾經,指的是陰氣之為開,脾司開合,它的功能就是開,你像我們的飲食,所有的東西吃進來脾把它張開,才能吸收,還主運化,脾胃為後天之本,水谷精微需要在此運化,氣血生化也是由此來消化吸收,運化到全身這就是脾職其開。

肝職其阖,肝藏血,主疏洩,肝氣是收藏的。他倆要想好怎麼辦?腎氣必須要充足,腎氣要精氣充滿,腎氣要是不充足,則開合失常,所以少陰是樞紐。從臨床上來看也确實是這樣,如果腎氣不足的話,患者不僅是脾胃有問題,我們以前也講過,就是如果是腎陽不足,陽氣不能腐熟,命門之火衰了之後脾陽也跟着衰,就不能腐熟水谷,就會出現完谷不化,脾胃虛弱這種情況。

腎精是肝氣的來源,腎水要是不足肝血就得不到滋養,這叫肝腎同源。腎水不足,水生木,水就是腎,腎水要是不足,水不能滋養肝木,就相當于一棵大樹底下沒有水,大樹就萎縮了,就沒有生命力了。腎陰要是不足,肝氣肝陰肝血都弱,就會出現肝腎不足的表現。所以脾和肝中間誰來做調整呢?就是腎氣,所以少陰為樞鈕,就是腎氣是他二者之間的樞紐。

很多人說,彭博士你講了半天,肝脾腎到底哪個最重要?其實要是從重要程度上來講這三個都很重要,但是非要你選一個,我認為最關鍵最根本的還是腎。腎氣要是足了之後,脾氣跟着就足,肝氣跟着就充養。但你要是從治療角度來講,就不是這個次第了,要從治療來講,你直接補腎往往補不進去,得先調脾胃,脾胃好了之後再補腎再養肝就容易進行了,所以我們要是從生理功能上來講,腎氣更加重要。但從治療的次第來講先調脾胃,這就是我個人的臨床經驗供大家來參考,這就是我們在臨床上的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張景嶽是一個臨床大家,他不僅是理論研究的非常的深入,而且他的一些治療方法也非常的獨到,很全面,寫了一本書叫《景嶽全書》,要是感興趣的話,大家可以買來看一看。《景嶽全書》裡邊内容重點講的就是内科的治療方法。不僅有内科,還有傷寒,還有外感性疾病。後人為什麼重視《景嶽全書》呢?就是因為現代《中醫内科學》裡邊有大量的中藥方劑,還有治療内科疾病的方法,都是脫胎于《景嶽全書》。

我們要是學過《中醫内科學》的人就知道,《中醫内科學》有一版、二版、三版,一直到現在的十三五規劃教材。一版、二版的教材裡邊最主要的一個參考的書籍就是張景嶽的《景嶽全書》。就像我們現在的《中醫基礎理論》,剛建國的時候沒有這本書,一開始的一版、二版教材都是參考着李中梓寫的《内經知要》來編寫的,我們現在的教材都是以古書作為基礎,在基礎之上進行豐富和補充,然後與時俱進。與時俱進這詞特别好,就是與時代共同進步,中醫學也要這樣與時俱進,與時俱進的把裡邊的内容進行豐富和優化,更加适合現代患者們得的疾病的疾病譜,這其實就是追本溯源,《中醫内科學》能溯源到《景嶽全書》上去。這就是講的“太陰為開,厥陰為阖,少陰為樞。”(未完待續)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内經》系列-精華篇-之三百五十六。(更多精彩内容持續更新中……)

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知識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藥物、藥方、針灸以及其他各種治療和養生方法,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切勿自行應用。如因不當使用所産生的問題,概不負責。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為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引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關法律權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