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豪放派詞人的蘇轼,為了悼念亡妻,曾寫下最深情的一首詞。他寫的這首江城子,開創了以詞描寫悼亡的先例。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為什麼僅讀開篇的這兩句,就會讓人落淚呢?因為情真,所以感人。
那是1075年,當時三十八歲的蘇轼,來到密州。這一年正月二十的晚上,蘇轼夢見已去世十年的妻子。夢見她容顔依舊,神态安然,臉上帶着微笑,安靜地坐在窗前梳妝。等蘇轼從夢中醒來,傷心不已,于是寫下這首令天下人感動的悼亡詞。
從古至今,很多詩人都寫過悼亡詩,為紀念妻子韋叢,元稹寫過很多經典名篇。比如,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把這份真情寫得刻骨銘心,感人肺腑。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則寫出了元稹對于妻子早逝的無奈和歎息。
我們再來看蘇轼的這首詞,飽含真情,回憶裡的點滴滴滴,想象中的樁樁件件,夢境裡的一颦一笑,真實與幻相交織在一起,讓思念的人更加肝腸寸斷。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蘇轼 〔宋代〕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鬓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詞的上片,詩人用飽含真情的語言,寫出生死離别十年後,自己難以訴說的思念,催人淚下。“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一句感歎,把生死相隔,永遠不能再見的遺憾和無奈,刻畫得入木三分,真切感人。若非親身經曆,怎會有如此深刻的體會?
時間并不能淡忘所有的記憶。人亡物在,往日的點點滴滴,曆曆在目,如在眼前。雖然努力讓自己不去回想,但又怎能忘懷呢?那些同甘共苦的日子,一直在詩人的記憶深處,拂之不去。
“不思量”與“自難忘”的對比,更加真實地反映了詩人此刻的心情。要知道,十年忌辰,是很重要的日子。所有那些觸動人心的往事,一下子浮入腦海。詩人強迫自己關閉的情感之門,瞬間打開,再也無法控制。
并舉,利用這兩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間的張力,真實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情感。十年忌辰,觸動人心的日子裡,他不能“不思量”那聰慧明理的賢内助。往事蓦然來到心間,久蓄的情感潛流,忽如閘門大開,奔騰澎湃難以遏止。于是乎有夢,是真實而又自然的。
“千裡孤墳,無處話凄涼”。王弗去世的時候年僅二十七歲,對于妻子的早逝,詩人萬分悲痛。而她的埋身之處,有千裡之遙,自己想去祭奠、懷念一下的心願,都無法實現。如此凄涼的心境,又能說給誰聽呢?
此時的蘇轼,已輾轉多地。仕途失意的他想起妻子當年的千叮萬囑,不禁潸然淚下,可是,此刻,他的煩心事、傷心事,麻煩事,卻再也無法說與她聽,這讓他怎能不難過呢?難以排遣的落寞,無法消解的孤獨感,一起湧上心頭,讓他更覺無助。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鬓如霜”。詩人從想象回到現實,他的這種假設,讓人更覺悲傷。試想,他的妻子,永遠定格在青春最好的年華,永遠也不會變老。
現實裡,十年的風霜,人生的坎坷,早已改變了詩人當初的模樣。如今的他,滿面塵土,兩鬓如霜。歲月染白了頭發,催老了容顔,不變的,是心中的真情,以及越來越濃的思念。
詞的下片,詩人從想象的場景,回到夢境。“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在夢中,詩人見到了發妻,她的風姿不減當年,親切自然。她坐在窗前,梳妝打扮,一如當年的場景再現。詩人欣喜萬分,曾經平凡的日常生活,如今回想起來,卻是那麼的可貴。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蘇轼的用筆奇妙之處正在于此,于無聲處見驚奇,此處無聲勝有聲。縱有千言萬語、千般思念、萬般不舍,又從何說起呢?一别十年,又有多少話要說呢?無聲滑落的眼淚,是最好的代言。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詩人從夢境回到現實,他沒有寫自己的傷心難過,而是以妻子的角度,寫她懷念自己。他想象着千裡之外的短松岡,被葬于此地的亡妻,每到月明之夜,都會因為思念遠方的夫君而柔腸寸斷。
回想當年,十六歲的王弗,知書達禮、容貌秀麗,她嫁給蘇轼年長她三歲的蘇轼,婚後的他們,恩愛和睦。善解人意的王弗,持家有方,侍奉雙親,尤為孝順。蘇家上下,無不誇贊。
聰明的王弗,不僅是蘇轼的賢内助,更是他的知己。心思細膩、缜密周到的王弗,恰好彌補了蘇轼的不拘小節、直言不諱。有時候,家中來了客人,東坡與客人在客廳談話,王弗會躲在屏風後,悄悄地聽他們談話的内容,然後提醒夫君,不能把一片真心都抛給别人,更不能對人完全信任。
對于章惇,王弗也曾再三提醒蘇轼,要遠離此人,因為這個人心術不正,為達到目的往往不擇手段。事實證明,蘇轼的被貶之路,皆是因為章惇的緣故。可惜,王弗早亡,不然有她的存在,定然可以讓蘇轼少走很多彎路。
要知道,蘇轼的第二任妻子,比他小十一歲,屬于小鳥依人的性格,事事順從夫君。而處于宦海海沉浮的蘇轼,更需要王弗這樣的妻子,與他風雨同舟。可惜,時光無法倒流,往日不能重現。對于發妻王弗的思念,連綿不絕,讓蘇轼肝腸寸斷。
王弗死後,先是葬于京城之西,後根據蘇洵的提議,将其墓遷至四川眉山,與蘇轼的母親為伴。為了寄托哀思,也怕自己的妻子孤單,在埋葬王弗的山上,蘇轼親自種植了三萬株松樹,讓它們日夜陪伴自己的發妻。
當你一直思念、惦記一個人的時候,那個人會出現在夢裡。而蘇轼,就是一直思念發妻,才會夢到她,才會欣喜;又因為夢醒而傷感,然後寫了這首詞。
因此,蘇轼寫的這首最為深情的詞,之所以讓人僅讀前兩句便潸然淚下,是因為他與發妻的感情真摯,真摯感人。因為他筆下的文字,字字珠玑,真切動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