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什麼時候能走出花果山

什麼時候能走出花果山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7-30 01:13:18

新華社北京6月17日電 6月17日,《新華每日電訊》發表題為《荒山變“花果山”要多少年?一位回鄉大學生幹出了答案》的報道。

“他10年前就‘畫餅’,說要請人看着果園,回來和我們團聚。但這麼多年過去了,他還是一頭紮在山裡……因為他的心長在了那裡。”

清晨,伴着兩歲女兒的吵鬧聲,重慶梁平一中老師譚娅在平靜地訴說。

此時,她的丈夫陳開林,遠在250公裡外的重慶市巫山縣大昌鎮黃林村,正在查看果園裡的病蟲害。

13年前,23歲的陳開林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後,不顧家人反對,回到山區老家承包荒山,養起魚,種起了柑橘。

什麼時候能走出花果山(荒山變花果山要多少年)1

陳開林在果園裡查看病蟲害。圖片均由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韓振攝

返鄉

大甯河是長江的一條重要支流。三峽成庫後,這裡水位上漲,形成高峽平湖。大甯河畔的黃林村,山坡上滿眼新綠,那是陳開林流轉的500畝柑橘園。“紅星點點”中,柑橘挂滿枝頭。

2009年,三峽學院計算機專業畢業的陳開林,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回老家種地。父親陳宗福第一個站出來反對,“辛辛苦苦供你讀書,就是為了讓你不再種地,你要是敢回老家,我就打斷你的腿!”

女朋友譚娅也不理解,希望他留在城裡,找份穩定的工作。但陳開林執意回老家,譚娅隻好讓步。

“他說老家好山好水,但大量土地卻撂荒了,實在可惜,他想回去做點事情。”譚娅回憶。

拿到畢業證書後,陳開林義無反顧回到老家。但讓他傻眼的是:這幾年,他一直在外讀書,父母跟着哥哥姐姐住在萬州,老屋的土坯房早已破敗不堪。

屋漏偏逢連夜雨。陳開林清楚記得,那天晚上下了一場大暴雨。老屋像開了“天窗”,雨水直往裡灌。坐在屋檐下,陳開林徹夜未眠,但他說,“‘開弓沒有回頭箭’,再大的苦,也是自己的選擇。”

什麼時候能走出花果山(荒山變花果山要多少年)2

陳開林在果園裡摘果子。

破局

陳開林打起了荒地的主意。

那時候,出村的路是一條兩三米寬的機耕道,大車開不進來。壯勞力紛紛外出打工,身後是一片片撂荒的土地。

這麼多老把式都“耐不活”的地,他一個愣頭青能種好?聽說陳開林要租地開荒,村民紛紛搖頭,不願意把地租給他。

焦慮中,陳開林卻裝作若無其事,沒事就往村民家裡跑,不放過任何給村民“安利”自己想法的機會。

久而久之,村民們覺得這小夥子踏實,是個做事的人,“要不讓他試試?反正地閑着也是閑着”。就這樣,陳開林先後流轉了90多戶村民的500畝地,每畝每年的流轉費30元。

山坡上,一股清泉緩緩流淌,陳開林想,“開一口池塘留住泉水,既能灌溉,又能養魚,豈不很好?”

說幹就幹,陳開林雇挖掘機挖出一個10多畝的池塘。順便清理了流轉地裡的灌木雜草,翻了土,施了肥,種上柑橘。

他想的是生态種植。養魚,讓魚在流動的泉水中自然生長;種柑橘,隻用有機肥、農家肥。

搞農業,投入大、見效慢。修魚塘、種柑橘,陳開林不久就把不多的本錢用完,還是不夠。焦頭爛額中,村民們看這孩子真心做事,不忍心他投的錢打水漂,就你湊一點我湊一點,給他湊上“續命錢”。

陳開林也沒有“坐以待斃”。“默科特”柑橘三年才挂果,他就在果林裡套種芝麻和土豆。那三年,靠套種,他每年能賺10多萬元。

養魚的收入雖然不多,但穩定。他養的魚,肉質鮮美,價格不貴,附近的餐廳飯店上門求購,一年收入又是10多萬元。

苦日子終于熬到了頭。在政府的投入下,大昌到黃林村的泥巴路修成了水泥路,貨車進出村莊方便自如。山坡上的柑橘也挂了果,漫山遍野惹人愛。得知陳開林是生态種植,周邊的水果經銷商紛紛開車來到地裡,直接按整棵樹、整片地的果子買。挂果第一年,陳開林的柑橘賣了20多萬元。

随着豐産期到來,收入也越來越高。如今,柑橘每年的收入穩定在50多萬元。有了收益的陳開林,第一時間還清了村民的借款。他還長期請村民到田裡務工,每年支付勞務費10多萬元。

什麼時候能走出花果山(荒山變花果山要多少年)3

陳開林在果園裡采摘果子。

帶路

2019年,地處三峽旅遊核心區的巫山縣,又開建了一條從大昌鎮到平和鄉的旅遊快速路。路從陳開林的果園橫穿而過,路通後從縣城到村裡也就半個小時。

交通的改善,讓村民們看到了“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希望;陳開林的成功,讓村民們切切實實地感受到,回老家幹事業照樣大有可為。

比陳開林大一歲的陳開令,過去一直在深圳打工,看到了家鄉的變化和前景,主動找到陳開林,想跟他一起“搞事業”,兩人一拍即合。

如今,陳開令負責魚塘,陳開林負責果園。兩人打算借助快速路通車的契機,在黃林村打造一個集摘果、垂釣、餐飲、住宿于一體的“鄉村旅遊綜合體”,帶動黃林村的鄉村旅遊。

這個想法迅速在村裡傳開。村民黎楊才、譚遠勝也在陳開林的果園邊分别流轉了幾百畝坡地,種上了柑橘,開始抱團發展。其他村民見狀,也紛紛打理荒地,在房前屋後種上了柑橘樹,都想吃上“鄉村旅遊飯”。

過去門庭破落,如今生機盎然,家鄉正在一點點改變。陳開林看在眼裡,美在心裡。他往村民家跑得更勤了,平時木讷寡言的小夥子,漸漸成了村民的知心人。

去年3月,黃林村黨支部換屆選舉,陳開林當選黨支部副書記,也感覺到了沉甸甸的責任。

“這些年,各級政府部門都在幫助黃林村、幫助我。”陳開林指着果園裡的“有機肥替代對照區”的标牌說,這些年光是使用有機肥,縣農業農村委不僅補貼資金,還派技術專家上門指導,免費為柑橘進行品質檢測。“有政府的大力支持,隻要自己肯幹,就沒有幹不成的事!”陳開林說。

陳開林說,這些年來自己最對不住的是妻子和女兒。妻子譚娅平時在梁平一中教書,周末回萬州帶女兒妃妃。兩個人一兩個月見不到一次。

陳開林期待着他的鄉村旅遊綜合體建起來後,在假期把妻子和女兒接過來,那時他會陪她們釣魚、摘果,看夜空的星星,還有一閃一閃的螢火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