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災難來臨個人自救?首先為空難中的逝者緻以哀悼逝者已逝,喪親者的哀傷,卻需要時間消化這個過程需要【喪親關懷者】們科學、專業、友善的支持,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當災難來臨個人自救?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首先為空難中的逝者緻以哀悼。
逝者已逝,喪親者的哀傷,卻需要時間消化。這個過程需要【喪親關懷者】們科學、專業、友善的支持。
喪親關懷者可以是社會工作者、公益志願者、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其中承擔最大的責任和義務,也最能持續提供關懷和幫助的,是喪親者身邊的親人、朋友。
他們幫助喪親者緩解哀傷的願望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不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關懷喪親者是極度消耗精力和情緒,甚至會造成關懷者自身的抑郁;關懷者的一個不小心,還會反向加劇喪親者的哀痛。
這篇文章将提供實操性的建議。在哀傷的三個階段,分别該怎麼做;哀傷關懷中,哪些話不該說,哪些話可以說。以及其他關懷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哀傷三階段和每個階段關懷重點喪親者一般會經曆的三個階段,分别是:
1、哀傷初期。也叫急性哀傷期,一般是喪親的頭幾個星期,也可能是頭幾個月。
2、哀傷中期。也叫重新建構期,喪親者重新建構與逝者的關系,也重新建構失去至親後的生活和人際交往。
3、哀傷晚期。重新定向期,一般是1年以上,也可能更久。
對大部分喪親者來說,哀傷的緩解需要1到2年的時間。經曆創傷性喪失的喪親者(親人因突發、意外的因素逝世),則需要更長的時間。這部分人群的占比大概在10%左右。
在三個階段,喪親關懷者的做法的側重點不同:
哀傷初期,要注意幫助喪親者與社會保持聯系;為喪親者提供衣食住行上具體的幫助;保持陪伴與關懷。
哀傷中期,可以适當分散喪親者的注意力,幫助喪親者意識到,還有其他人需要他/她的關愛,還有許多事情等着他/她去做。
在這個階段,可對喪親者進行情緒療愈、哀傷療愈的科普。
可以與喪親者一起用各種可被接受的方式緬懷逝者,幫助喪親者建立與逝者的健康的持續性聯接關系(比如:“他/她和你們之間的關系會永遠存在于你心裡”;“他/她會默默祝福你、保護你”;“請帶着他/她對你的善良和愛,愛生命中的他人”)
可以詢問喪親者是否想要參加有相同經曆的人的互助群。同伴輔導有助于哀傷痊愈。
哀傷晚期,如前所述,大部分人會緩解。沒有緩解的,可能是“延長哀傷障礙”,可求助專業的心理咨詢師。
哪些話不該說,該怎麼說不該說的話:
“我能理解你的感受”。
這句話對懷揣着巨大的哀傷情緒的喪親者來說,是一種輕慢。除非有相似經曆,否則沒有人能真正感受到喪親者的哀痛。喪親者自己也心知肚明,所以當喪親者聽到這句話時,就知道這個人根本不能理解自己。這會加劇喪親者不被理解、被世界遺棄的感受。
“你一定要堅強”
這句看似正确的話,其實是在否定喪親者的哀傷情緒。仿佛哀傷是軟弱、不堅強的表現,是應當避免的。但事實上呢,哀傷是愛的另一面,否定了哀傷,也就否定了對逝者的愛。
“時間會療愈一切,你會慢慢好起來的”
同樣在否定哀傷情緒,認為當下的哀傷是一個不好的狀态。同時會給人壓力:我什麼時候才能好呢?已經過了這麼久還沒好,我是不是再也好不了了?
“一切都是因果關系”
潛台詞是逝者咎由自取,或者是喪親者做了什麼不好的事情。前者是冒犯,後者會增加喪親者的愧疚感,而愧疚感正是延長哀傷障礙的一個核心因素。
“都是某某某不好”
喪親者在極度哀傷和困惑的情況下,當認為自己找到“罪魁禍首”,其所産生的憤怒的力量和行動的動機,能幫助自己暫時免遭哀傷的浸染。但就像我們說的,哀傷是心理上真正接受喪失必經的儀式,逃避隻能讓喪失的影響持久地存在下去。此外,這句話很可能會引發喪親者的極端行為。
“他太優秀,所以天堂要把他帶走”,“他去了一個更好的地方”。
這類安慰是比較空洞的。
可以說的話:
有時,無聲的陪伴比語言更有療愈的力量。但要注意,不要給喪親者壓力,似乎一定要給你的陪伴以回應。
陪伴也不一定要每天跟喪親者待在一起多長時間,每天一條簡單的短信“睡了麼”、“吃了什麼”,都能夠讓喪親者感到被關懷。
“我無法完全理解你的感受,但是我願意聽你訴說,我關心你”
“哭泣和哀傷是正常的,因為你愛他”
“你可以什麼都不說,我會陪着你”
“請愛護自己像愛護他一樣。他會一直活在你心中”
“你是一個好丈夫/好媽媽”
“沒有人能預見未來,很多事情是無法預料的”
這句話是為了減少喪親者的愧疚感。
“你會經曆很艱難的一段時間,但會慢慢放松下來。這時間有人長,有人短,都是正常的”
還可以告訴喪親者自己和逝者過去發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逝者曾經給到自己的幫助。
其他一些建議1、更多地使用共情,而不是同情。共情是站在喪親者的立場,感受喪親者的情緒。共情強調理解,較少自身情緒的帶入。同情則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想象如果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自己的感受。較強情緒的卷入。
如果持續使用共情,很可能會情緒耗竭,自身也被卷入抑郁的漩渦。
2、人的語言表達能力是有限的,人又是依靠語言理解所有一切的,這也就意味着,人的理解力是有限的。在面對喪失至親的巨大哀痛,當事人表達的隻是冰山一角,關懷者能理解的就更少了。這也是為什麼陪伴會如此重要。
3、不要把自己對喪親者的期望強加在對方身上,比如“過去這麼久,你應該要好起來了”。讓哀傷自然地淨化。
4、每個人都有自己消化哀傷的姿勢,也有自己的節奏。關懷者應該以包容、接納、友善的态度,支持喪親者。
5、在逝者的周年紀念日、逝者生日,以及其他有紀念意義的特殊的日子,為喪親者提供關懷。也可一起懷念逝者。
6、在葬禮後,祭奠的人都離去,喪親者獨自面對巨大的安靜時,要提供陪伴。
7、不要從外表判斷喪親者的内心感受。有些人隻是故作堅強。
8、不要生搬硬套哀傷五階段論。這一理論已經被證實是不科學的。
希望此類悲劇不要再發生。也希望災難中的逝者家屬,能早日走出哀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