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經典的從衆心理案例

經典的從衆心理案例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6 11:03:09

以下文章來源于杭商院心協

從衆心理

經典的從衆心理案例(每天一個心理學小知識之從衆心理)1

經典的從衆心理案例(每天一個心理學小知識之從衆心理)2

從衆心理(conformity)

指個人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出符合于公衆輿論或多數人的行為方式。實驗表明隻有小部分人能夠保持獨立性,不被從衆,因此從衆心理是部分個體普遍所有的心理現象。

經典的從衆心理案例(每天一個心理學小知識之從衆心理)3

阿希從衆實驗

1956年的阿希從衆實驗旨在研究從衆現象的具體表現、産生及其原因。該實驗以大學生為被試,每組7人,坐成一排,其中6人為事先安排好的實驗合作者,隻有一人為真被試。實驗者每次向大家出示兩張卡片,其中一張畫有标準線X,另一張畫有三條直線A、B、C。X的長度明顯地與A、B、C三條直線中的一條等長。實驗者要求被試判斷X線與A、B、C三條線中哪一條線等長。實驗者指明的順序總是把真實被試者安排在最後。第一至第六次測試大家沒有區别,第六至第十二次前六名被試按事先要求故意說錯,借此觀察被試的反應是否發生從衆行為。

實驗結果很有趣,被試者的反應多種多樣,有25%的被試者從頭到尾都堅持着自己的判斷,沒有受到影響,而50%以上的被試則在超過六次的實驗中都聽從了實驗合作者的錯誤判斷,甚至還有5%的被試在每一場實驗中都展示出了對錯誤判斷的盲從。将從衆行為出現的總次數除以被試數目再除以實驗次數,得到的從衆行為發生率約為33%,也就是三分之一。

實驗結束後,阿希對那25%的堅持己見的被試者作出了分析,并對他們沒有選擇從衆的原因作出了總結:

(1)他們從始至終的判斷都基于自己的真實想法,而不是人雲亦雲。他們在前六次的真實實驗中就沒有選擇跟風,所以在後面其他人故意說錯的時候,他們依然習慣性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隻是這次他們的結果與多數人不同而已。

(2)在自己的意見與大多數人不一緻時,他們也會産生焦慮。隻是他們能盡快擺脫焦慮情緒,也不會讓焦慮左右自己的判斷。

經典的從衆心理案例(每天一個心理學小知識之從衆心理)4

優缺點

一、從衆的優點:

1.從衆可以使群體保持一緻性,擴大群體規模。一般來說,群體的規模越大,持一緻意見或采取一緻行為的人越多,則個體受到的壓力就越大,就越容易從衆。

2.從衆使得群體的凝聚力變得十分強大。比如在團隊合作當中,小組成員更傾向于有意識、自覺地達成一緻意見,形成統一的目标。

3.從衆行為可以促進社會良好風氣的形成,推動法制法規的實施。

二、從衆的缺點:

1.一味的從衆=盲從。盲從,讓聰明的人變得愚蠢,讓勤快的人變得懶惰,讓積極的人變得消極,讓智慧的人變得平庸。

2.從衆容易扼殺群體成員的創造性。

3.傳統中的某些消極意義的東西,社會不正之風也會産生壓力,使人們産生從衆心理,甚至改變正确的觀念和态度,與某些錯誤的思想和行為保持一緻,這種從衆是消極的,會助長不良傳統的鞏固和歪風邪氣的蔓延。

經典的從衆心理案例(每天一個心理學小知識之從衆心理)5

克服從衆心理

1.多自己做決定。一個主意比較正的人,很難被别人影響,也不會出現什麼從衆心理,所以在日常的事情中,在普通的工作中,都需要學會自己做決定,拿定主意。

2.掌握分析能力。一個有分析能力的人,也不容易受别人影響,也會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不會輕易相信别人說的和做的,會有自己的判斷,會根據各類因素去分析整個事情。

3.保持自我内心的強大。要克服從衆心理,還需要保持内心的強大,要懂得讓自己内容充實起來,不會因為别人的看法而改變什麼,有自己的行為原則和處事風格。

4.陶冶自己的情操,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往往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會讓人更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也知道什麼事情可以完全吸引自己,願意全身心投入其中,這樣會避免從衆心理。

5.培養自信,懂得什麼是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計劃,養成良好的習慣。這樣會讓自己避免出現從衆心理,也能讓自己知道什麼才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能做的,認識從衆心理的負面影響。

經典的從衆心理案例(每天一個心理學小知識之從衆心理)6

-End-

「有用就擴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