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糖尿病患者在體檢過程中發現血糖升高,面對體檢報告中血糖的變化,怎樣診斷糖尿病?應該注意些什麼?
其實你隻要注意這11個問題,就能準确的診斷糖尿病,不會被誤診了。
1.必須空腹8小時以上
食物經過胃排空至腸道大約需要4~6小時,經小腸消化吸收後進一步排出需要大約8~9小時。因此,至少空腹8小時以上進行采血檢測才能減少或避免進食對血糖的影響。
2.必須查空腹和餐後2小時血糖
很多糖友都說自己初次患糖尿病怎麼就有了并發症,其實這些人糖尿病已經發生多年,因為隻關注自己空腹血糖,沒有關注餐後2小時血糖,導緻糖尿病誤診漏診而出現糖尿病并發症。
國内外大型臨床研究顯示:僅通過空腹血糖診斷糖尿病會漏診大約60%的糖尿病患者,因為在早期糖尿病中,有一半以上的糖尿病人是以餐後血糖升高為主。
因此,診斷糖尿病必須同時查空腹和餐後2小時血糖水平,才能夠更全面診斷,預防誤診漏診。
3.必須在早上7:00-8:00之間檢查
我們人體在長期的進化中,為了節約能量,提高白天工作及生活的效率所需能量,形成了完善的生物鐘,即晚上休息時降低能量的消耗,白天利用各種方式增加代謝保證一天活動所需的能量。
因此,體内各種升糖激素,如糖皮質激素、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等分泌出現晝高夜低的晝夜節律變化。
我們每日在上午8~10時,不管你是否進食,血糖都會逐漸升高達到高峰,這時檢測血糖會影響我們對高血糖的判斷。
4.檢查前3天,每天至少進食150克主食
人體每天代謝都需要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為主要的三大能量來源,尤其以碳水化合物為最主要的供能物質。能量供給主要通過主食來提供,每日攝入少于150克主食,才能保證人體的正常活動所需。
當人體處于饑餓狀态時體内的升糖激素分泌增加,動員脂肪和肝糖原等使得血糖升高,影響血糖的檢測。
所以,保證150克/日主食攝入能夠使血糖檢測更為準确。
5.必須避免應激因素
人們在受到各種刺激後,如寒冷、饑餓、嚴重疾病、情緒上大喜大悲等會影響到身體的各種功能,這時身體會通過神經-内分泌系統的調整和修正,來保持身體能正常工作,這種反應叫應激反應。
在應激反應時我們人體的神經-内分泌系統進入興奮狀态,分泌大量的升血糖激素而使血糖升高。因此,診斷糖尿病時需要排除這些應激因素。
6.随機血糖高必須做糖耐量檢查
常見到一些人在街邊義診咨詢或去藥房買藥時查随機血糖,發現血糖升高,就自行服用降血糖藥物,最後出現嚴重的低血糖反應,因此,随機血糖升高不能作為診斷糖尿病的标準。
但是,随機血糖升高是我們體内葡萄糖代謝紊亂的表現之一,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所以在糖尿病學術界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标準中,其中一條為靜脈血随機血糖≥11.1mmol/L。
由于随機血糖影響因素較多,如果發現随機血糖偏高則需要進一步完善葡萄糖耐量試驗檢測(即口服75克無水葡萄糖)來确診糖尿病。
7.必須常規檢查糖化血紅蛋白
糖化血紅蛋白為葡萄糖分子與血紅蛋白結合形成,反映的是我們體内之前大約8~12周總體血糖水平。
有一些病人是剛剛發現的糖尿病,可能在某個點血糖并不高,但是一查糖化血紅蛋白卻很高,說明至少2~3個月内血糖是控制的不好的,可以間接的診斷糖尿病或排除應激反應所緻的血糖升高。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貧血、懷孕等情況下,紅細胞壽命縮短,糖化血紅蛋白的量也會降低;腎功能不全、慢性酒精中毒等能夠減慢紅細胞代謝使其壽命延長,這些情況下糖化血紅蛋白量增加。
8.尿糖升高不能診斷糖尿病
正常人每天會從尿中排出大約32-90毫克的葡萄糖,一般是不能檢測出來的,正常人血糖大于8.9-10.0mmol/L時可以出現糖尿,這也就是所說的腎糖阈。
但影響尿糖的因素很多,比如老年人、腎髒疾病患者由于腎糖阈增加,即使血糖超過上述水平也可能無糖尿;相反,如果是懷孕期間婦女或存在腎小管疾病患者往往腎糖阈降低,即便是血糖正常情況下也可能出現糖尿。
同時,尿路感染、尿量增加(如尿崩症)、某些藥物(如大劑量維生素C、水楊酸類藥物、左旋多巴)等情況下也會導緻尿糖陽性。
因此,尿糖不能作為糖尿病診斷指标,但可作為糖尿病病情控制的監測指标。
9.必須檢查靜脈血漿血糖
由于指尖或其他部位的末梢血,其血中的葡萄糖濃度受寒冷、末梢血運等影響,血糖變化較大,所以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的專家不推薦使用指尖血血糖值診斷糖尿病,統一規定必須用靜脈血漿血糖作為糖尿病的診斷标準。
同時建議指尖血血糖值可以用于糖尿病治療過程中,以了解降血糖治療效果及調整治療方案。
10.影響血糖藥物必須停用3天
目前糖尿病以老年人居多,往往存在有許多的其他疾病,用藥較多,而很多藥物會影響血糖。如:
因此,如果目前正在服用上述藥物,在不影響原有疾病治療或影響較小的情況下需要停藥3天,再進一步完善相關檢查來診斷糖尿病。
11.必須注意感染及創傷
感染及創傷時,機體功能受損可導緻神經-内分泌功能紊亂,人體啟動自我調節功能保證重要器官能量供給,或出現各種激素水平低下,新陳代謝變慢,血糖降低;或因應激反應使體内升血糖激素水平升高、新陳代謝加快,血糖升高。
因此,不能因在有感染及創傷時發現血糖高而診斷糖尿病,應在感染控制、創傷穩定後,再進一步檢查明确是否患有糖尿病。
總之,糖尿病診斷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需要慎重考慮,一定要找專門的糖尿病醫生來幫助診斷。千萬不要自作主張,發現血糖升高就用藥物降血糖,防止因嚴重低血糖導緻生命危險。
作者:彭少林 住院醫師
審校:向建平 主任醫師
單位:湖南省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内分泌代謝科
國家代謝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懷化分中心
懷化市糖尿病康複協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