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蜀山江哥。本是後山人,偶作前堂客,喜歡信手塗鴉、傳統文化、時事熱點。關注我,一起“詩”與“遠方”!
天幹地支紀年法是我國傳統文化瑰寶,古代人們以幹支紀年推算出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是古代農耕最重要的時令季節參考,什麼節氣種什麼莊稼做什麼農活。時光如梭,轉眼10月份即将過去,随着霜降的到來,冬季正翹首可望,2022年剩下的時光已為數不多。展望即将到來的2023年,是一個極其“特殊”的年份,因為2023年為水兔年。同時,明年為閏二月,屬于比較少見的雙春年。
2023年立春日
2023年立春時間:
公曆時間:2023年2月4日
農曆時間:2023年正月十四日
幹支紀年:癸卯年甲寅月癸巳日
2024年立春時間:
公曆時間:2024年2月4日
農曆時間:2023年臘月廿五日
幹支紀年:甲辰年丙寅月戊戌日
從這兩個立春時間上看,2023農曆年中有兩個立春,一個是在正月十四日,一個是臘月廿五日,故而被大家稱之為“雙春年”。
在幹支曆法,我們可以看到2023年為癸卯年,其中癸為水,卯為兔,所以又稱“水兔年”。
水兔雙春年
十年難逢閏二月在幹支曆法中,置閏是19年7閏法。農曆規定:每一個月必定要有一個中氣,沒有中氣的月份,便成為前一個月的閏月。19個"回歸年"共有228個中氣和235個"朔望月",即是有7個月沒有中氣,這些沒有中氣的月便正好成為閏月。這就是十九年七閏法。由些計算,“十年難逢閏二月”确屬事實。而幹支則以“六十甲子”推算,故此民間也有一說法百年難遇“雙春水兔”。
雙春水兔年,春秋不見天因為2023年正月十四立春,立春之前還在冬季,又恰逢閏二月,而閏二月結束便進已入谷雨立夏進入夏天,故此有“春秋的時期不長,而冬季可能較長”的說法,故為“春秋不見天”。
2024年立春日
那麼農村諺語所說的“十年難逢閏二月,兩春水兔年,春秋不見天”,有什麼寓意呢?因為春秋的時期比較短,古書《竈馬頭》記載,“癸”為水,水為黑,而黑水代表冬季,而冬季相對較長。天氣寒冷對傳統農業有較大影響,特别是養殖業的影響,故而有“一年兩頭春,帶毛貴如金”。當然在現代農業中,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節氣對農業的影響越來越少,對于傳統習俗也僅是一個考照。
你還有哪些有趣的農諺或俗語?我是蜀山江哥,關注留言讨論一起學習更多傳統文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