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音律能辨萬物之聲
立于琴頭
前段時間,在機場發現了一本奇書。
是一個叫武田雅哉的日本人寫的,叫《構造另一個宇宙——中國人的傳統時空思維》。作者是一個喜歡“怪異文化”的人。
這本書開篇講了中國南朝詩人吳均《續齊諧記》中的一個故事:說在陽羨(今江蘇宜興舊稱),有一個當地男子用籠子裝了兩隻鵝,在山中行走。路上碰到一個書生,說自己腳痛無法行走,請求在裝鵝籠中栖息一程。
說完書生就鑽進鵝籠,“籠子沒變大,書生也沒變小,兩隻鵝也平穩端坐其中”。此人就背着他們繼續走,而後,書生出來要請他喝酒,從口裡拿出銅箱和佳肴...旅途結束後,書生送給他一個銅盤,就離開了。
1.宇宙蛋與“昆侖”
書從最原始的宇宙起源講起:
關于盤古把混沌劈開,清、輕的物質上升,濁、重的物質下降。這就是中國最古老的蓋天說;
渾天說則主張,宇宙渾圓如雞蛋,大地飄浮其中如蛋黃,讓大地飄浮的物質就是水;
宣夜說,則為開放宇宙論。“宣夜”,即“徹夜觀測天文”之意。
這其中比較有意思的是,提到了“作為宇宙論的庭院學”,講到了《紅樓夢》裡賈寶玉巡遊大觀園,流連于那些叫“有鳳來儀”、“曲徑通幽”的各個建築裡,其實是“模仿神創造宇宙的行為”。
在庭院學上,圓形的門,被稱為“園洞門”。
它顯然有更加宇宙觀的含義。
2.怪物的午後
中國最古老的妖怪志,是漢代成書的《山海經》。其中有四句:“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俯仰終宇宙,不樂複何如”。
“《山海經》這不古代怪物圖鑒中所列舉的異形動植物,不隻是對人造成無邪以及會襲擊旅人的壞家夥,往往還是被人類吃掉的怪物。《山海經》還清楚記載了吃什麼怪物會有什麼效果。”
“《山海經》第一卷《南山經》說,吃了外形如狸的野獸,就不會心生嫉妒;吃了魚身蛇尾的怪物,不但皮膚不會潰爛,還能治痤瘡...這明明是一本怪物志,為什麼寫得像食物志呢?”
我想起來前段時間在豆瓣看到的一個帖子:
囚牛 龍蛇交配,生性溫和,聽覺靈敏,識音律能辨萬物之聲,立于琴頭
睚眦 龍豹交配,生性好殺,剛烈勇猛,鎮壓邪祟
嘲風 龍貓交配, 生性冒險 ,喜登高望遠,中國十大神獸之一
蒲牢 龍蛟交配,喜鳴叫嘶吼,聲如鐘磬,匍于洪鐘之頂
狻猊(suān ní)龍麒麟配,身如雄獅,威嚴貌醜 ,喜香火伴佛清秀
霸下 龍龜交配,行動遲緩 喜馱巨石
......
也不知道是何出處,覺得有意思就記下來了。
3.骷髅幻戲圖
這本書除了奇談,還有一些對于中國古時怪異志的挖掘,比如南宋畫家李嵩的這幅《骷髅幻戲圖》。
畫中左邊是一位少女和一個孩童,右邊則是一個婦人抱着孩子和一具骷髅,能看出來,這具骷髅正引誘着那個孩子過來,而少女試圖阻止他。
這幅圖的文獻據作者所說并不多,一般都說畫中隐含了一些老莊和佛教的學說。
作者在後面寫的評述也很有意思:“這幅畫中靜谧的空間,正是連接《聊齋志異》裡的世界的空間,也是飄移在現實世界和另一世界的陰陽之境。畫中空間所描繪的人物,全都見不到恐怖可怕的表情。在繪畫的世界裡,中國人幾乎不畫恐怖的表情。在并非不合常理的陰陽之境,由笑嘻嘻的孩童和少女所構成的靜止時間,對我來說非常恐怖。”
這樣的視角看起來很有意思,大概日本人不了解,恐怖的最高境界大概就是沒有任何表情,平鋪直叙之下的深壑才有其意味深長的回音。
文 明星辰
圖 來自《構造另一個宇宙》插圖
其中有部分内容引自上述這本書
-感謝閱讀-
關于吹手
收集世界上的
怪人 邊緣人 異形者
這些歪歪扭扭的蘋果比較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