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智能手機性能和屏幕大小都獲得了非常大的提升之後,随之而來的問題就是電池的大小,電池當然是越大越好了。不過大電池也帶來了一個困擾,那就是傳統的5V1A的充電功率實在是太慢了,所以才有了快充技術,但是市面上流行的幾種快充技術之間是由很大區别的,今天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可别再弄錯充電頭,那會給手機帶來不可逆的損失。
高通的QC快充協議是最被廣泛利用的一種,從當初QC 1協議隻支持5V/2A的充電功率,到現在已經可以達到最高支持20V的電壓。QC充電協議除了提升充電速度之外,可以非常準确的測量電壓和電流,在大大提升充電速度的同時保護充電器和電池等設備。
聯發科的PE快充也是被廣泛采用的快充技術之一,最新的PE3.0快充協議可以最快在20分鐘的時間将電池從0%充電至70%。在這個快充協議中還支持雙向通信,并且有着20多項和安全方面相關的保護機制,這也是率先采用USB-C進行充電的快充方案,可以繞過手機中的充電電路直接給電池充電。
還有一個是連IPHONE都支持的快充協議,USB-PD快充,這種快充方案也是被采用的最廣泛的一種方案。這是由USB-IF組織制定的一種快充規範,可以通過USB電纜和連接器增加充電的功率,理論上,這種快充協議可以達到最高100W的功率。同時,PD協議也是最有可能會統一混亂的快充市場的一種協議。
當然了,還有很多的廠商都有着自家的快充技術,我們不能說孰好孰壞。産品擁有自家的特色當然是好事,但是對于消費者來說,擁有統一的快充協議當然是最為方便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