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幼兒園怎麼引導小朋友學會跳繩

幼兒園怎麼引導小朋友學會跳繩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5 13:56:42

呼萬喚始出來!這篇幫助幼兒園小朋友學習跳繩的方法終于來了!

背景重申:寫這篇文章是因為前陣子發了“圈“,附上了孩子跳繩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于是收到很多朋友私信,希望能夠分享教小朋友跳繩的方法。

那在這裡先說下我們的情況:幼兒園中班,應中班學習跳繩的要求,結果過了1學期,還是墊底狀态…隻能向前跳一個,還是輪着大胳膊甩繩….最終我實在看不下去了,也不想繼續被老師“點名”…所以決定趁着疫情空隙,親自操刀,仔細觀察孩子在跳繩中存在的問題,又自己設計了小遊戲,糾正了之前的錯誤跳法,從一次隻能跳1個,逆襲到目前最多紀錄連續跳54個….于是就有了今天的這篇分享~

前提強調:

關于小朋友練習跳繩的好處我今天不再羅嗦了,但要強調一點的是:我本人不主張違背幼兒發育規律的強迫行為,也不建議低幼孩子過早過猛的練習跳繩!所以,學齡前的孩子,家長請根據孩子自身情況,量力而行。不要強迫,也不要打擊。因為本身跳繩,是一年級的要求;而且,孩子确實需要”發育到那個程度”,才能夠輕松掌握跳繩的正确跳法,如:用前腳掌着地發力…不然,在還沒有到達那個“度”的時候,孩子就會出現一直”全腳掌跺腳使勁“跳的動作。這個是很正常的,不要強迫孩子去用腳尖輕跳,因為即便你要求,孩子也做不到”!強行推娃或者強迫練習,是不利于孩子身體發育的~

所以,我的觀點是,學齡前因為沒有硬性要求,孩子把方法學會了,掌握了就可以。想跳就跳幾個,沒有必要強推。咱别跳繩還沒學會,先把信心澆滅了,等到一年級真正要求的時候,對學習産生厭惡心理,那就得不償失了。如果你也贊同我的觀點,那請繼續往下看~

好了,今天的幹貨從跳繩的基本事項、常規引導方法、出現問題及糾正方法三個方面來說一下小朋友如何學跳繩~

一、跳繩的幾個基本事項:

1、繩子的長度:無論大人或者小朋友,拿了跳繩都要先調整長度,繩子的調整方法都是一樣的,具體操作如圖下:

幼兒園怎麼引導小朋友學會跳繩(教幼兒園的小朋友學跳繩)1

2、繩子的硬度:我們一開始用了軟繩子,孩子一直用大臂甩,很費力!等到後期可以連續一下一下跳的時候,我才換成硬繩子,然後水平就一下子飛躍了。所以,我建議大家可以準備一條稍微硬一點的繩子。在進行遊戲修正動作的時候可以用軟繩子,這樣打到身上不會太疼~

3、繩子的種類: 我們目前一共跳過4種繩子,一種是在幼兒園練習的無手柄竹節繩、木手柄軟線繩、細手柄硬繩、粗手柄硬繩。

綜合體驗下來,有手柄的比沒手柄的好跳,軟繩比硬繩要好跳。如果要找最好跳的,那就選:細手柄 硬繩 不打結 ,如果這三種情況都能符合,那就基本沒問題了(不過目前我看到的貌似都是粗手柄 硬繩 不打結)。因為小朋友手小,細手柄更适合抓握;硬繩略有重量,不打結好甩不費力,孩子上手後很快就能跳的又多又好;繩子不打結是必須的,不然費時費力不說,孩子跳幾下還沒學會就先被繩子弄煩了。

關于跳繩,我比較推薦迪卡侬家的,不需要複雜的,就簡單的這款就好。不打結,而且很好跳!但是他家細手柄的繩子會打結,所以,相比較下來,粗手柄的更合适。

幼兒園怎麼引導小朋友學會跳繩(教幼兒園的小朋友學跳繩)2

二、教小朋友跳繩的常規引導方法:

正常情況下,你們看到或學到的方法應該是這個路子:

1、 起跳練習:讓孩子不拿繩子,試着原地起跳。之後,家長可以有節奏的1、2、3…邊喊邊讓孩子跟着節奏起跳。

2、 甩繩練習:讓孩子拿着繩子,不用起跳,隻是訓練将繩子從身後甩到身前,然後,再将繩子從身前甩到身後。腳下不動,隻甩胳膊。

3、 慢動作還原:還是訓練甩動繩子(我的經驗是初學者大胳膊甩也沒關系很正常),不用起跳,但是當繩子落下時,擡起腳尖,将繩子壓在腳下;然後腳跟擡起,雙手使力,讓繩子從腳跟出來。

4、 擺動繩子,并且跳動一下。

以上,為常規跳繩教學法…

很抱歉動圖我不知道怎麼放到文章中…但稍微了解跳繩教學過程的家長應該知道這幾個步驟,學校也會教。

下面這部分需要敲黑闆!

三、小朋友跳繩最容易跳錯的問題在哪裡?如何糾正?

但是,是不是按照上面這個常規路子,孩子多練就能會呢?!NO!NO!NO!NO!….因為你會發現,孩子跳繩中,會出現好多問題(我把常出現的問題彙總了一下大緻為)

甩一下繩子然後向前跳一大步的;隻會甩繩子但找不到節奏不知道何時起跳的;還有甩繩後向後跳的;隻會掄大臂甩繩不會用手腕用力的;能一個一個跳但不會連續的;甩繩後蹲着跳的…這幾類基本就是孩子們學習跳繩中出現的問題~

因此,我根據孩子跳繩中出現的問題,發明了2個小遊戲,玩的過程中幫助孩子保持“原地跳”及“夾住胳膊甩手腕”。這兩個遊戲堅持練習後,各種跳繩中出現的問題,基本都可以解決~PS: 遊戲名字我自己起的,你們也可以自己變哈!

1、 定定蛙遊戲

孩子在跳繩的時候,總是找不到方位,一會前一會後,有的甚至還根據繩子落地的方向轉圈跳。針對這類情況,我發明的了“定定蛙”遊戲。孩子不願意練習或有畏難情緒的時候可以先從這個玩起!

操作:讓孩子加裝當做一隻小青蛙,站在某個固定的格子或圈圈裡,空手不拿繩,夾住大臂,僅僅晃小臂假裝做甩繩動作,站在那裡練習原地跳,一旦跳出格子,青蛙就要被站在對面的怪獸(家長)吃掉…

注:定定蛙遊戲要多玩多練,并注意節奏的;和一般普通跳繩節奏一樣,不需要太快。讓孩子通過反複練習原地跳,先找到真正跳繩的節奏感,訓練定位感!

2、甩起小鞭子

這也同樣是一個假跳遊戲,但加上了甩繩的動作。為的是幫助孩子提高手眼協調能力、解決甩繩 節奏不合拍的問題。

操作:先将跳繩繩柄合并,右手抓着合并的手柄(左手是空的),單手拿着繩子,夾住大臂,隻晃動小臂來甩,繩子打到地上一下,就起跳一下。連續進行練習,邊甩邊跳,找到節奏感,體驗假裝跳繩的感覺。

注意:這個過程,必須要雙手輪流替換進行。通常先右手練習,然後換左手。孩子一開始甩的時候,你會發現孩子甩着甩着繩子就會卷到手腕上去了,這是因為孩子還沒有學會用手腕的力量,多練幾次就會好!當繩子完全不會纏在手腕上的時候,他的手腕甩繩力量就差不多了!雙手輪流進行,是要孩子找到甩繩的左右平衡感。因為做這個練習的時候,有的家長會發現,孩子明明右手甩的挺好,但一換到左手,就完全不會了!這種情況,就需要多多練習左手甩繩!不然後期跳繩,就會容易出現左右手用力不均,甩出來的繩圈不成對稱分布。所以,一定要雙手輪流練習!

對了,一開始練習的時候孩子手腕掌握不好力度,會習慣性的用大臂來甩繩,這樣就容易打到腳丫,所以在練習的時候要時刻提醒夾住大臂....練習幾次孩子找到感覺就會越來愈好了。

上面2個遊戲練習好了,就可以真正開跳!一開始,孩子是會習慣性用大臂甩繩跳的,而且甩一下跳一下。連續練習幾天,慢慢這個一下一下跳的速度會變快。不要催娃,慢慢來,多給予鼓勵。接着,繼續練習上面2個遊戲!孩子可能會偶爾連着跳2-3個,再逐漸的,一口氣可以跳10個,趁熱打鐵,孩子會更有信心….

3、 跳繩熟練之後的細節糾正

等孩子可以連續跳繩了,可能會存在幾個問題:

a/ 孩子跳繩的時候總是全腳掌在地上跺,一下一下的感覺很笨重

這個是正常現象,可以告訴孩子假裝讓自己飛了起來,試着用前腳掌踩地,讓身體輕盈起來!(有些孩子做不到,不強求啊!)

b/ 孩子跳的時候雙腳距離分開過大,跳着跳着腿就彎了

可以提醒孩子在準備姿勢的時候,就并攏雙腳,并時刻提醒孩子保持姿勢~

c/ 跳繩的時候從側面看總是撅着屁股,有時候甚至彎着腿跳。

出現這個問題的時候,需要糾正一下。可以在娃跳繩的時候強調幾個點:

1)雙眼盯住一個目标點(大人可以站在孩子對面,讓孩子一直看着自己的額頭或眼睛),意在讓孩子跳的時候盡量保持拔高的姿勢,避免跳着跳着就蹲下了…

2)時刻提醒雙腿繃直,身體挺直,向上升,收屁股,保持一個動作~

小結:練好上面2個遊戲,做好幾個細節的糾正與提醒,孩子的跳繩就可以出山了。整個訓練過程每個孩子不一樣,我們一共用了3周時間,并且前2周都處于一下一下跳的狀态,到了第3周,換了新跳繩,一下子進步很多,一開始連續跳6個,到第二天連着7個。

我給他定了個小目标,本月完成10連跳..結果到了第三天他一下子超過10個,後幾天每天以10個遞增,到最後最高紀錄54個…全靠最後一周才出現質變。所以家長們不要着急,基礎好的孩子,可能會進步的更快~

下面放幾個孩子跳繩階段性練習的視頻供你們參考~

結論:隻要方法正确,肯定能跳好;跳不好,不是娃能力不行,隻是你方法沒找對!這一點也麻煩家長們告訴孩子,給孩子打打氣,暫時不會跳或學不好,隻是方法出了問題,僅此而已!為娃跳繩發愁的朋友們,可以收藏了好好回家練!堅持練習,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肯定能進步。

還有什麼要比考第一更讓人激動人心的呢?

當然是突破自我了!

加油吧!

#北京頭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