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看天色暮看雲對對子?口述民俗“綠水風初暖,青林露早晞”當拂過面頰的輕風開始帶着些許暖意,炙熱的夏天,已經邁着腳步到來了5月5日,夏天的第一個節氣——立夏,在逐漸升高的氣溫中到來,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曉看天色暮看雲對對子?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口述民俗
“綠水風初暖,青林露早晞。”當拂過面頰的輕風開始帶着些許暖意,炙熱的夏天,已經邁着腳步到來了。5月5日,夏天的第一個節氣——立夏,在逐漸升高的氣溫中到來。
“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這樣解釋立夏的含義,此中的“假”即“大”之意,意思是說春天的植物到這時已經長大了。古時,人們将立夏視為夏天的開始,十分重視這一節氣。更有皇帝在立夏之日賜冰的習俗,明人劉侗在《帝京景物略》中這樣記載:“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
夏日苦悶,萬物繁茂。這一日,民間稱重、嘗新、鬥蛋,用此來迎接将要到來的炎熱天氣。“立夏是萬物進入生長旺季的一個重要節氣。”民俗專家劉孝昌說,在西南一隅的成都,立夏正是農事繁忙之時,人們忙着在田野裡插秧,希望能用辛勤的勞動換來一年的好收成。
立夏稱人,男女老少笑聲喧
“立夏稱人輕重數,秤懸梁上笑喧閨。”古代民間,立夏稱人的習俗可謂由來已久。相傳,這一習俗起源于三國時期,與諸葛亮和劉備之子阿鬥的故事相關。民間傳說,劉備死後,諸葛亮把阿鬥交趙子龍送往江東,并拜托吳國孫夫人撫養。那天正是立夏,孫夫人當着趙子龍的面給阿鬥稱了體重,來年立夏再稱一次,看增加體重多少,再寫信向諸葛亮彙報,由此形成傳入民間的風俗。
“昔日成都,有在立夏這一日稱重的習俗。當天街頭巷尾、院壩内外,男女老少都會圍在一杆大秤前。有看熱鬧的,但更多的人是來稱重。”描述起當時的熱鬧場面,劉孝昌笑意滿滿說,這一日稱重的目的,是要查驗自己在過去的一年中,有沒有長胖幾斤。倘若能夠多長個三兩斤,那可是件好事。意味着自己身體康健,可以避免苦夏漫長,身體受到暑濕之侵。
劉孝昌還說,立夏稱人也是有“規矩”的,譬如男女不能在一起稱重,各自需要前往不同的地點。且在稱重時,盡量少穿衣服、不戴帽、打赤腳。“立夏一大早,幾個青壯男子就爬在了王大爺門前的老皂角樹上,用兩根粗繩子,把大秤懸挂在大樹杈下面,隻等大家來稱重。”劉孝昌回憶道,稱重時,往往會請幾條街上德高望重的長者來司秤。“吃完午飯,鄰裡忙圍在皂角樹旁。有的胖小子來稱重,穿着條藍布短褲,光着一雙腳闆。司秤的老先生左手扶着大提環,右手緩緩移動秤杆上秤砣的細繩,随後高聲喝道:‘恭喜發财,你今年又漲了好多斤,都一百六啰。’引來周圍鄰居的陣陣哄笑。”
吃幺台,農忙時節的回報
立夏,恰好是農忙時節。劉孝昌說,立夏過後,随着氣溫回升,水稻秧苗移栽也進入了關鍵期。這時,各家各戶一般要請人幫忙,以免錯過農時。要麼找人幫工,要麼提前十幾天與左鄰右舍、親朋好友約期換工。在農忙的辛勤勞作中,也出現了“吃幺台”這一習俗。
“栽秧時節,農戶要對來幫忙的人家盛情款待,一日三餐極其豐盛,三餐之外,中間還要加兩餐稱‘幺台’,分别在上午和下午,由主人家送到田間,且即使是加餐也要備辦豐盛。”劉孝昌解釋說,大約到半晌午也就是10點左右,主人家就要忙着炒花生、煮胡豆,準備皮蛋、燕丹、馍馍和水酒,家境好的還要煮一鍋醪糟粉子雞蛋,煮好後用小水桶提到田地,請所有來幫忙的人,來田邊“打幺台”。
“不是幹任何農活,都可以‘吃幺台’的,隻有在栽秧、打谷時,才會備下幺台。”劉孝昌補充說。此外,立夏時節人們還有鬥蛋吃蛋的習俗,舊時俗語說“立夏雞蛋滿街甩”,意思是這日時興玩一種有趣的遊戲,稱為“鬥蛋”。“其實鬥蛋的遊戲耍法很簡單,三五個娃娃們聚攏在一起,将雞蛋拿着互相對碰。蛋頭撞蛋頭,蛋尾擊蛋尾,鬥破了殼的認輸。最後雞蛋完好無損者,稱為‘蛋王’。”當然,玩蛋不是目的,讓孩子們吃蛋才是。”劉孝昌說。
“歲序忽雲夏,青春去安歸。”立夏的到來标志着夏天的伊始,也預示着炎熱高溫季節就要來臨。準備好擁抱夏日,與春天告别吧。
封面新聞記者李雨心
來源:華西都市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