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思想庫特約撰稿 | 與歸
“老子吃火鍋,你吃火鍋底料……”2017年,一檔名為《中國有嘻哈》的綜藝節目大火,來自霧都重慶的嘻哈歌手gai,以及他的這句歌詞,也随之為大衆熟知。
▲2019年12月舉行的成都火鍋節(圖/天味食品官網)
2020年10月20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0胡潤百富榜》,海底撈創始人張勇、舒萍夫婦以1950億元财富名列第11名,聯合創始人施永宏、李海燕夫婦則以940億元财富名列第43名。
開火鍋店造就了兩個千億超級富豪,放在15年前恐怕沒有人能想到。實際上,在這份榜單上,還有一對夫婦沒多少人知道,卻是以做火鍋底料,一步步走進财富榜的。
在網絡上,火鍋底料曾經是不入流、寒酸的代名詞,被很多人用來調侃和挖苦一些自己看不起的人或事物。能把火鍋底料做到極緻,跻身百億富豪,這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鄧文、唐璐夫婦位列“百富榜”第139位(來源/胡潤百富榜)
這就是,擁有“大紅袍”“好人家”等火鍋底料品牌的天味食品創始人鄧文、唐璐夫婦。在這份榜單上,這對夫婦以345億元名列第139名。
01 集體企業時期鄧文是土生土長的四川人。1983年5月,四川化工學院設置食品工程、發酵工程兩個輕工專業;5年後,20歲的鄧文考入該校食品工程專業。從此,鄧文出走半生,都繞不開“食品”這個關鍵詞。
大學畢業後,鄧文曆任成都市糧油食品廠技術員、成都東風面粉廠助理工程師,依靠自己大學裡所學的專業知識,從事着技術工作。
▲鄧文(圖/天味食品官網)
不過,鄧文并不滿足于在技術崗位上幹一輩子。很快,他迎來職業生涯的第一次轉身,被調入成都市金牛區财貿辦擔任主任科員,成了基層行政崗位上的管理人員。
1993年5月,金牛區政府财貿辦公室劃撥商業網點建設資金款項20萬元,組建了一家從事各類調味品開發、生産、銷售為一體的集體企業,取名成都市天味食品廠。這是今日天味食品的前身。
就是從這時候開始,鄧文擔任該廠法人代表,完成了從技術人員入仕,再轉企業的身份轉換。
而張勇夫婦和施永宏夫婦,要到第二年也就是1994年,才一起湊了8000元,開出第一家火鍋店。這家火鍋店,隻有四張火鍋桌子。這規模放在四川簡陽當地,恐怕也是很不起眼的一家小店。
當然,那時恐怕也沒有人能夠想象,鄧文有朝一日會憑借“天味”成為富豪。
成都市天味食品廠并非一出生就風華正茂,而是僅僅經營了6個年頭,便陷入困境。
1999年下半年,成都市天味食品廠無論如何也熬不進21世紀了,經主管部門批準停業。同年6月,鄧文停薪留職,并着手創辦成都天味,開始使用“天味”商号進行經營活動。
注意這個時間線,不僅銜接地沒有縫隙,而且似有重合。這也為“天味”後來的私有化争議留下一絲質疑。不過,按照後來的招股書顯示,成都天味是正式成立于2000年5月5日。
當時,在停業處置資産期間,都市天味食品廠将“仁人歡”“好人家”“大紅袍”三個商标轉讓給成都天味,僅支付對價14萬元。此後,這一轉讓過程也備受争議。
以至于,11年後的2010年,成都市金牛區商務局還發了一個《成都市金牛區商務局關于對成都市天味食品廠有關事宜予以确認的函》,書面确認将已注冊的“仁人歡”及當時正在申請注冊的“好人家”“大紅袍”商标轉讓給成都天味真實、合法、有效,不存在國有資産流失的情形。
該函還明确,“鄧文先生對食品廠從1999年下半年停業、未按規定參加企業年檢而被吊銷企業法人營業執照不負有任何個人責任”。
02 家族企業時期1999年,成都市天味食品廠停業那年,也是張勇把海底撈開出四川簡陽的關鍵時刻。但這個關鍵時刻,在當時看來也屬于平淡無奇。
事情緣起于,有一個來自西安的顧客在吃了海底撈後,被這家火鍋店關懷備至的服務所打動,鼓勵張勇把火鍋店開到西安去。這個顧客實在太熱情了,在第二天還給張勇買好了去西安的車票。
就這樣,海底撈邁出了連鎖經營的第一步。
和海底撈差不多,鄧文的成都天味成立後,也是采取了夫妻店的模式。
比鄧文小兩歲的妻子唐璐,曾是成都市軍通通信公司文員、成都軍星實業有限公司主管、西南網景信息服務中心主管、西南網景印務制版公司總經理,有着多年的企業管理經驗。
成都天味成立後,唐璐順理成章和老公一起,成為公司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擺脫了集體企業的身份,成都天味迎來迅猛發展的時代,鄧文和唐璐夫婦的财富也開始連番增長。
2007年3月2日,天味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800萬元。同年11月,天味有限公司第一次增資,鄧文夫婦以貨币資金方式增資,注冊資本3000萬元。
▲2019年12月,第6屆成都火鍋節上的走秀(圖/天味食品官網)
當鄧文夫婦的天味有限公司高歌猛進之際,做火鍋的海底撈則迎來創始人的一次“裂變”,習慣于決策拿主意的張勇,把聯合創始人施永宏給“踢出局”了。
海底撈剛成立的時候,股權結構非常平均,張勇夫婦合計占50%,施永宏夫婦也是50%。開一家火鍋店,四個人一起合作,這樣的股權安排沒多大問題。但到了海底撈迅猛發展,分店遍及多地,員工數量多達數千人,這樣的管理架構就很成問題了。
早在此前,張勇、施永宏都分别讓自己的妻子“下崗”了,在公司運作中,張勇擔任的是決策者角色,施永宏則是一個執行角色。但這樣的角色定位,又是與股權結構如此不匹配。
所以,當張勇讓施永宏退出公司日常管理的同時,竟然以象征性的價格,從施永宏夫婦那裡“要”回了18%股份。
這簡直就是一出現代版的“杯酒釋兵權”!
就這樣,張勇掌握了海底撈的絕對控制權,而退出海底撈日常管理的施永宏,在幾年後接手了專門為海底撈提供火鍋底料的頤海國際(實控人仍為張勇夫婦)。這是與天味食品直接競争的一家香港上市公司,目前市值上千億港元,比天味食品市值高出一倍不止。
有趣的是,與海底撈的“收權”不同,天味有限公司則是開門迎進了新股東。
2009年11月18日,天味有限公司再增資1500萬元,除了成都天味認繳1336萬元,還迎來了16名新股東,他們分别出資3萬到20萬不等。
這些自然人股東中,鄧志宇、鄧聰是鄧文的哥哥,任區域銷售人員的鄧昌倫是鄧文的堂侄,任自貢天味财務部主管的尹翊嫚是鄧文的表妹。
其他的,則是天味有限的高級管理人員和骨幹員工,如行政總監于志勇、财務總監唐鳴等。
或許,正是出于家族企業的基因,天味連選擇的代言明星都姓鄧。
當然,天味給出的理由是,一方面基于鄧倫暖心男神的形象,另一方面是與當紅流量小生合作,更能凸顯品牌年輕化印象,拉近與新生代客群之間的距離。
說到形象,相比丈夫的低調,喜歡爬山和旅行的唐璐,毫不掩飾自己女強人的形象。2010年,唐璐曾接受四川當地媒體采訪,大談“通過調味品解放婦女”。
在成都天味時代,唐璐曾擔任成都天味監事、天味商貿執行董事及總經理。天味有限成立後,唐璐擔任監事,現任四川天味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薪酬為26.46萬元),是名副其實的“半邊天”。
▲天味集團高管持股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鄧文的老同事,原成都市天味食品廠的員工如劉加玉、李棟鋼、貴用獻等人,後來也都曾在天味食品擔任要職,其中不乏出任公司董事、副總經理、監事會主席等高管職位。
一定程度上可以說,天味不僅家族色彩重,還是一個熟人企業。
03 上市公司時期2010年,天味食品已經走過了第10個年頭。
這一年的10月31日,天味食品召開本年度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決定增加股本600萬股,由新股東達晨财智、達晨盛世、達晨創世分别認投,創投資本開始進入天味。
企業逐漸壯大後,天味有了上市的想法。
2012年,成都當地媒體開始報道:一家位于雙流黃甲的本地調料企業正在向深交所中小闆發起沖擊,它是以生産燒雞公調料著稱的四川天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當時的本地媒體,充滿了期待。然而,上市畢竟不是過家家,天味在這條路上一走就是7年。
2012年,天味食品提交了IPO材料,但很快就自動中止了新股發行申購。2013年10月19日,天味食品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将公司名稱加入了“集團”二字,由“四川天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改名為“四川天味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天味食品再度向IPO發起進攻,但因新股發行放緩,再次告敗。
2015年4月,天味食品第三次提交招股說明書,但流年不利,遭遇新股發行暫停。4個月後,好不容易等到了上會,卻又突遭取消審核。
事後,多家媒體報道指出,天味食品這次被取消審核,可能與其主要供應商金安食品生産、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發有關。
當時,金安食品法人被判死緩。當然,那一年沒有多少人在意這個“三顧A股”的調料企業,股民們都在心疼自己的錢。
2017年,天味食品再沖IPO。IPO日報對天味食品做了一次“全面體檢”,給予其65分的總評分(總分100分)。其中,在主體資格一項,天味食品僅得1分(總分10)。
IPO日報給出的扣分理由是,天味食品在資産權屬和主營業務問題上均有瑕疵,并且曆經多次股權及股本變動,尤其在曆史沿革上有硬傷。
也正是在2017年,四川省受理環境信訪舉報辦結情況一覽表(第十六批)顯示,四川天味家園食品有限公司被群衆投訴“長期把廢水排放到河裡,造成環境污染”,被責令整改。而四川天味家園食品有限公司,正是天味食品全資子公司。
2019年4月16日,在經曆5次IPO申請後,天味食品伴随着争議,終于登陸上交所,成為A股首家火鍋底料企業。
先于天味食品半步,于2018年9月,海底撈也走完了自己的上市曆程,正式登陸港交所。
一家做火鍋,一家做火鍋底料,同樣來自四川,初創時期都是家族企業,海底撈和天味食品都登上了屬于自己的資本市場舞台。
隻不過,這兩家企業的創始人,張勇夫婦入了新加坡籍,成為新加坡首富,而鄧文夫婦據悉也已擁有美國永久定居權。(筆者查閱作為上市公司的“天味食品”公司資料,“高管介紹”一欄披露,隻有唐璐一個人擁有美國永久居留權)
04 一切皆有可能火鍋底料翻了身,如今鄧文、唐璐夫婦也以345億元人民币的财富跻身富豪榜第139位。
或許,他們又要開啟一個新的時代。轉頭看,如果沒有天味,鄧文或許也可以成為一名食品工藝領域的科研者。除了企業家的身份,他還是《火鍋底料》《辣椒醬》等國家标準的起草專家之一。
有意思的是,和今年夏天火起來的五條人樂隊一樣,鄧文最具特色的專利标識也是塑料袋。
鄧文、唐璐夫婦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要看不起火鍋底料,不要看不起塑料袋,在市場經濟的時代,一切皆有可能。當然,風險也始終存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