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詩人當中,最為傳奇的才子當屬溫庭筠。其詩與李商隐齊名,已是很不一般,而于詞曲一道,也極為精深。溫庭筠是曆史上第一位專力于"倚聲填詞"的詩人,被稱為“花間派鼻祖”。五代與北宋詞人幾乎都在模仿溫庭筠。
除此之外,溫庭筠工于書法、還偶爾創作傳奇小說、編纂學術著作等等。可惜的是他的作品遺失很多,其傳奇小說幾乎全部遺失、詩詞文賦也傳世不多。甚至他人對溫庭筠的史料記載也曆史潮河中散佚殆盡。
不過從少有的史料中我們還是能大緻了解一些溫庭筠的生平轶事的,比如他八叉八韻即興吟詩、與才女魚玄機亦師亦友的情事、以及屢屢在科舉考場替人作弊答卷等等。
當然還有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如“雞聲茅店月,人迹闆橋霜”令宋代大文豪歐陽修蘇東坡都為之甘拜下風、一句“斜晖脈脈水悠悠,腸斷白頻洲”可謂兩宋閨怨詞之淵薮、還有這幾年當紅的相思情語“玲珑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等等。
尤其是“玲珑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這一句在網絡上傳播極廣,幾乎人人皆知。不過很多人并不知道這句的全詩,甚至知道全詩的也隻知其二,不知其一。暫且來欣賞這句詩的出處——溫庭筠的《南歌子詞二首》:
南歌子詞二首 / 新添聲楊柳枝詞唐·溫庭筠
其一
一尺深紅蒙曲塵,
天生舊物不如新。
合歡桃核終堪恨,
裡許元來别有人。
其二
井底點燈深燭伊,
共郎長行莫圍棋。
玲珑骰子安紅豆,
入骨相思知不知。
據傳這兩首詩是溫庭筠與好友飲筵競歌之時所作,一時成為當世名曲。第一首寫女子被人抛棄的怨恨,第二首則寫女子對情郎的眷戀相思。“玲珑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便是出自這組詩中的第二首。
第一首詩借用蒙塵的紅絲綢比興,開篇寫鮮亮深紅的絲綢卻蒙上灰塵,黯淡無光,一句“天生舊物不如新”含蓄道出了紅絲所指,正式女子自己和愛情,想來女子正被“喜新厭舊”的情郎所棄。後兩句仍用比喻,“合歡核桃”本是愛情的象征,而此刻卻是“堪恨”,原來合歡核桃中“裡許别有人”,以核桃中的兩個“核仁”比喻情郎變心,巧妙地道出了女的幽怨之恨。
第二首也如第一首一般通篇都以諧音比喻的手法寫來。開篇寫“井底點燈”,意為“深處之燭”,正是女子隊情郎的叮囑之語。後一句則用圍棋比拟“違期”,。想來是離别之時,女子千叮萬囑情郎要如期歸來,可謂情意綿綿。後兩句則借骰子寫别後相思,古時骰子以骨磨成,,上有紅色凹點以顯數字。詩中将骰子上的紅點看做嵌入骨中的紅豆,紅豆代表相思,相思入骨,何其銷魂!将女子隊情郎的相思眷戀表達地淋漓盡緻!
溫庭筠的這兩首小詩設想極為新奇,大量用諧音比興,婉轉含蓄,言淺意深,将愛情表達地非常有感染力。也正因此“玲珑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才會如此深受人們喜愛!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