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所蘊含的哲理?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但正如講“君子”一樣,《論語》并沒有首先記載怎麼樣才算“仁”,而是首先從反面給出了關于“仁”的概念,即什麼樣的人不算“仁”,實際上也是從反面來講什麼是“仁”,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所蘊含的哲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但正如講“君子”一樣,《論語》并沒有首先記載怎麼樣才算“仁”,而是首先從反面給出了關于“仁”的概念,即什麼樣的人不算“仁”,實際上也是從反面來講什麼是“仁”。
“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在這裡卻是有貶義的。“鮮”,少的意思。
孔子說,花言巧語、裝出和顔悅色的樣子,以為了一定的目的而讨巧别人,這種人很少有仁心,這樣的人很少是仁人。
孔子主張人要正直,要勇敢,要真誠,講求質樸,内心和外在表現要一緻,文質彬彬,反對花言巧語、工于辭令,主張說話應謹慎小心,說到做到,先做後說,反對說話辦事随心所欲,隻說不做,停留在口頭上,認為這樣的人不夠誠實,不仁。
其實,我們的生活中,有時候也需要“巧言令色”,比如對父母長輩,不能天天耷拉着臉,“色難”,讓父母長輩感覺不舒服,這也是孔子說的對父母長輩的“孝”,對待他們還是要好臉色、好語氣。對待兄弟姐妹、對待晚輩、對待上級和下屬,包括對其他普通人,也要這樣。這裡的“巧言令色”,主要是指為了一定的目的而讨好、巴結,甚至欺騙,比如,一些小孩子甚至女大學生,受了騙子“巧言令色”的騙而被拐賣;下屬為了巴結上級而阿谀奉承讨好等等。
孔子說“巧言令色”的人很少有仁心,一方面指出了這樣一種現實,另一方面,也是在教導我們,要善于識别這樣的人,特别是對于那些你和他們不太熟悉甚至有一定利益關系的人這樣對待你的時候,一定要多想一想,而這種識别能力,是需要長期的學習甚至經曆了生活的磨煉才養成的,而《論語》在第一篇第三章就編排了這句話,可見如何識别這樣的人,也是很重要的。
這一章,在《論語·陽貨》篇第十七章重出了一遍。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論語·陽貨》17·17)
先秦時期,還沒有發明紙,人們記錄重要典章制度、重要文獻,都是刻在一根根木簡或竹簡上的,然後再用牛皮條串連成“冊”。《論語》的編輯者在串連成冊的時候,可能多刻了一條木簡或竹簡,而串連成的冊又不易拆分,于是就這樣留傳下來了。
關于“巧言令色”的問題,孔子後來又講過,甚至作了進一步的引申,孔子的弟子們又刻錄下來了,編輯在《論語·公冶長》篇第二十五章中。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論語·公冶長》5·25)
左丘明,姓左丘名明,相傳是魯國人,且是《左傳》一書的作者。《左傳》相傳是左丘明針對孔子編輯的《春秋》而作的傳記,以《春秋》為本,通過記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說明《春秋》的綱目,但它實際上是中國古代一部叙事完備的編年體史書,原名為《左氏春秋》,漢代改稱《春秋左氏傳》《春秋内傳》《左氏》,漢朝以後多稱《左傳》,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與《公羊傳》《谷梁傳》合稱“春秋三傳”。
孔子反對巧言令色,這裡又加上了“足恭”,認為對人過分恭敬,就有點谄媚的意思了,這種人也不仁。更可惡的,還有一種情況,即“匿怨而友其人”,本來對某人有意見,甚至怨恨,但卻把怨恨裝在心裡,表面上卻裝出友好的樣子。孔子說,這樣的人,左丘明認為可恥,我也認為可恥。
《尚書·冏命》記載說:“慎簡乃僚,無以巧言令色,便辟側媚,其惟吉士。”周穆王任命伯冏為太仆正的時候,發布冊命說,你要謹慎地選拔你的官史,不要任用那些花言巧語、僞裝和善、逢迎谄媚、奸詐邪惡的人,任用的人,都應當是賢良的人。太仆正是一種官職。
孔子提倡人們要正直、坦率、誠實,不要口是心非、表裡不一,反對那些人前一套、人後一套的行為。但是,在實際生活中,這兩種人都是有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