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明知山中有老虎偏要再向虎山行

明知山中有老虎偏要再向虎山行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18 16:03:45

明知山中有老虎偏要再向虎山行(路見不平一聲吼清河處處有)1

明知山中有老虎偏要再向虎山行(路見不平一聲吼清河處處有)2

記者 郭紅玉 通訊員 李玉江 文/圖

武松、武大郎、潘金蓮這三個人物曾因《金瓶梅》、《水浒傳》兩部名作而家喻戶曉,其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在清河縣,有關他們的傳說不止這些。“在我們這一帶的傳說裡,武大郎并不是一個小矮個,潘金蓮是一個賢惠的媳婦……”清河是武松武大郎的家鄉,在清河縣人的口中,流傳着諸多有關武松、武大郎、潘金蓮等人物的原生态故事。其故事與傳說遠遠超出了《水浒傳》、《金瓶梅》的描寫和講述,甚至有不少故事大異于這兩部古典小說裡的版本。

極具神話色彩的武松出世

先來聽聽清河人口中極具神話色彩的《武松出世》。相傳,北宋年間,清河縣城西南十裡有個孔宋莊。一天,一位風水先生路過這裡,圍着村東一片墳地轉起圈子來,連叫“好風水”,後又搖頭歎息“可惜呀可惜”。村民問其歎息的緣由,風水先生說:“這片墳地位置好,正與天罡相對,你們村應出七位大本領之人,日後必能匡時濟世。不過,地處流沙,風水易失,奇人難出世。”村民求助于風水先生,風水先生說:“須在墳地南挖一條三丈三尺三寸長的溝,深三尺,深不可,淺亦不可。”于是村民在風水先生的指點下,很快就挖好了溝。爾後,村民請風水先生進村吃酒。

有一魯莽漢子,在衆人走後故意跳下溝去胡亂挖了幾鍬,還說:“什麼風水,信他作甚。”不料忽有七條大蛇從溝内露出頭來,正在往外掙紮,吓得那漢子一路跑回村子去喊人。衆人趕到墳地,隻見七條巨蛇口吐紅舌,眼冒火光,身披金鱗,搖頭擺尾,依次從溝内呼嘯而出,騰空而去。風水先生一把奪過鐵鍬,忙往溝裡填土,勉強把一條金頭小蛇堵回土中,他擦把汗說:“七條好漢已跑了六條,幸喜還有一條,三日内可出世。” 三日後,一戶武姓人家生了一子,因已有一位兄長武大郎,所以稱武二郎,取名武天罡,他就是日後的打虎英雄武松。

清正廉明、高大英武的武大郎

武大郎和潘金蓮在清河人的傳說裡,是有口皆碑的好人。武大郎本名武植,高大英武。相傳,武大郎少年時家境貧寒,為富戶放羊,曾做過富家子弟的陪讀。武大郎在黃金莊村染坊打工時,得到潘掌櫃的賞識,将愛女潘金蓮許配與他,并供他讀書。後來,武大郎考中進士,做了陽谷知縣,在任期間,武大郎清正廉明,率民衆修渠引水抗洪澇,在當地有口皆碑,鄉民曾敬萬民傘。

那為什麼武大郎成了今天大衆眼中的猥瑣男形象?原來是這樣的:武大郎少年時陪讀的一富家子弟,曾與其結為盟兄弟,因家中房屋被火燒光,無奈到陽谷縣投奔武大郎。當時,已是知縣的武大郎因忙于政務,慢怠了盟兄弟,盟兄弟在回家時一路編排武大郎的臭報。盟兄弟回到家一看,傻了眼,原來武大郎早派人回清河幫他修建了家園。盟兄弟連忙原路返回塗擦臭報,可是已經晚了,南來北往的民間藝人根據臭報的内容已經以訛傳訛,宣傳開來,歪曲了武大郎形象,後來還被收編進了《水浒傳》,這才造成了千古奇冤。也因此,清河人有清河人的忌諱,據說,上世紀五十年代,有一劇團來清河演出時,在黃金莊演《武松殺嫂》,犯了黃金莊人的忌諱,被村民打跑了。

俯拾皆是的傳說代代傳

如今,在清河縣有關武松和武大郎的傳說俯拾皆是,如“武松出世”、“武松井”、“武松大鬧東嶽廟”、“武松上太行山”……這些故事在清河縣世代相傳,也被文人編撰成一部部英雄傳奇小說,婦孺皆知,廣泛流傳。 世世代代的清河武氏族人,以其祖先為驕傲,餐前飯後,床前燈下,父輩講給子輩,母親講給孩童;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之前,清河縣農村的粉坊、油坊、染坊、豆腐坊等,白天是生産加工地,晚上成了聽故事的地方;廟會和集日上的說書場、說書攤;舞台上的清河亂彈、四根弦……前仆後繼地傳唱着“武老二”的故事。 時至今日,清河人還都會說上兩句“閑言碎語不用講,表一表好漢武二郎。家住直隸廣府清河縣,城東八裡孔宋莊……”

除了口耳相傳,清河縣如今也有很多承載着這些傳說的文物古迹、現代建築。清河縣快活林公園的那口武松井,武家那村的武植墓,武松公園内的卧石、三碗軒、武松打虎雕像,還有以武松命名的武松大街、武松打虎雕像、武松武校、武松賓館、武松酒廠、武松酒樓等等,無不展示着清河人以其為榮,也吸引着更多的人去解讀武松與武大郎的傳說。

作為第35代傳承人的武書常,54歲,是繼上一代傳承人武雙福後的武氏祠堂守墓人。為了更好地擔起傳承使命,武書常曾輾轉山東、山西等地潛心挖掘武松、武大郎的民間傳說,并在家鄉義務為遊客講解。

傳承下來的不僅有故事,還有精神。武松“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給予清河人特有的文化滋養,激勵着代代清河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