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電器是什麼?
繼電器是一種在特定條件下可以使電路斷開或導通的開關。
開關的一種。
開關的動力不是人手,而是電、磁、聲、光、熱等。
繼電器的作用
隔離控制與被控制電路
用低電壓控制高電壓系統
用小電流控制大電流系統
實現邏輯功能
繼電器分類
電磁式繼電器 (EMRs)
EMRs由一個輸入線圈及一套或幾套輸出觸點組成,EMRs通過對線圈供電及斷電實現對觸點側電路的控制。
固态繼電器 (SSRs)
固态繼電器使用半導體器件代替電磁式繼電器的機械觸點對電路進行控制。其内部是一個受發光二極管控制的光電耦合元件。經常用于低壓電路中。
優缺點
電磁式繼電器 (EMRs)
關斷時無漏電流
導通電阻小
存在機械磨損
固态繼電器 (SSRs)
無活動部件
開關速度快
觸點容量小
繼電器信号特性
電磁繼電器的一般結構
電磁繼電器的動作原理
電磁繼電器的動作過程
實際繼電器的内部結構
電磁繼電器的基本性能參數
接觸電阻 Contact Resistance .
接觸電阻是導體電阻和表面膜電一個導體分成二段後形成的電接觸、具有比原導體大得多的電阻,此電阻稱為接觸電阻。繼電器的接觸電阻指接點間電阻.
動作(置位)電壓/ 釋放(複位)電壓 Operate-Voltage (Set-Voltage)/ Release-Voltage (Reset-Voltage ).
動作電壓(OV):繼電器所有接點從複歸狀态到達工作狀态時線圈所需電壓的最小值。
複歸電壓(RV):繼電器所有接點從工作狀态到達複歸狀态時線圈所需電壓的最小值。
動作(置位)時間/ 釋放(複位)時間 Operate-Time (Set-Time)/ Release-Time (Reset-Time
動作時間(OT):線圈通電開始到所有接點達到工作狀态時所需的時間。
複歸時間(RT): 線圈斷電開始到所有接點固到複歸狀态時所需的時間。
絕緣電阻(Insulation-Resistance)/ 耐電壓(Dielectric-Strength)
絕緣電阻: 在相互絕緣的導電部分之間用規定的直流電壓測量時所呈現的電阻值
耐電壓:又稱絕緣強度,是指介質材料在不失效的情況下所能承受的最大電壓梯度
額定電壓(Rated Voltage)/額定電流(Rated Current)
繼電器設計時的額定規格值,一般條件下使用繼電器時,施加到線圈上的電壓(電流)以此為标準
在使用繼電器時,由于實際電路的電壓或使用環境有可能會産生波動,導緻施加到繼電器線圈兩端的電壓也可能會産生波動, 為了不影響繼電器的正常使用,則規定了繼電器使用時的可以施加的電壓範圍。(每個産品都有一個容許電壓範圍,使用時參考規格書. 如果沒有特殊說明, 容許範圍是額定值 /-5%)
接點構成形式
常開接點:正常狀态下是開路的接點。
常閉接點:正常狀态下是閉路的接點。
轉換接點:一側是常閉,另一側是常開
MBB接點:轉換型接點中,常閉側還沒有斷開,常開側已經導通。
适用标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