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埃塞俄比亞的曆史地圖

埃塞俄比亞的曆史地圖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0 09:02:25

我們通過對1992年,2001年,2010,2019年出版的世界地圖冊的對比,來看一下30年來世界的變化。

我們分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北冰洋,南極洲分國家和地區逐一對比。

第三篇 非洲—埃塞俄比亞

【國 名】 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The 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Ethiopia)。

【面 積】 面積110.36萬平方公裡。

【人 口】1.15億。全國約有80多個民族,主要有奧羅莫族(40%)、阿姆哈拉族(30%)、提格雷族(8%)、索馬裡族(6%)、錫達莫族(4%)等。居民中45%信奉埃塞正教,40-45%信奉伊斯蘭教,5%信奉新教,其餘信奉原始宗教。阿姆哈拉語為聯邦工作語言,通用英語,主要民族語言有奧羅莫語、提格雷語等。

【首 都】 亞的斯亞貝巴(Addis Ababa),人口逾450萬(2019年)。年平均氣溫16℃,年均降雨量1237毫米。

【重要節日】 阿杜瓦大捷紀念日(Victory of Adwa Day):3月2日;埃塞俄比亞人民革命民主陣線執政紀念日(Downfall of the Derg):5月28日;埃曆新年:9月11日(New Year)。

【地理】 非洲東北部内陸國。東與吉布提、索馬裡毗鄰,西同蘇丹、南蘇丹交界,南與肯尼亞接壤,北接厄立特裡亞。高原占全國面積的2/3,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稱。

【曆史】具有3000年文明史。公元前8世紀建立努比亞王國。公元前後建立阿克蘇姆王國,10世紀末被紮格王朝取代。13世紀,阿比西尼亞王國興起,19世紀初分裂成若幹公國。1889年,紹阿國王孟尼利克二世稱帝,統一全國,建都亞的斯亞貝巴,奠定現代埃塞俄比亞疆域。1890年,意大利入侵,強迫埃塞接受其“保護”。1896年,孟尼利克二世在阿杜瓦大敗意軍,意被迫承認埃塞獨立。1928年海爾·塞拉西登基,1930年11月2日加冕稱帝。1936年,意大利再次入侵,占領埃塞全境,塞拉西流亡英國。1941年,盟軍擊敗意大利,塞拉西于5月5日歸國複位。1974年9月12日,一批少壯軍官發動政變推翻塞拉西政權,廢黜帝制,成立臨時軍事行政委員會。1977年2月,門格斯圖·海爾·馬裡亞姆中校發動政變上台,自任國家元首。1979年成立以軍人為主的“埃塞俄比亞勞動人民黨組織委員會”,推行一黨制。1987年9月,門格斯圖宣布結束軍事統治,成立埃塞俄比亞人民民主共和國。1988年3月,埃塞爆發内戰。1991年5月28日,埃塞俄比亞人民革命民主陣線(埃革陣)推翻門格斯圖政權,7月成立過渡政府,埃革陣主席梅萊斯·澤納維(Meles Zenawi)任總統。1994年12月制憲會議通過新憲法。1995年5月舉行首次多黨選舉。8月22日,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成立,梅萊斯以人民代表院多數黨主席身份就任總理。在2000、2005、2010年三次大選中,梅萊斯均蟬聯。

【行政區劃】 全國分為包括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市和商業城市迪雷達瓦在内的2個自治行政區,以及9個民族州。2019年11月,錫達瑪地區通過公投宣布獨立建州。

9個民族州包含阿法爾州,阿姆哈拉州,本尚古勒-古馬茲州,甘貝拉州,哈勒爾州,奧羅米亞州,索馬裡州,南方各族州,提格裡州。

1991年5月28日,以“提格雷人民解放陣線”為主的埃革陣軍隊進入亞的斯亞貝巴,門格斯圖政權宣告瓦解。放棄社會主義制度。1993年,厄立特裡亞脫離埃塞俄比亞獨立。1992年開始實行目前的行政區劃。

1994年12月8日,制憲會議通過埃塞第四部憲法《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憲法》,次年8月22日生效,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成立。新憲法規定埃塞為聯邦制國家。各民族平等自治,享有民族自決和分離權,任何一個族的立法機構以2/3多數通過分離要求後,聯邦政府應在三年内組織該族全民公決,多數贊成即可脫離聯邦;各州可以本族語言為州工作語言。 各州擁有自己的州議會,議員由直選産生,代表各個縣。州議會選舉産生州長,州長從州議員中選擇并經州議會通過後組成州執行委員會委員。各州有分支部門,向執行委員會負責。

新憲法體制下,埃塞俄比亞分為9個州和1個聯邦首都區。大約在1998-2001年間,德雷達瓦市也升格為州級。

埃塞俄比亞的曆史地圖(世界地圖變遷史)1

1990年埃塞俄比亞人口4789萬,人均GDP為254美元。

埃塞俄比亞的曆史地圖(世界地圖變遷史)2

2000年埃塞俄比亞人口6622萬,人均GDP為124美元。

埃塞俄比亞的曆史地圖(世界地圖變遷史)3

2010年埃塞俄比亞人口8764萬,人均GDP為341美元。

埃塞俄比亞的曆史地圖(世界地圖變遷史)4

2020年埃塞俄比亞人口11496萬,人均GDP為936美元。

2020年6月18日,錫達莫地區脫離南方州,正式設立錫達莫州。2019年錫達莫公投案獲得了當地98.5%的支持率。錫達莫州首府同駐阿瓦薩 ,即原南方州首府2021年11月23日,設立西南州。10月30日,埃塞俄比亞聯邦議院批準成立。9月30日舉行的公投中投票支持該地區州。

【經 濟】 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以農牧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門格斯圖執政時期因内亂不斷、政策失當及天災頻繁,經濟幾近崩潰。埃革陣執政後,實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農業和基礎設施建設為先導的發展戰略,向市場經濟過渡,經濟恢複較快,1992-1997年經濟年均增長7%。1998年埃厄邊界沖突爆發後,經濟發展受挫。2001年,以埃厄和平進程取得進展為契機,埃塞政府将工作重心轉向經濟建設。2002年,政府實施可持續發展和減貧計劃,先後采取修改投資和移民政策,降低出口稅和銀行利率、加強能力建設、推廣職業技術培訓等措施,獲國際金融機構肯定。但2002年因旱災嚴重,經濟增長率放緩,翌年有所恢複。2005年以來,政府實施“以農業為先導的工業化發展戰略”,加大農業投入,大力發展新興産業、出口創彙型産業、旅遊業和航空業,吸引外資參與埃塞能源和礦産資源開發,經濟保持8%以上高速增長。聯合國視埃塞為實現千年發展目标的典範。2010年,埃革陣在多黨議會選舉中獲勝後,着手制訂并實施首個5年“經濟增長與轉型計劃”,着力加強水電站、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制造業發展,目标是到2025年成為中等收入國家。2015年,首個5年“經濟增長與轉型計劃”順利完成。2016年起實施第二個5年“經濟增長與轉型計劃”。2020年6月,埃塞政府出台主題為“埃塞俄比亞:非洲繁榮的燈塔”未來十年發展規劃。

【資 源】 已探明的礦藏有黃金、鉑、鎳、銅、鐵、煤、钽、矽、鉀鹽、磷酸鹽、大理石、石灰石、石油和天然氣。馬來西亞、沙特阿拉伯、英國、蘇丹、約旦等國公司在埃塞進行油氣勘探開發。水資源豐富,号稱“東非水塔”。境内河流湖泊較多,青尼羅河發源于此,但利用率不足5%。目前森林覆蓋率為9%。

【工 業】 工業門類不齊全,結構不合理,零部件、原材料依靠進口。制造業以食品、飲料、紡織、皮革加工為主,集中于首都等兩、三個城市。皮革是第二大出口産品,每年出口收入約5100萬美元。

近年來,埃塞加快推進工業化,積極建設工業園區。根據規劃,拟在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和4個主要城市阿瓦薩、迪雷達瓦、馬克雷、孔波查等重點建設工業園。2015年4月,埃塞政府出台《工業園法》。

【農 業】 農業系國民經濟和出口創彙的支柱,占GDP約40%。農牧民占總人口85%以上,主要從事種植和畜牧業,另有少量漁業和林業。現有農業用地1240萬公頃。以小農耕作為主,廣種薄收,靠天吃飯,常年缺糧。苔麸、小麥等谷類作物占糧食作物産量的84.15%。近年來,因政府取消農産品銷售壟斷、放松價格控制、鼓勵農業小型貸款、加強農技推廣和化肥使用、糧食産量有所上升。經濟作物有咖啡、恰特草、鮮花、油料等。其中咖啡産量居非洲前列,年均産量33萬噸左右。咖啡出口創彙占埃塞出口的約24%,其産量占世界産量的15%。

  畜牧業大國,适牧地占國土一半多。以家庭放牧為主,抗災力低,産值約占國内生産總值的20%,吸收約30%的農業人口。牲畜存欄總數居非洲之首、世界第十。其中牛3500萬頭、綿羊2100萬隻、山羊1680萬隻、駱駝100萬頭。

【旅遊業】 旅遊資源豐富,文物古迹及野生動物公園較多,有7處遺迹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産名錄》。政府已采取擴建機場、簡化簽證手續等措施促進旅遊業發展,計劃使埃塞到2020年成為非洲10大旅遊國之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