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匠人匠心精神

匠人匠心精神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06 08:27:00

這個時代是匠人的時代,唯有将一件事做到極緻,才能夠讓審美日益嚴苛的大衆自願掏出真金白銀去消費。

這個時代亦是匠人稀缺的時代,每個人都在拼命追逐快速叠代的新鮮玩意,對已經到手的東西和技能不甚珍惜。

匠人匠心精神(擇一物安栖身心)1

匠人需要時間的加持,需要十年、數十年的雕琢打磨,在一物内望見世界,在揮毫間映射出千姿百媚。

匠人需要匠心,一個人的心隻有經過了千錘百煉,才能細緻入微、優雅無比,這其中更要經曆日複一日的枯燥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雜念盡除,手裡眼裡隻有這相守一生的物件。

祝羽捷在2019年寫了一本《萬物皆有歡喜處》,記錄了45個城市中手工藝人的故事,他們一輩子隻為做好一件事,他們惜物的生活美學态度,感染着一座座城市。

作者祝羽捷的舅舅是個資深的二胡愛好者,他不僅僅自己拉二胡,還會做二胡。做出的二胡美極了,音窗像蘇州園林的镂空花窗。

匠人匠心精神(擇一物安栖身心)2

祝羽捷跟着舅舅學二胡,也惦記着舅舅手裡自己做的那把。舅舅答應她,隻要她學會一首曲子,就給她做一個一模一樣的。

還沒等她學會,舅舅就病倒了,而她也忙于學習,把學習二胡的事放下了。

舅舅在臨走前給祝羽捷做好了那把她心心念念的二胡,而她卻再也聽不得二胡如泣如訴的聲響。

物件裡,有時藏着一個人。碰不得,也忘不掉。

老鞋匠做了一輩子的鞋,在老伴去世後,他說自己再也做不出一雙精巧的皮鞋,隻剩下了修鞋的手藝。

那是一雙精巧的牛筋底平底鞋,老鞋匠在鞋面上還縫了個蝴蝶結,走路一點也不礙事,還多了些靈氣。老伴兒看到這雙鞋子,竟有些害羞,一把年紀還要這樣精緻。

老鞋匠沒有同人們訴說他的哀傷,他用他自己的方式表達着對老伴兒的思念。

匠人匠心精神(擇一物安栖身心)3

“老鞋匠比自己還了解你的腳,你隻能看到表面,他卻能知道你是如何走路的。”

有時物件是陪伴,也是那根救命稻草。

如一原本是一個在北京打拼的普通女孩,疾病讓她不得不放棄如日中天的事業,回到老家休養生息。

對未來的迷茫打垮了這個原先無所畏懼的女孩,她不知道未來的路在何方,經常無助的偷偷哭泣。

在外婆的提醒下,她撿起了祖傳的藥方,又不斷地深造和學習,成為了一名專業的制皂手藝人。雙手的勞作讓她感到踏實,而這份手藝,讓她過着人間仙境般的生活。

匠人匠心精神(擇一物安栖身心)4

她的工作室在離成都100公裡外的山間,推開門就是滿眼的蜀國山水,漫山的藥草都是她的配方。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手藝和物件滋養着如一,而如一也在用生命踐行。

物件亦是成長的見證。

立明是一個年輕的男孩,龍眉鳳目,總是笑嘻嘻的。他十年前第一次見到古琴,那是一張仲尼式古琴,見到這張琴的第一眼,立明就被迷住了。

他下決心要做一名斫琴師,從選材到制作再到上漆、抛光、安弦、調音,每一道工序他都盡力追求極緻。

匠人匠心精神(擇一物安栖身心)5

學習斫琴的過程,也是立明修心養性的過程。為了研究氣候變化對古琴的影響,他感受四季;為了調節氣息,他每日七點起床研習書法;他喜歡喝茶也喜歡養花。

年輕的立明,因為這份手藝,比同齡人多了些許骨子裡的沉穩。

明代的張岱在《陶庵夢憶》中說:“人無癡者,無可與之交,其無深情也;人無癖者,無可與之交,因其無深情也。”

物件裡寄托着我們的真性情。

有一件讓自己癡迷的事情是幸福的,那是匠心的發源地。

匠人匠心精神(擇一物安栖身心)6

關注@草席話涼生,一起讀書,一起成長,一起看世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