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瑩媽
當媽前後最大的變化就是沒當媽之前看到别的孩子拉大便,馬上捂着鼻子走遠了,但當了媽之後,自己的孩子拉了大便,巴不得把鼻子湊到孩子的尿不濕上,聞聞大便的味道,看看大便的樣子!
因為孩子的大便就是食物經過腸道的消化吸收之後殘留出來的殘渣,孩子的大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孩子的消化能力以及孩子的健康狀況!
小豔作為一個新手媽媽,在孩子剛出生的那一段時間特别的焦慮,因為他們家孩子的大便變化得比較多,有時候比較稀,有時候又比較稠,有時候綠色的,有時候又是黃色的,小豔還因此帶孩子去看過兩次醫生,結果排了半天隊挂了号,看完醫生什麼藥都沒開就回來了,因為醫生說孩子沒有任何的問題,都是健康的!
其實有些看似不正常的便便,但都是正常的,那我們要怎麼區别哪些正常哪些不正常呢?
寶寶常見的12種大便,6種正常,6種異常,媽媽要早認識第1種:墨綠色的大便
這種大便一般是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排出來的胎便,因為胎便是胎兒在媽媽肚子裡面儲存的大便沒有什麼味道,但是量會比較多,而且顔色會比較深,一般在出生24小時之内排出胎便,到了2~3天之後,慢慢的胎便排完之後就會變為正常的大便。
第2種:綠色大便
綠色的大便要比胎便顔色要淺一些,綠色大便的原因比較多,比如寶寶沒吃飽或者着涼了,或者是消化不良又或者是喝的奶粉裡面鐵含量比較高,孩子消化不了都會出現綠便的情況。
隻要孩子生長發育正常,那孩子的綠便是屬于正常的情況,家長不用過于擔心,也不用着急地給孩子換奶粉。
第3種:泡沫便便
不少家長會發現孩子在拉大便的後面會有一些泡泡,這其實是因為孩子對于母乳或者奶粉中的糖消化不徹底導緻出現的一些泡泡。
特别是有一些媽媽喜歡吃甜食的時候,寶寶更容易出現泡泡大便。
發現寶寶大便泡泡比較多,媽媽要減少飲食中糖的攝入。
第4種:消化不良的大便
最常見于剛添加輔食的孩子,剛給孩子添加青菜,孩子吃什麼就拉什麼出來,這樣的情況不需要帶孩子去看醫生,而是建議媽媽在給孩子添加輔食的時候要做得更細緻一些,比如說給孩子添更嫩的青菜,要把青菜搗鼓得更爛一些,慢慢的适應孩子的胃腸消化能力。
第5種:奶瓣便便
比較常見于奶粉喂養的孩子,因為奶粉中的蛋白質孩子不太容易消化,所以不容易消化的蛋白質就會随着大便排出體外,就會有一些奶瓣或者是孩子喝奶喝得太多了,胃腸沒有辦法消化這麼多就會有奶瓣,隻要孩子的生長發育正常,能吃能喝能睡能玩,家長也不用過于擔心。
第6種:正常便便,油膩膩的便便
在寶寶排出大便的時候會發現有一些脂肪類的物質看起來油膩膩的,這極有可能是母乳喂養的媽媽吃比較多油膩的食物,所以建議媽媽在母乳喂養的時候脂肪攝入不用太多,比如說不要吃太油膩的雞湯,或者是肥肉豬腳等。
以上6種大便是屬于正常的大便
但如果寶寶身上出現6種異常大便,媽媽要及時帶娃去看醫生
第1種:大便有粘液
代表着孩子胃腸不适,如果孩子還有腹瀉腹痛的話,建議要去醫院。
第2種:豆腐渣樣便便
代表着孩子可能會有念珠菌感染。
第3種:蛋花湯樣便便
比如孩子秋季腹瀉就會有蛋花湯樣便便,可能代表病毒感染。
第4種:紅色便便
如果是鮮紅色的可能是孩子肛周破裂出血,導緻大便有鮮血。
第5種:黑色便便
孩子排完胎便之後還會出現黑色的便便,那可能是孩子消化道出血。
第6種:灰白色便便
提示孩子有膽道梗阻,盡量地帶孩子早點就醫。
孩子的大便跟孩子吃進去的食物有關,腸胃的消化肝膽的情況都有關系,所以可以通過孩子的大便了解孩子的健康情況!
而孩子的胃腸不僅僅跟大便有關,還有可能會出現脹氣,腹瀉,便秘,消化不良等情況。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立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