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噪音對幼兒的危害?随着工業技術越來越發達,我們周圍的環境噪聲也愈加複雜,如果長期處在嘈雜的環境中,對我們的健康會産生極大的危害,尤其對于聽覺系統還處于發育階段的青少年而言,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玩具噪音對幼兒的危害?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随着工業技術越來越發達,我們周圍的環境噪聲也愈加複雜,如果長期處在嘈雜的環境中,對我們的健康會産生極大的危害,尤其對于聽覺系統還處于發育階段的青少年而言。
數據調查顯示,我國每年新增的急性重度耳聾患者超3萬人,這些年,兒童青少年噪音性耳聾的發病率逐年增加,除了大家習以為常的家庭噪音、大音量的音響、長時間使用的耳機,甚至就連小孩子手裡的電動玩具,都有可能傷害孩子的聽力。
什麼是噪音性耳聾?
首先,我們要明确什麼是噪音,從物理學來說,噪音是一切不規則的信号;從生理學來說,噪音就是妨礙我們工作、學習、休息以及幹擾我們所要聽的聲音的一切聲響。噪音按照聲源的特點可以分為以下四類:
? 工業噪音:工業生産中,生産設備及輔助設備産生的噪音,一般工廠車間内噪音級大約在75~105分貝。
? 交通運輸噪音:交通運輸噪音來源于地面、水上、空中,這些聲源流動性大,影響面積廣。
? 建築施工噪音:建築施工過程中運輸材料、挖掘、攪拌等環節都會産生噪音,這些噪音基本均在90分貝以上。
? 社會生活娛樂噪音:指娛樂場所、空調、洗衣機、電視、玩具等産生的噪音,這一類噪音一般在80分貝以下。
由于長時間接觸噪音,導緻耳蝸損傷而出現的耳聾稱為噪音性耳聾。噪音性耳聾屬于神經性耳聾,主要臨床表現為雙耳或單耳的高頻聽力曲線下降。
噪音對聽覺器官造成病理性聽力損傷必須達到一定噪音強度,噪音在40~60分貝時,噪音每提高3分貝,噪音所包含的能量增高一倍。如果長期處在85~90分貝這樣超過聽力保護标準的噪音環境中,我們的聽力系統會處在時刻保持緊張、難以放松的狀态,長久的持續疲勞狀态會造成高頻(3000~6000Hz)聽力損失。
人體正常的語言頻率三頻段為500Hz、1000Hz、2000Hz,當我們的聽力進一步損傷,高頻聽力損傷将擴展達到語言頻段,表現出主觀聽力障礙,即噪音性耳聾。
我們的耳蝸中含有大量的纖細毛細胞,纖細毛細胞可将聲波轉化為神經信号,然後傳遞給大腦。長期使用耳機或耳機噪音過大的狀況下,會導緻纖細毛細胞受損,并造成神經信号輸出異常,繼而引起神經性耳鳴症狀,嚴重可能會導緻永久性耳聾。
噪音不僅對我們的聽力系統會造成損傷,而且會對神經系統、内分泌系統、心血管系統、視覺器官、消化系統等造成影響。噪音長時間對我們的神經系統反複刺激,使得腦皮層興奮與抑制平衡失調,腦血管功能紊亂,從而産生神經衰弱綜合征,可出現頭痛、頭昏、耳鳴、易疲倦以及睡眠不良等症狀,還會引起記憶力、思考力、學習能力、閱讀能力降低。
噪音性耳聾的預防和治療
噪聲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如何有效的避免噪聲的危害呢?
避免噪聲的途徑主要有三個,第一個是在聲源處減噪降噪,避免噪聲發出。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完全消除噪聲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們平時看電視、戴耳機時,一定要注意不要将聲音開得太大,并且要讓耳朵适時休息。
我們的神經系統或聽力器官保持緊張的時間約為45分鐘,所以,看電視、戴耳機時,每隔45分鐘左右就休息幾分鐘。家中的電風扇和空調葉片要勤加清洗,防止灰塵不均勻積落引起軸承不穩,導緻振蕩産生噪聲。洗衣機可以用橡皮墊在底部減少晃動産生的噪音。
如果已經出現了噪音性耳聾,應該怎麼治療?首先,一定要及時就醫。根據醫生的診斷和建議進行治療。
對于噪音性耳聾的早期患者,可以用一些擴血管和營養神經的藥物進行保守治療。噪音性耳聾患者由于聽覺受損,會莫名煩躁、恐慌、焦慮等,情緒起伏大,此時應積極尋求心理開導。
另外,患者還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清淡飲食。如果患者已經經過系統治療,仍未見明顯效果,為保障正常的日常交流生活,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通過佩戴助聽器來緩解噪音性耳聾。
來源: 人民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