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武漢防控應急處置

武漢防控應急處置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4:43:35

截至2月19日,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患者治愈人數,已連續20天超過新增死亡人數。從2月16日全面升級防控措施起,湖北新增治愈人數連續4天破千。

在27歲的十堰居民王歆看來,數據顯示一切在往好的方面發展。2月12日晚,他所在的十堰市張灣區發布全國首個“戰時管制令”,次日,孝感下轄的大悟、雲夢兩縣,亦相繼進入戰時管理狀态。2月16日,這種“戰時管制”的嚴控之舉擴至湖北全省,湖北省政府宣布城鄉所有村組、社區小區和居民點,實施24小時最嚴格的封閉式管理。

在官方表述中,湖北抗疫形勢仍然嚴峻,實施“戰時管制”或為鞏固“戰疫”成果,或為切斷病毒傳播路徑。新京報記者梳理發現,所謂“戰時管制令”主要有三點:一是所有小區、樓棟實施全封閉管理,二是無特定情形,除特定人員,所有居民和車輛禁止出入;三是生活必需物資、藥物等由專人定時配送或代購。

“這是戰時狀态下的非常之舉。”湖北省委副秘書長錢遠坤2月18日說,“防控嚴一點就可能早一天勝利,松一厘就可能前功盡棄。”

全文3795字 閱讀約需8分鐘

武漢防控應急處置(武漢之外的戰時管制)1

2月15日,雲夢縣下起大雪,工作人員在路口執勤,一側的告示牌上寫着:“此小區實行全封閉隔離,所有人員嚴禁出入”。受訪者供圖

發布:全省實行“戰時管制” “防控嚴一點就可能早一天勝利”

疫情之下,湖北十堰市張灣區,是第一個實行“戰時管制”的地方。

“張灣區實施戰時管制了!”2月12日晚上,王歆在微信朋友圈看到這一消息,第一感覺是有些緊張:“難道疫情更嚴重了?”

對于27歲的十堰人王歆來說,2020年的頭兩個月顯得非同尋常。大年三十晚上,十堰停運公共交通,正月初一淩晨全市封路。此後,防控措施逐漸加強,他所在的張灣區更是發布了全國首個“戰時管制令”。

根據十堰市張灣區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的公告,“戰時管制”措施,包括對張灣區所有樓棟一律實施全封閉管理,除了和抗疫有關的特殊從業人員,所有人不得出樓棟;除公務用車、醫護人員用車等抗“疫”車輛,其他車輛一律禁止出入;居民的生活物資,則由居委會、村委會等配送,并代購居民急需的藥品。“戰時管制”以14天為一個周期。

“非常時期、非常之舉,勢在必行、迫不得已。”張灣區防控指揮部發布的公告中這樣寫道。

張灣區副區長肖旭在接受“中國之聲”采訪時表示,之所以提出“戰時管制”,是希望鞏固此前的階段性成果。同時,現階段張灣區本地居民感染病例急劇上升,占全部病例近八成,進入“戰時管制”、嚴格封閉管理,“是希望在轄區市民的理解配合下,頂住二代、三代傳染的壓力。”

另一個原因是,張灣區尚未完全掌握所有病患及其密切接觸者的信息。發布“戰時管制令”之後,肖旭在一封公開信中提及,張灣區希望借“戰時管制”倒逼病源暴露,以短痛避長痛,以時間換空間。

第二天,王歆所在的小區單元樓貼上了相關通知。原本,小區内還見得到下樓活動或是遛狗的人,但此後難覓居民身影。

十堰市張灣區宣布“戰時管制”的第二天,孝感市下轄的大悟、雲夢兩縣,亦相繼宣布實施“戰時封閉管理”,黃岡市則于當日夜間連發三道通告,宣布在全市範圍升級管控——也進入“戰時”狀态。

新京報記者梳理發現,上述市、縣“戰時管制”措施主要圍繞三點:一是所有小區、樓棟實施全封閉管理;二是無特定情形,除特定人員,所有居民和車輛禁止出入;三是生活必需物資、藥物等由專人定時配送或代購。

李峰住在雲夢縣全洲桃源小區。2月15日,他告訴新京報記者,小區已禁止居民出入。由于早前就采取了較為嚴格的措施,因此,他并未感到“戰時管制”帶來的明顯變化。

但雲夢縣城區的道路上已罕見行人。一名褚姓商戶告訴新京報記者,“戰時管制”的通知下達後,如果出門,會被公安或者相關工作人員制止,他曾看到一名老人走在街上,執勤民警駕車行駛到老人身旁,将其勸返。“孝感疫情嚴重,我贊成這種嚴格措施,好盡快地消除疫情。”

2月16日,這種“戰時管制”的嚴控之舉擴散至湖北全省。

當天,湖北省委省政府發布相關意見和通告,全面升級防控舉措。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通告除了與前述市、縣的“戰時管制”一樣,要求強化城鄉社區(村)封閉管理、車輛通行管控和居民生活必需品保障之外,還提出強化屬地防控責任、醫用防護物資保障等多條措施。

“這是戰時狀态下的非常之舉。”2月18日下午,在湖北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召開的第27場新聞發布會上,湖北省委副秘書長錢遠坤在解讀前述意見和通告時說,當此疫情防控膠着對壘的關鍵階段,防控嚴一點就可能早一天勝利,松一厘就可能前功盡棄。

武漢防控應急處置(武漢之外的戰時管制)2

此前居民使用的“采購生活物品出入證”,自2月15日後,不能再使用。受訪者供圖

保障:社區全天封閉管理 專人配送居民網購生活物資

張灣區宣布“戰時管制”之後,王歆能做的便是待在家中,等待疫情消散。作為土生土長的十堰人,故鄉的風土景物他再熟悉不過,但現在他覺得,這座城市“安靜得就像睡着了”。

王歆已經十多天沒有出過門。他說,如今購買生活物資需要在網上進行,先是在電商平台購買米面糧油等生活物資,然後物資會被送到樓下,“現在我們會一次性買很多菜,夠得上一兩周吃的量。”

在雲夢縣,生活物資也在網上購買。李峰說,最初小區居民還可以出門買菜,但約在一周之前,進出就被限制,買菜全部委托給小區的物業工作人員。如今居民一般上午通過微信群下單,告知物業工作人員所需菜品,下午兩點到四點,再去物業辦公室拿菜。“大家戴着口罩在物業辦公室門口排隊,每個人相隔兩到三米。”

李峰所在小區的物業工作人員2月15日下午說,在登記居民需求之後,他們會通過社區的物資負責人,聯系供應商采購生活物資,到貨之後再通知居民領取。她說,現在可以提供青菜、雞蛋、米、油等基本物資,蔬菜按份售賣,一份35元,約20斤,供應商在每份蔬菜包中随機配備花菜、西蘭花、冬瓜、白菜、茼蒿等不同菜品。

在黃岡代管的縣級市武穴,居民亦是如此生活。

武漢防控應急處置(武漢之外的戰時管制)3

2月19日,十堰境内高速公路進出口處于關閉狀态,路上空無一車。圖/十堰市公安局高速公路警察支隊

在“全面升級管控措施”後,武穴市對所有小區(居民點)一律實行全封閉管理、所有車輛一律從嚴管控、所有武漢返鄉人員一律從嚴管理,所有黨員幹部一律無條件參與疫情防控,公安機關對所有小區居民,一律實行最嚴格的管控等一系列嚴管嚴控措施。

家住武穴市西新村社區的遊先生也收到了社區工作人員發來的信息,通知小區實施全封閉管理,有特殊情況需要聯系社區工作人員。社區通知,生活物資将采用社區集中配送的方式送到居民手中,每戶每5天代買一次, “統一品種,統一價格”。

遊先生說,小區門口的樓道已被工作人員上鎖,在緊急情況下,方可聯系社區工作人員開門。在門口的街道上,常有宣傳車來回行駛,擴音器中播放着通知:“除醫護人員、防疫工作人員及生活物資保障工作人員外,其他人一律不得出入小區。”

嚴格封控之下,各處道路空蕩蕩。十堰警方2月19日發布的圖片顯示,十堰境内高速公路進出口處于關閉狀态。藍天白雲之下,高速路上空無一車,隻有路旁的道路指示牌兀自矗立着。

街道上的店鋪也幾乎全關了門。2月15日晚上,在丹江口市迎賓路的一家店鋪内,一位老奶奶正在屋内做包子,被社區返聘民警發現後上門勸阻。“再忍一忍,吃包子不在一時”,那位民警勸說老人,等疫情過後再開張營業。

2月18日的新聞發布會上,錢遠坤介紹,實現社區(村)封閉式管理,勢必給群衆生活帶來一些不便。下一步,官方将采取多種方式保障群衆生活必需品供應,如加強供銷對接保障、開展超市對社區(村)的定點配送等,以滿足居民生活需求。

也就在前一天,湖北省委書記應勇到武漢之外疫情最為嚴重的黃岡、孝感考察,也提及“要将小區(村)封閉式管理全覆蓋落到實處”。

武漢防控應急處置(武漢之外的戰時管制)4

2月15日晚,在十堰代管的丹江口市,一名民警勸在店内做包子的老奶奶等疫情過後再營業。受訪者供圖

問責:決戰防控一線 多地幹部履職不力被處理

“戰時管制”擴展到湖北全省之後,湖北官方也在持續問責失職者。

2月16日,湖北省紀委監委通報多起在防疫工作中違反工作紀律、履責不力的典型問題。這其中,黃岡市蕲春縣副縣長丁納新因履職不力被免職,且被立案審查。

官方通報描述,丁納新對于執行防控措施不作為,打折扣、搞變通,緻使工作推進嚴重滞後。此外,被指“作風飄浮、弄虛作假”的丹江口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公華,因對工作底數不清,且編造虛假工作日志,受到黨内嚴重警告處分。還有幹部因沒有實地督查防控、漏報重點人員等問題,而受到相應處分。

進入“戰時管制”後,王歆所在的十堰市亦接連公布多起此類案例。據十堰市紀委監委通報,有幹部上報的統計數據不準确,還有人進出社區卡口時,不配合工作人員檢查。

“疫情當前,履職不力者受到處理,也給了大家信心。”王歆一直關心着官方問責動态,“如果這是一場看不到硝煙的戰争,那麼從政府到醫護人員再到我們普通人,每個人都是戰士。”

武漢防控應急處置(武漢之外的戰時管制)5

2月18日下午,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召開第27場新聞發布會。圖/湖北省委宣傳部微信公号

2月18日,在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召開的第27次新聞發布會上,湖北省政府研究室主任覃道明說,疫情防控是一場戰争,因職責不清、思路不明、作風不實、失職失責導緻疫情蔓延的幹部,将被嚴肅問責。

在全面升級防控措施以來,湖北全省的新增确診病例逐日減少。湖北省衛健委公布的數據顯示,2月19日當天新增确診病例349例,而新增出院1029例。截至2月20日0時,湖北省累計治愈10337例,其中新增治愈人數自2月16日起,已連續4天破千。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王歆、李峰為化名)

新京報記者 潘聞博 張熙廷 編輯 甘浩

值班編輯 王洪春 校對 翟永軍

宜昌戰“疫”裡的“心理戰場”

首位感染新冠肺炎離世院長劉智明:抗疫前線的“工作狂”,同事眼中的“溫和”醫生

一起賣!疫情之下鮮活農産品滞銷,雲南、四川等地“帶貨”助農

逝者|因新冠肺炎去世導演常凱:鏡頭留荊楚,音容在江城

康複者獻血治療背面:血漿成分複雜需嚴格處理,效力仍未知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歡迎朋友圈分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