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月球對地球漸行漸遠,終有一天月球會不再有足夠的角距大小能完全遮擋住太陽,到那時候就是最後一次日全食出現的時候了。
1999年8月11日的日全食,作者 Luc Viatour
當月球對地球來說是最近最大而太陽對地球來說是最遠最小,并且月球都不能覆蓋住太陽時,日全食将成為曆史。幸好離我們現在還有很久。因為潮汐作用力,月球以平均每年3.8厘米(1.5英寸)的速度逃離地球。這是由幾名阿波羅宇航員在三十多年前從月球表面留下的反射器反射的激光束測量出來的。
2016年3月印尼巴厘巴闆的日全食,圖中左上方的亮點就是倍裡珠。作者 Ezagren (bicara / talk)
當地球離太陽最遠時,我們的恒星直徑會出現31又1/2弧分。當月球離地球最近(在近地點),角距大小是33又1/2弧分,為了縮小到31又1/2弧分,月球的近地距離按理必須增加大約23000千米(14000英裡)。以每年3.8厘米的速度,将需要6億多年。
2009年7月日本喜界島的日全食,圖中可見到鑽石環。作者 kubotake
Jean Meeus在他的書《更多數學天文學問題》(Willmann-Bell,2002)中解釋道地月軌道間的擾動使情況更複雜嚴峻。将這種情況考慮在内,他得出結論:大概從6.2億年後開始,日全食将成為一種斷斷續續的現象,而最後一次日全食将出現在12億年後。
延伸知識什麼是日全食?
日全食是四種日食中的其中一種,當太陽光球完全被月亮遮住,原本明亮的太陽圓盤被黑色的月球陰影遮蓋。然而,也隻有在日全食發生時才可能用肉眼觀測到模糊的日冕。日全食隻在月球位于近地點時發生,此時月球的本影錐長度較月地之間距離長,本影錐才能掃到地球表面。
有趣日食事件
說明:由于以下事件數據過于龐大,難免會出現錯誤,還請您指出。
每個類别事件隻預報上一次與下一次或最近即将發生的。【較為不罕見事件将不列出已經發生過的事件】
日食中帶寬單位為千米
持續時間大于5分鐘的日全食
持續時間大于10分鐘的日環食
日食發生在聖誕節
最大食帶寬小于30千米的全環食或日環食
類型:H全環食;Am日環食沙羅周期中間
掩食帶大于500千米的日食
食分大于1.05的日食
月内雙日食
在同月内發生的2次同類型日食
僅在5分鐘内且1個月内左右發生的2次日偏食
世紀發生的“月内雙日食”次數
本影頂點日食
月球的本影圓錐頂點相切地球表面的日食事件
三個日食帶交點事件【參與事件:日全食和日環食】
兩個日食帶交點事件【參與事件:日全食和日環食】
在1年中僅發生的日食次數
這是在1年内僅發生的次數,比如僅發生3次,不會發生3次以上的。
類型:
P = 日偏食
T = 日全食
A = 日環食
H = 全環食
類型:A日環食;H3全環食,環食開始全食結束;A-日環食,沒有中心線沒有南界限線;P日偏食;T日全食
如有相關内容侵權,請于三十日以内聯系作者删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