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好像每年夏天都會刷到類似的視頻,這個那達慕大會到底是什麼?
那達慕,是今天蒙古族的一種大型體育、文化活動,這個詞在蒙古語中大概是“遊戲”、“娛樂”之類的意思。
一般會進行騎馬、摔跤、射箭這三項表演或者比賽,被稱作“男兒三藝”。
傳統的牧民,一般不會說那達慕,而是更習慣說“耐亦日”,或者“耐亦日那達慕”大概意思是“聯歡”、“盛會”。
因為那達慕也脫胎于一種敖包祭祀儀式,就是對草原民族一些傳統神靈的祭祀和祈福活動。
今天很多人認為那達慕的雛形出現在元代,《元史》中就記載了很多與摔跤比賽或摔跤手有關的内容。
(“(元武宗至大三年四月)辛未,賜角者阿裡銀千兩、鈔四百錠。”——《元史》·卷二十三 宋濂(明)
“(元仁宗延祐六年五月)戊申,置勇校署,以角者隸之。”————《元史》·卷二十六 宋濂(明)
“仁宗西園觀角抵戲,有旨取缯帛賜之。”——《元史》·卷一百七十八 宋濂(明))
《蒙古秘史》裡還記載了一段鐵木真讓自己的弟弟别勒古台與堂叔不裡孛bó闊進行的一場摔跤比賽,不裡孛闊因為忌憚鐵木真,所以故意防水,輸了這場摔跤比賽。因為之前雙方有點恩怨,鐵木真就示意别勒古台幹掉了不裡孛闊。
(“有一天,成吉思汗說:‘我們讓不裡孛闊、别勒古台兩人比賽摔跤吧。’
……
不可戰勝的不裡孛闊故意倒下,别勒古台壓不住他,就抓住他的肩膀,騎上他的臀部。别勒古台回頭看了看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咬了咬下唇,别勒古台會意,就騎在他的身上,雙手扼住他的頸部,用膝蓋壓住他的脊背,用力向後折斷了他的脊骨。
不裡孛闊被折斷了脊骨,說:‘我原本不會敗給别勒古台的。隻是因為懼怕大汗,故意跌到,在猶豫之間,把自己的命送掉了。’說罷,就死去了。”——《蒙古秘史》·第140節 佚名)
同時,成吉思汗的時代也有射箭比賽。
根據《也松格碑》(《成吉思汗石》)的記載,成吉思汗的侄子也松格在成吉思汗舉辦的一次聚會中,射中了335庹外的目标。
這個庹也是一種計量單位,換算成米的話大概是558米左右。
這塊石碑就是因為這個事給他立的。
很多人也因為這塊石碑的内容,認為這場聚會可以算作是那達慕的雛形。
因為也松格的這一箭,不是因為戰争,不是為了狩獵,也沒有任何祭祀性質,就是單純的為了表演和娛樂。
除此之外,元代每年還都會舉行“詐馬宴”(質孫宴)。
就是超級大型聚會,除了吃吃喝喝外,還會有馬術表演。
當時還有人為此寫過詩:“千官萬騎到山椒,個個金鞍雉zhì尾高。下馬一齊催入宴,玉闌lán幹外換宮袍。”——《灤京雜詠》 楊允孚(元)
其實那達慕這個詞,直到清代才出現。
到了這時那達慕也已經形成了一年一度的固定聚會模式,比如 “七旗那達慕”、“十劄薩克那達慕”。
除了會進行“男兒三藝”的比賽外,此時的那達慕也有鄰裡聚會、集市的含義在裡面。
又因為宗教信仰的改變,如果有祭祀儀式的話,這時的那達慕主持祭祀的就不再是薩滿,而是喇嘛。
率先将那達慕發展成重大節日的,是今天的蒙古國。
1911年,“外蒙”在當時沙俄的支持下宣布“獨立”。但當時的北洋政府隻承認其“自治”而不是“獨立”。
1921年7月10日,“外蒙”宣布成立君主立憲政府,并将次日也就是7月11日定為“國慶日”。
從這年開始,他們就會在每年的“國慶日”這天舉行那達慕。
不過去年因為疫情取消了一年。
咱們的那達慕近些年來也搞得很火。
2006年,錫林郭勒的那達慕入選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2010年,鄂爾多斯還搞起了個國際那達慕大會,體育比賽也不再局限于“男兒三藝”。
另外今天俄羅斯聯邦的圖瓦共和國也會搞那達慕,這個地方唐朝時歸安北都護府管轄,元朝在這裡設了州郡,清朝時管這裡叫“唐努烏梁海”。
對,又是一個在辛亥革命爆發後,因沙俄而“獨立”出去的地方。
參考文獻:
《蒙古族“那達慕”的變遷》 邢莉
《遊牧民族體育文化的變遷、信仰機制與儀式象征》 李志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