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道德經的上善若水第八章

道德經的上善若水第八章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0 23:12:17

【上善治水,水利萬物而有靜;居衆之所惡,故幾于道矣。居善地,心善㴋;正善治,予善信;事善能,蹱善時。夫唯不争,故無尤。】

惡:不好的,壞的。這裡指,衆人不願意做的事情。

㴋:sù,水深而清。這裡比喻心,平靜而沉穩。

正:對的,有道理的,恰巧。這裡通“政”。

蹱:通“踵”,腳後跟、跟随、追逐。這裡是指,人的行動。

尤:怨恨。

先說前一句:上善治水,水利萬物而有靜;居衆之所惡,故幾于道矣。

通行本這裡是:上善若水。而出土的帛書甲本上記載的是“上善治水”。

水在我國古代,并不是一個好的喻象。遠古時就有“大禹治水”。而之後,黃河水時常泛濫,給古代人民帶來無窮災禍。隻要翻開曆史書就能看到,幾乎每翻幾頁,就有水災記錄。

而且,古代一直都有專門的水官,治理水患。《國語·魯語》中有說:“冥某為夏朝水官,為防汛治水而殉職。”每個朝代,在治水方面,都付出了很多艱辛。

水有患,亦有利。所以我們需要治理,不僅僅是完全的否定。正像我們人的性情一樣,有時會使我們沖動犯錯,有時又能使我們積極自信。所以要注意管理自己的性情,就要學會治理。

這裡,我更傾向于“上善治水”。

“上善”就是很高的品德。我猜測這裡是專門指大禹的。因為大禹治水,在古代就是床前故事,人人皆知。而且隋炀帝楊廣的偶像就是大禹,正因如此才有了大運河的偉大功績。

大禹故事裡講。大禹的父親鲧由于治水不利,被堯下令賜死于羽山。所以當時治理水患是一個燙手的山芋,後來大禹接受了這個任務。最後曆經磨難,圓滿完成。在堯舜之後,大禹也被推舉成為一國之主,史稱夏禹。

了解了這些,那麼這句話就好理解了。

正是由于大禹治理好了水患,水就會滋養萬物而不會泛濫。大禹做了衆人都不願做的事情,所以大禹的行為非常接近于道啊。

(通行本的理解,因為是“上善若水”,所以,第二句“居衆人……道矣。”的主語成了水。說水利萬物而不争,故水近道。然而在古代水患多于水利,正是被治理後,才能有利而無害。當然這是我的理解,大家見仁見智吧。)

中間一句:居善地,心善㴋;正善治,予善信;事善能,蹱善時。(這句話我改動了一下)

這一句翻譯,有一個問題。

很多翻譯,把這六小句,分開翻譯。其實單拿出,“居善地”、“正善治”、“事善能”;能看出這三句,隻是結論,而沒有原因。

怎麼樣“居善地”呢?怎麼樣“正善治”呢?怎麼樣“事善能”呢?如果不說原因,隻說要善于擇地而居、善于為政治國、善于辦事有力,那麼就變成了空話。

所以要分成三句來翻譯:善于選擇所處之境,正是因為善于平靜沉穩。善于為政治國,正是因為善于言而有信。善于事倍功半,正是因為善于選擇時機。

這裡注意一下。“心善㴋;予善信;蹱善時”,這三句都是為了不争。平靜沉穩,不争。言出必行,不争。伺機而動,不争。不争,即不與人争。

也正好引出了最後一句話:夫唯不争,故無尤。

意思是:正是因為不與人争,所以才不會有所怨恨。

不争是《道德經》中的主題思想之一。“天之道,不争而善勝”,“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争之德”,“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與之争”,這些都是在表達不争的道理。

其實,我們細想。我們都在争些什麼?争名奪利,争高低對錯,争虛榮心。

争名。名是能争來的麼?名是百姓給的。你隻有真心為人民好,為人民帶來福祉利益,人民才會給你名。争,隻能争來臭名。名是他人決定的,自己是不可能争來的。

争利。利也是争不來的。人都知道“以和為貴”“和氣生财”,争隻會傷和氣,帶來不了任何實際利益,甚至是對自己的利益有害。想要獲得利益,就要付出成果,畢竟利益是從别人那裡賺取來的。如果你沒有成果,别人不會因為你“争”而白白就給你錢财。正如《道德經》第六章解析中說的,想要獲得什麼,就需要為它創造一個屬于它的環境,這樣才能源源不斷的帶來利益。就像那句話:追馬不如種草,草青萬馬來朝。

争高低對錯,争虛榮心。這更是無法争來的,而且也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如果一個人為了高低對錯、虛榮心,和别人争奪,那隻會浪費自己的光陰。而且你也會發現,就算你争赢了,你的心仍舊無法平靜,亂象叢生,怨恨不止。做這種事的人,都是和自己過不去的人。

既然實事如此,那人為什麼總是争來争去呢?

因為人無法看到事物的本質,總以為,表象就是真相,無法尋到根源。就像手中的流沙,越握流逝的越快,最後什麼也不剩下。

我們想要得到什麼,就要知道它的根源在哪。否則,終将勞碌一生,而無所得。

佛家最為本質的思想是:諸行無常。意思是,這世間一切都在變化,永不停息。連一粒沙也不曾例外。

所以有什麼可争呢?你争得了,它變了,又不是你原先想要的那個它了。或者,你争得了,你變了,你不再想要它了。從古至今,至未來,滄海桑田,皆是如此。

隻有不争,才能讓自己從容的面對一切變幻。這也就是“夫唯不争,故無尤”吧。

道德經的上善若水第八章(魚說道德經第八章)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