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讀古代詩文,經常會遇到一些讓現代人摸不着頭腦的長度,比如:鄒忌修八尺有餘;關羽身長九尺;王屋、太行二山,高萬仞;一片孤城萬仞山;白發三千丈;瀚海闌幹百丈冰……當然這裡面有些屬于誇張的情況,我們先不管它是否誇張,你是否了解古代這些長度單位與我們今天常用的長度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呢?如果放到今天,這些長度又應該多長?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白發三千丈
金庸大師的小說《神雕俠侶》中曾寫到了兄妹三人:裘千丈、裘千仞、裘千尺,由此我們可以分辨出丈、仞、尺三者的關系是:丈>仞>尺。其實,在不同的曆史時期,同一個長度單位的長度也是不一樣的。我們先來看“丈”。
在今天,“丈”仍舊是我們常用的長度單位,一丈=十尺=一百寸=333厘米。在古代,它是不斷變化的,大緻情況如下:
裘千丈
商代,一丈合今169.5cm
周代,一丈合今231cm
秦時,一丈約231cm
漢時,一丈大約213.5-237.5cm
三國,一丈合今242cm
南朝,一丈約258cm
北魏,一丈合今309cm
隋代,一丈合今296cm
唐代,一丈合今307cm
宋元時,一丈合今316.8cm
明清時,木工一丈合今311cm
瀚海闌幹百丈冰
“丈夫”一詞應該源自商代,人高約一丈左右,故稱“丈夫”。“白發三千丈”是誇張,按唐代一丈合307cm計算,三千丈就是九千多米了。“瀚海闌幹百丈冰”,百丈冰就是三百多米厚的冰,這也不可能,所以也是誇張。
再來看“仞”,《說文》解釋說:伸臂一尋八尺也。古代說法不太一緻,有人認為,周時一仞為八尺,漢時一仞為七尺,在後世隻是作為一個長度單位來使用,沒有明确的換算關系。按照周代一尺約合今天19.91cm,漢時一尺大約21.35--23.75cm 計算,一仞大約為1.5米,“王屋、太行二山,高萬仞”,換算下來就是一萬五千米,超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了,所以,這也是誇張的寫法。那麼後來的“萬仞山”自然也是誇張了。
王屋山
“尺”在古代也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在不同曆史時期,這一長度反應如下: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
周代,一尺合今19.91cm
秦時,一尺約23.1cm
漢時,一尺大約21.35--23.75cm
三國,一尺合今24.2cm
南朝,一尺約25.8cm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宋元時,一尺合今27.68cm
明清時,木工一尺合今31.1cm。
關羽身高九尺
“鄒忌修八尺有餘”,那麼鄒忌的身高約為160cm,看來,當時的美男子,并達不到今天高富帥的标準。三國時關羽身高九尺,大約為218cm,比今天的姚明差多了。張飛身高八尺,大約為194cm,在今天也是較高的了。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大約為九百多米,這樣看來,到不像誇張了。
除了較常見的丈、仞、尺之外,還有黍、尋、扶、咫、跬、步、常、舍等。
黍,長度取黍的中等子粒,一個縱黍為一分,一百黍為一尺。《核舟記》一文中有:“舟首尾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二黍許”,即“二分左右”。
尋,周代八尺為尋,1尋=8尺=160cm。
飛流直下三千尺
咫,古代長度單位,周制八寸,合今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比喻距離很近。
扶,四指并攏的寬度為“"1扶”,古代有“1指為寸,1扶4寸”的說法。
庹tuǒ,雙臂伸展後的長度為庹,1庹≈5市尺。
墨,一墨等于5尺。
步,1步=1尋=2跬,一步:行走時兩腳間的距離。
常,“倍尋為常”,所以,1常=2尋。
舍,三十裡。古時行軍三十裡為一舍。成語:“退避三舍”“三舍”即“九十裡”。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不慎觸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