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從很早開始就觀測星象,探索宇宙的奧秘,并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的星象文化,“牛郎織女” 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牛郎星和織女星就已經在《詩經·小雅·大東》裡被初次提及——“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皖彼牽牛,不以服箱。”
“牛郎織女七夕相會”這段浪漫傳說着實展現了古人對茫茫星空的美好想象。不過,傳說歸傳說,真實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又是怎樣的呢,今天趁着七夕這個浪漫的日子,我們來了解一下。
織女星,又稱為織女一,或天琴座 α,屬天琴星座,是此星座中最明亮的恒星,也是太陽附近最亮的恒星之一。距離地球約 25 光年。
牛郎星,又稱為河鼓二,或天鷹座α星,屬于天鷹座,此星座中最明亮的恒星。他左右相伴着河鼓一、河鼓三這兩顆星,正好對應了傳說中“牛郎用扁擔扛着一對兒女”的情節,因此牛郎星又被稱為“扁擔星”。與地球相距約17光年,與“織女星”隔着銀河遙遙相對。
織女星比牛郎星體積大。織女星的直徑是太陽直徑的3.2倍,體積為太陽的33倍,是不是超大的?牛郎星直徑約是太陽的2倍。
這兩顆恒星比太陽溫度還高,牛郎星表面溫度為7000攝氏度,織女星表面溫度為8900攝氏度。
牛郎星與織女星都不是完美的球體,由于自轉速度極快,把自己甩扁了,而呈橢圓形。
織女星的年齡約為4.5億歲,牛郎星隻有1.2億歲,這是一對姐弟戀。
那麼如何在茫茫夜空中,找到牛郎星和織女星呢?
進入夏季後,晴夜,在頭頂附近,可以很明顯觀測到一顆亮度為0星等的白色星星,這就是織女星。在其偏南方向可以看到的牛郎星,在兩顆星的中間隔着一條橫貫南北的銀河。牛郎在河東岸、織女在河西岸。
因肉眼清晰可見,又容易辨别,在明代鄭和下西洋時,就曾以織女星為航海的導航标志之一。
夏季大三角
每年的6-8月是北半球最佳的觀星季節。北半球夏季星空中最容易辨認的三顆亮星:
織女星(天琴座α星)、牛郎星(天鷹座α星)、天津四(天鵝座α星),組成了著名的“夏季大三角”。
這個大三角近似一個直角三角形,織女星就位于其直角頂點上,在她的東邊是天津四星,在東南方的那顆是牛郎星。
牛郎和織女見一面有多難你造嗎?牛郎星和織女星分布在銀河兩邊,傳說牛郎織女七月七日鵲橋相會。那他們真能在這天團聚嗎?
小兩口完全做不到啊!實際上牛郎織女相距足足有16光年之遠,世界最遙遠的距離是。。。
即使他們用光速飛行向對方,最少也要八年的時間才能相遇,所以在每年相聚是根本不會發生的。異地戀好累啊!
受神話故事的影響,相信很多人希望牛郎星與織女星能夠相逢。但如果他們真的相逢了,後果有多嚴重?可以說超乎你的想象!
這兩顆星質量差異不大,他們相逢後最有可能成為短暫的雙星系統。
由于織女星和牛郎星都比8倍太陽質量要小,數億年後都會變成白矮星。
在雙星系統中,當一顆較大碳-氧白矮星從侶伴星星那裡吸引足夠質量,超過太陽質量1.44倍時,可能會再次産生超新星爆發。
天文學家曾經研究過白矮星雙星系統的越新星爆發,短時間内釋放難以想象的能量,并将它稱為Ia型超新星爆發。
更可怕的是,由于它們距地球僅20光年,這将是有史以來離地球最近的一次超新星爆發,這對于太陽系生命來說這簡直是場滅頂之災。
由此可見,織女星牛郎星的相逢對人類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實際上,他們之間相隔過于遙遠,沒有引力聯系,而且作為兩顆不同的恒星,他們都有各自的運行軌迹,這種相會的情況也永遠不會發生,永遠隻能遙遙相望!
所謂距離産生美,如此甚好!
祝大家度過一個快樂的七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